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podyroly: 我其实想知道,在结婚前遇到的困难,基督徒与世界的人,10/26 11:54
→ podyroly: 到底有何差别?基督徒本应行出不同的样式10/26 11:55
→ podyroly: 林杰克 就是因为回答都不像正面回答 所以才需要再问一遍10/27 02:44
→ podyroly: 你要吐血可以 你也可以回一下 不用学对穿肠10/27 02:44
基督徒怎么面对,行出不同样式,前面大家都没正面回答过?你确定?
作者:
eno4022 (eno)
2015-10-25 08:13:00不要去论断别人,主会审判他们,不是你你如果整天只想这个,那主日后也会审判你这个部分,何苦
作者:
pinjose (jose)
2015-10-25 11:42:00回应你说的怎么牧养,第一是先带他们真实与主发生关系第二步带他们对婚姻有正确的认识倘若前两步作的好,他们能够成为爱主的族群
虽然说你讲的是个问题,但是这东西就是只能要求自己没办法要求别人,因为每个人必须自己向上帝交帐。教会只能教导人不要以貌取人,但如果有人要以貌取人教会也不能把他送进警察局,或开宗教审判所判他有罪
作者:
eno4022 (eno)
2015-10-25 16:00:00教会是为了满足人灵魂渴求神的需要,不是来满足人肉体的需要的。就这么简单。你搞错教会存在的目的,自然就迷失
作者:
podyroly (别在心里独自盖巴别塔)
2015-10-26 09:22:00不用那么强大啦,主日信息有带到,挑选对象要看心,不是看外表或钱财就可以了如果一样在做瞧不起、刁难,以爱女儿当作大旗,也不是主喜悦的。当然行出来很难,但至少要知道正确的方向往哪
作者:
podyroly (别在心里独自盖巴别塔)
2015-10-26 11:54:00我其实想知道,在结婚前遇到的困难,基督徒与世界的人,到底有何差别?基督徒本应行出不同的样式林杰克 就是因为回答都不像正面回答 所以才需要再问一遍你要吐血可以 你也可以回一下 不用学对穿肠
目前教会提倡的家庭至上其实到了华人社会会变成儿女至上所以目前的问题可能是双亲跟儿女有一个家庭至上的概念儿女想追随父母家庭至上的概念时父母会表态或暗示你或妳的家庭也要符合我们原本家庭的型态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10-27 08:41:00有几位习惯用禅宗“当头棒喝”的“不拘言语,一念顿悟”的模式,难免会遭遇误解以及擦枪走火的可能性。
作者:
eno4022 (eno)
2016-10-27 09:01:00这应该是楼上最擅长的题目吧,发挥教会影响力,科科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10-27 09:34:00教会要多给社会正面的影响,而非负面的;不过我们都在处理后者XD 其实没这么悲观啦,只是后者不处理清楚,前者
作者:
eno4022 (eno)
2016-10-27 09:36:00要香火鼎盛很简单,你包婚、包吃包住、包工作就可以了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10-27 09:36:00会模糊化或者其实只是后者...
作者:
eno4022 (eno)
2016-10-27 09:37:00召会好像包住,其他我就不确定了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10-27 09:37:00教会现在不太有财力搞面粉教了,虽然X友中心等单位还想搞这套...(没有完全批评,他们还是有他们的想法...)卫斯理使用的小组化教会,X友中心怎么没有想要挑战看看?突发奇想,他们现在是听讲道、自备碗筷才能用餐,有可能进化到参与小组或造就班吗?或许后者不需要是用餐的条件不过丐帮建立起来,就会有钱、权、情的试探与试炼...但好手好脚却当街友的比例上升了,若X友中心可以让他们从受装备、参与服事,到回归社会正轨的一连串辅导流程,或是转向社会企业的模式(搬家、清洁等人力派遣,还有就是主业的餐饮业),或许可以是一个福音转化街友的新模式...;只是创业维艰,风险控管还是重要的...毕竟之前吃过鳖(街友领袖盗卖物资)...
你说的这些,跟婚姻辅导一样,不是教会的必备功能,有很好,没有也不能强硬要求教会一定要有,只能看个教会是否有负担或呼召。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10-27 19:13:00每个教会都有其特别的族群与负担;X友中心当然有其特殊性(他们是视自己为教会的),而资源运用本来就不该重叠、一窝峰,不顾使命负担异象以及各种现实考量与专业。曾经听一个前辈抱怨有一堆教会一窝峰说要“建堂”,或是搞一堆跟自己使命/异象与专业/特长/恩赐无关的事工...结果留下一堆烂摊子跟债务...
看别人教堂越盖越大间,人越来越多,自己的教会人却越来越少,哪个牧者心理会是滋味呢?当然要赶快依样画葫芦啦...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10-27 21:58:00纯粹的内在矛盾感受若硬要自欺欺人说成是异象/使命,未免过于悲剧;但更恐怖地是完全认定自己照抄来的想法与作法是出于真实的异象/使命,而忽略/否定了回归现实与专业
我觉得jacklin大说的很对因为辅导也需要专业的人来平心而论牧师或神父修女等神职人员并不具备辅导专业我们会觉得他们有带来帮助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10-27 22:00:00的考量。是缺乏知识的信心,还是不倚仗知识的信心呢?
是因为他们用爱来对待我们而不是他们有这方面的专业能力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10-27 22:03:00天主教比较没有信心与知识间的冲突问题,但新教就有比较深刻的矛盾冲突了...。亚伯拉罕听到像异教一样献子给神的声音,应当更现实地去分辨吗?若分辨了,会不会降低了上帝对他信心的肯定呢?或者说他聆听到最后,就是一个分辨的过程?但以撒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又该由谁负责呢?正如同牧者“自以为”的异象/使命,让信众们疲于奔命或造成了伤害,谁该负责呢?一开始的“自以为”,又谁能事后诸葛地说绝对不是出于神的阶段性带领呢(对照献子)?一般的企业管理或人生哲理都是说要在不断尝试错误/失败中去累积成功的轨迹;那么教会是该无害守成,还是大刀阔斧去试错呢?或是该有一些平衡、就是有一点成本与风险控管的思维...还有就是在听见“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的各种迹象时,就该断然停下那些失去味道、产生伤害的事工。
对关怀与爱是教会可以做的辅导则不一定 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