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2/22复兴剧场白写的介绍

楼主: morrishsing (morrishsing)   2020-02-04 20:21:32
这次演出因为武汉肺炎的关系取消,不过既然我都写好了,不贴不甘心。
昭君出塞(岳虹庭)
王昭君的故事早在元朝就已出现(马致远的汉宫秋),可谓历史悠久;昆曲有“青冢记”
,后由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大师改编为京剧,取名汉明妃,前面唱皮黄,出塞是全剧最
后一折,唱昆曲,也是最精彩的一折,素有唱死昭君,做死王龙,翻死马童之称,便知其
难度之高。
尚大师本来学武生,据说他特别崇拜杨小楼,后改青衣,所以武功极佳,居四大名旦之首
。他在出塞中不仅把旦角的所有步法全部用上,甚至还加入了一些由武生所化的动作,成
为文戏武唱的最佳典范,也成为尚派代表作。(说到文戏武唱,我的看法是在文戏里因剧
情而加入武戏的身段动作,像是这出出塞,王昭君原来是官家小姐,入宫后由宫女变成娘
娘,她怎么可能有武功?但是因为她骑的那匹烈马,使得她在台上的身段需要演员本身有
扎实的武功,如果纯青衣演员是来不了的。)
此戏如今甚少演出全本,尚大师留下的录音有全剧,但录影也只有出塞;前些年去世的前
辈顾正秋(尚小云传给张君秋,张君秋再传给顾正秋)则有全剧的录影及录音传世,录影
当时顾已退出舞台数十载,仍能穿着垫底彩鞋满台飞舞,唱腔还不受影响,虽因年岁关系
而简化一些动作,功力之深厚仍令人瞠目结舌;还有另一位去世已久的前辈梁秀娟,尚派
真传,桃李满天下,台湾本土培养出的第一第二代旦角,没有人不是她的学生,也是以出
塞享誉菊坛,可以说台湾演员的出塞,即使依据个人条件扬长避短,演来演去也都离不了
这些路子;另外现在演员本身或剧团,也会找大陆的尚派老师或是昆曲老师教导。去年天
津京剧院重排汉明妃,从剧情到扮相,改了甚多,成功与否则有待时间考验。反正只要唱
得好舞得好,做为观众也就满意了,似乎也不必太在乎演员的戏是怎么来的。
头场御弟王龙出场,穿红蟒戴纱帽加翎子,迎出昭君,凤冠女蟒,手拿折扇(有拿孔雀毛
的,也有拿普通扇子的),百官送行,昭君唱“梧桐雨“,唱词有“文官济济全无用,就
是那武将森森也枉然,却叫俺红粉去和番,臣僚啊,于心怎安,于心怎安”,这段词也就
是早期此戏被禁的原因(政府自己不争气,被古人说中了,又有“爱国人士”替政府觉得
没面子,结果就是戏倒楣。)
唱完登辇,唱”山坡羊“,唱完后就下场换装,弃辇骑马(这里也有人挑剔,因为再上来
时,所有宫女太监都不见了,只剩王龙和马童陪着昭君出塞,而且还是骑一匹烈马,对王
昭君这个弱女子来说,简直就是谋杀,哪里像是和亲的排场,令人怀疑皇帝的用心。)
王龙唤出马童,命其备马,准备好后请出昭君,昭君改戴昭君盔(此盔为王昭君专属,没
有别人戴),插翎子戴狐尾,里面换古装(据说尚大师为昭君特地设计了一套衣服,但是
现在看各团演出似乎也没有固定的样子),身披斗篷,出场上马,唱”楚江吟“,过汉岭
,过汾关,就开始“三人忙”,也就是三人合唱共舞,曲牌(牧羊关,黑麻序)节奏快,
动作也跟着快,让人目不暇给。三人唱腔不能喘,动作要做完整(比方该全蹲的不能只有
半蹲,该转身90度不能只转45度),也要整齐,真的是非常考验功力。最后番王来接,全
剧结束。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尚小云大师在他的录影如失子惊疯及出塞中,手都是伸出袖子,让
水袖垂下来,似乎不太在乎露出手臂,我总觉得他为了要露出手臂说不定还勤加保养过;
现在大陆演员如果是宗尚派的也就照学,我其实蛮不能接受这点,旦角怎么可以露手臂呢

这次是由高三学生岳虹庭饰演昭君,算是个实习演出吧,祝福她演出成功。
长生殿-小宴(郭胜芳、赵扬强)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最早是大家都知道的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后还有元朝白朴的梧桐
雨,及清朝洪升的长生殿。长生殿共有五十折,小宴是惊变(第24折)的前半部,李杨二
人在御花园饮酒作乐,贵妃献清平调,载歌载舞,二人开怀畅饮,最后贵妃不胜酒力,回
宫休息;这是整个故事里最后的欢乐场面,接下来就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
曲”了。
长生殿在康熙皇帝时曾被禁演,有一说是因为洪升自己白目,在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丧期
中,不但在家里排演此戏,还邀朋友共襄盛举,结果遭人举报,引得康熙大怒;也有另一
说是有人送他礼物请他帮忙,但他礼收了忙却不帮,因而招来不满,拿国丧期间演戏之事
大作文章,实则是别人排演,洪升只是情面难却,凑个热闹而已。不管真相是那个,结果
都是长生殿的戏也禁了,洪升的官也丢了,只是在我看来,若原因真是如此,则这一切都
是洪升自找的。
戏里共五只曲子,有南曲也有北曲,不过我对昆曲不求甚解,对分辨那个南那个北,不敢
完全确定。唐明皇与杨贵妃分别由大冠生及闺门旦应工,两人乘车出场,穿黄对帔,唱“
粉蝶儿”(天淡云闲),下车后唱“泣颜回”(携手向花间),宫女送上扇子,两人同做
身段,唱完后摆宴,唐明皇唱“石榴花“,边唱边喝,然后唐明皇想起李白写的清平调,
问贵妃记不记得,贵妃唱“泣颜回”(花繁秾艳)(这唱词其实不是唐诗三百首里的清平
调),唱完明皇大喜,唱”斗鹌鹑“,换大杯,自己继续喝也逼贵妃喝,最后贵妃喝醉,
唱“扑灯蛾”,由宫女搀扶下场。若继续演下去,杨国忠上场报安禄山造反,就是惊变了

这戏对我而言实在很温,看了好几次才整出清醒看完,唯一爱上的只有“天淡云闲”四字
。现在昆曲戏迷越来越多,职业剧团与票友公演常推出此戏,也算是热门戏码了。郭胜芳
与赵扬强,舞台经验丰富,又精研昆曲,演出必然精彩。
龙图升官(丁扬士 张化纬 臧其亮 王玺杰)
这出戏其实就是遇皇后,打龙袍,简称遇后龙袍,又叫天齐庙,赵州桥,断太后,叫龙图
升官只是要讨个吉利。剧情呢,大家都听过宋宫秘史,狸猫换太子的故事,遇后龙袍就是
后半段。遇后是说包公陈州放粮,在天齐庙遇瞎婆告状,称自己是先朝李妃,如今天子仁
宗之母,又有黄绫诗帕为证,包公乃答应回朝为其辨冤。
打龙袍是包公回朝,在元宵观灯时设雷打张继保灯(这是青风亭的故事),引得皇帝大怒
欲斩包公(我一直不懂皇帝生什么气,有人说包公是影射皇帝不孝,但是皇帝为什么会觉
得包公是在说自己?)后经太监陈琳说明狸猫换太子之事,皇帝才赦免包公,并迎李妃还
朝;李妃怒仁宗不信包公,命包公责打皇帝,包公乃脱下仁宗龙袍,用打龙袍象征打皇帝
(仁宗又不知道换太子ㄧ事,谁会没事被人说一句就怀疑自己眼前的妈妈不是真的,可见
母子一样,一脉相传的莫名其妙。)
虽然戏名改叫龙图升官,听着好像包公是主角,但是遇后一般而言是老旦与黑头的对儿戏
,而且我觉得老旦的戏份更重些;打龙袍里老旦只在后半段出场,前半段则包公与小生(
皇帝)和老生(陈琳)份量似乎差不多。老旦先穿老斗衣,戴发鬏,除了拐杖还有一根导
盲棒,后面改戴老旦凤冠穿老旦蟒,包公则就是那个扮相。零碎唱段不管,主要唱段方面
,老旦出场有二黄慢板“想当年在皇宫何等安好”,诉冤时有二黄原板“你那里休道我言
错语差”,到了打龙袍则有西皮导板转慢板“龙车凤辇进皇城”再转原板,之后还有ㄧ大
段流水“ㄧ见皇儿跪埃尘”。包公则在遇后有西皮导板转原板“宋王爷坐江山人称有道”
,打龙袍有导板转流水“叩罢头来谢罢恩”。这些都是有名的唱段,清唱时也常见,里面
有好几个垛句,都是能够要上满堂彩的。
张化纬与丁扬士是台湾的杰出老旦与铜锤,听了前两出戏的小嗓后,刚好用他们两位的大
嗓提振精神。张化纬近年来演出虽不少,但都以提拔后进,为年轻一辈配戏为主,不常有
这样的重头戏;丁扬士演出不多,一年也就几次,更是不能错过。
这出戏早期演出时,包公是因狂风一阵刮去轿顶,觉得必有冤枉才停在天齐庙等人来告状
,还有李妃母子相认后,是因眼光娘娘施法而恢复光明;现在台湾演出或许还是如此(例
如上次京昆剧团的宋宫秘史,还上了土地公),但大陆则绝对没有,就是因为破除迷信的
关系。破除迷信在这种小地方当然是无关紧要,顶多给老戏迷如我者引为谈资,但是在会
影响全剧精神的地方,影响究竟是好是坏,也就难说了。
另外,小时候看戏,包公唱词里动不动就去陈州放粮,就觉得陈州如果不是编出来的地方
,那也太倒楣了吧;后来才知道,陈州是老地名,位于河南省,那里的确曾经发生天然灾
害,导致民不聊生,包公也真的因此而前去放粮,只是没那么频繁。或许剧作家们认为包
公身为开封府尹,端坐府衙之内,那里有那么多冤情上门,而陈州放粮是历史上有凭有据
包公出外的事情,威名在外,一路之上众百姓抢著申冤,似乎也是合理,所以如果把案子
跟陈州放粮扯上关系,可信度也能变高不少吧。
作者: chachagod (恰恰乔)   2020-02-04 20:50:00
推!虽然没有戏看,阅读M大的导聆也有所慰藉
作者: jcwang (抱残守缺)   2020-02-05 22:28:00
尚派的出塞是唱吹腔吧?
楼主: morrishsing (morrishsing)   2020-02-06 00:45:00
是昆曲,和吹腔完全不同
作者: hegemonic (做人要眼光放亮)   2020-02-07 10:20:00
厉害的导聆,大推
作者: lifepic (薛西弗斯)   2020-02-22 22:14:00
推!原来还有南北曲之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