※ [本文转录自 Brethren 看板 #1d2Jz2og ]
作者: ostracize (bucolic) 看板: Brethren
标题: [讨论] “耶和华”的讨论
时间: Fri Oct 11 23:07:32 2024
Kuo-Wei Peng
July 17, 2015 ·
一些兄姊看到前文中“耶和华”的讨论,便认为译作“耶和华”是错的,恐怕结论下得太
快了。如何翻译YHWH,是个取舍的问题(事实上任何翻译都是取舍的问题),需考虑多方
面的因素:
一、翻译是保存发音吗?如果是,英文的Jesus与John发音都跟原文(希腊文)差太远了
,要发音相似,我们是否该翻成Yesu与Yohan呢?我想今天没有英语世界基督信仰内的翻
译员准备这样做。中文的“基督”,希腊文是Christos,早期的中文翻译作“基利士督”
,更接近原文的发音,“基督”其实是“基利士督”的缩写,所以我们是否都要将“基督
”改回“基利士督”呢?我想今天没有汉语的翻译员准备这样做。在特定语言中,用特定
的名称(Signifier,指称符号)指称特定事物(Signified,指称对象),是约定俗成的
结果,这些约定俗成往往其来有自,因此英文就继续用Jesus与John吧,中文就继续用“
基督”吧,虽然发音都与希腊文大相径庭,只要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什么,达到沟通的目的
,无可厚非。
二、翻译是保存实践吗?如果是,那么英文圣经都应该用YHWH翻译,然后每次出现加上注
脚:请念My Lord,中文圣经则应译作“雅巍”,然后每次出现加上注脚:请念“我主”
,这样才跟犹太人的习惯是一致的。如果各位的圣经长这样,大概页数会需要加不少喽!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与跨文化的沟通,然我们需要意识到,传统意义的翻译(一句话翻成一
句话)有其限制,并无法在译文中保存所有源语的文化背景,如果要达成更完整的跨语言
与跨文化的沟通,需要另辟蹊径,这是圣经公会目前进行《和合本研读本》系列背后的理
论基础。我们要接受,任何传统意义的翻译,都只是提供有限的跨语言与跨文化沟通,这
是为什么神学生仍应该好好修习希伯来文与希腊文,以致将来可以透过阅读学术著作,知
道如何在宣讲中,补足译本因为取舍所无法呈现出的跨语言跨文化沟通面向。
三、翻译还需要考虑到译入语的文化,以及教会已经约定俗成的习惯。关于这方面,百多
年前西方宣教士之间,对于该翻译成“上帝”还是“神”的辩论,便是个好的例子,有兴
趣的人,搜寻一下,或去图书馆找书读读,可以知道双方所诉诸的文化考虑,各有其道理
。如果译文充满译入语文化没有的音译字词,是很难达致有效的沟通的,翻译一定需要藉
助译入语已经约定俗成的词语和概念,来传达源语文化的信息。此外,基督信仰在华人之
中,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逐渐发展出本身的语言习惯,以及信徒对此语言世界的情感,
除非有绝对必要的理由,不需要强迫更动。
回到如何翻译“耶和华”的问题,这里我只准备讨论中文的处境。首先,需要注意中文并
非拼音语言,因此翻成“耶和华”不会像英文翻成Jehovah那样,明显看出元音用错了,
而发音是否与原文相似,本身不是问题的核心(中文永远音译不出th的发音)。其次,在
华人教会中,“耶和华”已经是约定俗成已久的名称,教内外都知道这个符号指称的对象
是什么,信徒对此名称也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只要不认为“耶和华”以外的翻译都该下地
狱,用“耶和华”何错之有?对错不是那么简单决定的。
所以,该怎么办?如果是在和合本传统中的修订(如《和合本修订版》),我本身不觉得
用“耶和华”比“雅巍”差,事实上用“雅巍”或“上主”翻译,仍然不解决问题,因为
按犹太人的习惯,唸出“雅巍”仍然是让人妄称上帝之名(这名称不可念),但译作“上
主”,犹太人的圣经却仍然是写成YHWH,只是注记了adonai的元音(YHWH这名称仍须在书
写时保存)。因此在修订的处境,权衡之下,用“耶和华”没有比较差。但如果是新的翻
译,没有传统的包袱,用“雅巍”或“上主”仍然是可以考虑的做法,但也需注意,按之
前的讨论,问题并没有解决。
其实,按照当前目的论的翻译理论(Skopostheorie),也许最先该问的:到底这个译本
是为谁翻译的?预备完成怎样的目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帮助我们决定用“耶和华”
、“上主”,还是“雅巍”。
再次说,“耶和华”不是对错的问题。
https://reurl.cc/5dN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