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三则“中文”报导

楼主: nanpyn (Apple)   2017-03-18 20:25:33
【个人感想】
1. 只有联合新闻网记者的结论抓到重点之一:“会说那个语文不等于会教那个语文。”
2. 东森没趁机厘清观念只会造成更大迷思。
3. 中时引用Dcard网友回应虽然稍微解说了部分语法点,但却缺乏联合那样的关键结论。
再者,解说当中没提到“了”其实粗分为两种(了1、了2),而状态改变属于了2。
连续三声是否变调取决于其语速、句内的断词、构词的字界,解说也没提到这个重点。
还有,其实变成前半上或后半上都属于三声变调,而且前半上出现频率比较高啊。
对于母语者而言会感觉变成后半上比较特别,而忽略了更高频的前半上。
但对于非母语者而言变成后半上很容易念对,他们最常念错的其实是前半上。
教他们反而要先巩固前半上停留在低音的调形和长度才对。
变成后半上也不是每个都变成第二声的调值,后半上只是调形与阳平平行,
但调值其实略低于阳平,若念得与阳平一样往往是配合整体语调所致(例“早~”),
或是咱们南方人整体调域较窄的缘故。
总之,重点是文法(语法)是归纳出来的,任何语文都有语法,只是形式有别。
一般台湾的中文(包括方言)母语者未曾接受过完整的中文教学语法,
而只在中小学学过片面的国语文教学语法和误译多、词类语类不分的英语文教学语法,
当然不懂现代汉语的语法。
听到有人宣称或戏称中文没有文法,任何一位语言学家或语文教师都会内心不快吧。
传播媒体除了追求趣味,也应尽文教与科普之社会责任!
【报导网址】
http://oops.udn.com/oops/story/6706/2348347
中文有多难?外国朋友这问题让网友大惊:原来我不会中文!
2017-03-17 13:58:15 联合新闻网 神拉一笔
而这也让网友们大叹:
“没受过华语教学训练的一般民众,真的只是会说而已,并不会教。”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318/887006.htm
老外朋友“这些问题”让人惊呆 网友:幸好我的母语是中文
ETtoday > 生活 > 生活 2017年03月18日 11:10
http://hottopic.chinatimes.com/20170318002634-260804
为某人庆祝要说“X妳”?韩国欧巴的问题让她难为情
2017年03月18日 15:15 许秉柔/综合整理
作者: allhappy64 (Lyd)   2017-03-18 20:30:00
谢谢N大每一次在板上的说明~
楼主: nanpyn (Apple)   2017-03-18 20:32:00
其实是不太想特地到Dcard,就在这儿记录一下常见误解。XD
作者: joepllee   2017-03-18 21:01:00
俄文是被创造出来的,所以用‘归纳’不能概括全世界的语言。俄国人从小学语法到大学
作者: citron1018 (Citron)   2017-03-19 11:38:00
中文文法真的很复杂,连华语文教学的研究者也不一定能完全解释得明白
作者: QueenofSM (来干我阿)   2017-03-19 12:33:00
楼主: nanpyn (Apple)   2017-03-20 12:00:00
感谢补充俄语,但好奇会比拉丁文复杂吗?求讨论 :)不过据说芬兰语的格也很多中文的格是藏在深层语义和语序中,不用背很多形态变化对于说话者比较轻松。XD只是听话者需推测是哪个意思。那些形式多的语言则是分较多工作给说话者,听话者轻松一点。作通格语言的思维对我们这些习惯主宾格语言的大脑而言真是特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