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七 1-29
司提反在这边从亚伯拉罕讲到摩西,把大半创世纪道出埃及记都讲遍了。老实说或许有点
像是流水帐。但刚好今晚在社区小组 (Reform Church 的弟兄子妹在社区开的小组) 讲到
罗马书保罗以亚伯拉罕的信心为例来解释因信称义,也是意外地呼应到读经进度。
亚伯拉罕并非一开始就信心坚定,在第一次呼召时带着家族出走;而后和仕女生了以实玛
利;到最后神赐给他以撒之后才信心坚定,也才有献以撒的故事。小组弟兄说,这样小信
之人都能被称为信心之父,这是保罗"接地气"的举例。但我反而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得到应许之后能够对神有信心,才是最不容易的。不见棺材不掉泪,综观自己过去是不
是也在低谷时才想到要乎求神?这或许就是不断跌倒的原因。
礼拜四的校园学生崇拜主题是大胆的求,不管是经济、学业、感情都交托给神。不过我认
为 "从神的旨意成就" 是没有被强调的。如果在低谷呼求,回到平地后就将刚经历的神蹟
忘的一干二净,会不会因为骄傲自私而最后什么都没学到?
求主将这样的提醒放在我的心中:不论顺境逆境都要有同等的信心。只要相信就能得救,
并且成就的会超过我们所求所想。如此应许看似条件简单,要执行却是如此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