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前晚北京院的大探二(龙凤阁)唱翻了!!

楼主: chiangks (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   2013-09-07 22:14:33
这几年看戏大多失望
老成凋谢、中生代不进反退、新秀不入味
能像前晚这么开心的场子 实在不多
当天阵容是 孟广禄的徐延昭 王蓉蓉的李艳妃 张建峰的杨波
前两位都是熟面孔了 看过很多次
这次会想买票
主要是想现场看看张建峰这位奚派新秀老生
说到大探二 我实在忍不住要对创作这出戏的前辈艺术家们肃然起敬
若光就剧情而言 这实在是一句话就可以讲完的无聊剧目
( 太师想窜位->太后傻傻中计->两个大臣不服->吵架-> 兵变->两人进宫二次见太后->
加官进爵->圆满结束)
再就历史的考究上而言 剧情设定是明穆宗去世后的政局
也就是说 李艳妃手上抱着的娃娃 是明神宗万历皇帝
问题是这根本不符合史实 明神宗登基时已经十岁了 李艳妃需要仰仗的是张居正
不是她的老爸李良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无趣又不符合史实的剧本中
前辈艺术家竟可以从唱词与唱腔上的巧妙设计
将之转化为一个京剧史上仅见的生、旦、净三对唱大戏
此外 这出戏在京剧史上还有一个重要意义
就是正式确立了花脸行当得以与老生、旦角鼎足而立的局面
净角从此不仅是用炸音的配角 确立了自己行当的过门
从此有专攻唱工的“铜锤花脸”行当(取自剧中人物徐延昭手中的铜锤)
以下开始就三主角提供个人意见:
1. 王蓉蓉
王蓉蓉的演出 十几年前就看过 算是张君秋嫡系的弟子
所有旦角流派中 把李艳妃唱到最精彩的就是张君秋先生
他那种在中音域盘旋 华丽而跌宕多姿的行腔
表现在这出戏上一览无遗
王蓉蓉嗓子不赖 高音与转腔都使得不错 声量也够大
让她足以压得住最洒狗血的孟广禄
大保国一开始的念白、慢版都不错 李艳妃生气时的过门气势也都很足
可惜就可惜在被孟广禄的激情与李良的忘词影响
竟然在唱“江山虽不是太师所争”时跟着忘词 实在可惜
这是相当严重的失误
若不是孟广禄接下来稳住阵脚 台上真的会出大事
大保国的激情过后 到了二进宫 王蓉蓉虽然恢复水平唱得不错
但她的一些缺点就更显露了出来
首先 她的过门 在换气与大小声之间 做的不够自然 时常太超过
更要命的是 她为了要制造效果 竟然常在大段转腔的最后
故意把几个音断开单唱 拖长、放慢再大声收尾
(像是“你道他无有窜位心肠”这句)
虽然当天观众还是买帐给予掌声
但这种艺术处理手段严重破坏节奏 重油重咸讨好观众 制造效果
(重点是张君秋先生也不是这样处理的)
我个人认为 这种处理方式在艺术上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就以上两点来说 我无法给王蓉蓉最高的评价
但若细节不论 大体上她的张派还是很值得一听的
2. 孟广禄
孟大概是所有方荣翔先生弟子中 最有继承到“裘派方韵”的人
我个人观察 方先生行腔最大的特色是
声音比较偏脑后 不像裘先生那么着重鼻腔的共鸣 所以声响效果上会显得不大一样
这样演出的好处是声音比较高 、亮 、具穿透性
但同时裘先生的那种温醇厚重就少了很多
(题外话:现在还在世的演员最像裘先生发声方式的 我觉得是杨燕毅)
孟广禄嗓子特好 又高又亮 继承了方先生的特色 成名很早
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是名响大江南北的名角
他的优点是演出激情高亢之余 又可以兼顾到稳定
我从没有看过他在舞台上嗓子不好的状况 忘词之类的大错更是不用提
但就是他嗓子太好了 把所有裘派剧目都唱得高耸入云 一些比较平缓的地方也加入高腔 听多了就会开始有点腻味 觉得太洒(狗血)了
若就今天而言
我会认为他的那种演出风格 实在太适合徐延昭这个角色
一个豪迈的高阶退伍军人被惹到时的那种生气、冲动完全被展现出来
跟李艳妃大吵 刚好就适合孟广禄的这种洒狗血演出方式
在大保国的那几句“江山本是先王争” “功劳簿无有国太另尊” 等等
孟广禄加了不知道多少个前辈艺术家没有用的高腔
比方荣翔先生都火爆
实在是洒狗血到一个爆表
孟广禄演这出戏非常多次 但当天的状况 明显是我有史以来看过最好的
连我这种看大探二不知道看了几次的人 那天都被他弄得热血沸腾大声叫好
总体来说 孟广禄是前晚三个人中演出最好的一位
同样是想要讨好观众 我觉得孟广禄比王蓉蓉的处理方法成熟的多
看到他 实在让我有感那句老话:“千生万旦一净难求”
要出一个像他这样的花脸实在太难了(看看我们的国光 …唉)
3.张建峰
谈张建峰之前 我想先讲一下对奚派的一些想法
首先 奚派是我认为演出比较受侷限的一个老生流派
为什么呢? 奚啸伯是前后四大老生 七个演员中 先天条件最差的一位
他是言菊朋的学生
但他的嗓音不宏量 亦不高亢 身段上又因为不是科班出身 很多武戏没方法动
所以主要的特色 就集中在他那种有点苍劲、略带沙哑的嗓音以及独特设计过的工整唱腔
我会认为 奚派其实就是言派的咬字、唱腔加上一些马派的韵律所形成的一个变体
这些特色是成就 但同时也限制了奚派诠释的人物的可能性
现在传世由奚派诠释的经典剧目
主要都集中在老人家、比较儒雅或失意的人身上
像是白帝城的刘备、范进中举的范进等等
很难想像奚派老生可以去演好如“定军山”之类的武戏 或是像“辕门斩子”之类的高腔戏
但奇特的是 像奚派这样一个比较有侷限性的小流派
竟然一直训练出好的演员来继承
奚啸伯嫡传的欧阳中石 为这个流派训练出一大批人才
除了老一辈的杨志刚 、已经当团长的张建国之外
现在竟然又出了一个可以挑大梁的张建峰
(看看同为四大老生的马派 门衰祚薄 高派更可以说已经灭绝 实在令人慨叹)
张建峰嗓子好 但比较窄 嗓音也比较小
就这点来看他学奚派很适合
他学奚派的方式 主要在继承那种很工整严谨的行腔
奚啸伯的那种苍音 沙哑音 张建峰身上就没有(不同于张建国全盘继承)
我个人觉得这是件好事
因为学流派不应该只是为了复制老艺术家的东西而舍本逐末
周信芳大师曾经说过: 我是嗓子不好才有这些沙哑音 有好嗓子的演员如果为了学我而
唱沙哑音 是没出息的作法!
在发音的方式上 张建峰比较是用喉音加鼻腔 高音唱得上去但是比较柔和
声响效果会感觉他同时融合了奚派与杨派的唱法
听来有一种工整又稳重之感
若要说实在话
从前后四大老生留下的大探二录音来看 奚啸伯是相较起来最没有特色的
我平常要若听大探二 绝对不会听奚啸伯的
所以反而好奇张建峰要怎么把这出戏唱活
大保国一场 张建峰虽然音量上稍微有点压不住孟广禄
不过大体上唱得干净工整 念白也念得很入味
与王蓉蓉相同的是 张建峰在激情过后的二进宫 开始显露一些缺点
首先 奚派的大探二很多词跟别的流派不一样
大保国的三道本章中 第二道与第三道都不同
这个不同我觉得还算有特色
但是到了二进宫 通常言派、奚派、高派的老生唱这出唱到
“吓得臣低头不敢望”之后 都会开始加入独特的“春夏秋冬四景”
张建峰却完全没有发挥这个特色 还是唱跟谭余杨派相同的唱词 让我挺失望的
其次 张建峰在大段需要拖到三拍以上的长音,
像是“我好比鱼儿闯过了千层罗网”之类
算拍子竟然好几次算错 落在两拍或四拍的错误地方收尾
搞到打鼓佬的板眼都不知道该怎么下 拍子混乱
第三 在唱高音的收尾 喜欢断开来单起一个音
虽然说不上是错 但这样会让行腔断开
虽会制造给观众一个拍手叫好的感觉
但实际上艺术层次就不是那么高 太刻意了
以上这些缺陷
虽然没有像忘词那么严重
但可以看出 张建峰有时火侯还是比于魁智、杜镇杰等一线演员稍差一些
不过大体而言 我是非常看好张建峰这位新秀老生
如果没猜错的话 再过个十几年 他有可能成为跟于魁智相同地位的老生
结论
这晚演出结束后 全体观众起立鼓掌 叫好声不绝于耳长达好几分钟
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演出
(我还看到北艺大教西洋音乐史的刘岠渭教授 在台下跟着我们一起站着叫好
能够被学养如此深厚的音乐史学者肯定 真是不容易)
虽然我个人觉得稍有美中不足之处
但总体而言 这是一场超标准的成功演出
真诚希望 京剧能继续传承
以后还能再多看到几场这样水平的戏
作者: noc (marino)   2013-09-07 23:19:00
分析得真精辟,受益匪浅...有幸也能看到这场演出...不过北京院今天的红鬃烈马就糟到不行,多亏有最后的赵葆秀...
作者: killer08 (粉墨登场)   2013-09-07 23:50:00
受教了,孟广禄真是难得啊(叹)(对了要贴连结时发现 其实标题应是北京院来着@@)
楼主: chiangks (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   2013-09-08 00:38:00
好的 谢谢提醒^^
作者: limay (咖啡咖啡咖啡)   2013-09-08 10:05:00
受教了。我想顺便问一下不知有无版友看第一天的锁麟囊?我知道迟小秋是程派,但她刚开始唱的前十来分钟,不知是否是音响开太大声的问题,总觉得她唱得好刺耳^^"还有她有点破的音色是否是故意的?
楼主: chiangks (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   2013-09-08 14:10:00
迟小秋嗓音有点问题是公认的。听起来颇似乾旦
作者: limay (咖啡咖啡咖啡)   2013-09-08 20:53:00
那我想她应该是刻意要模仿乾旦的声音了!这也是很不简单的对不起,我不小心用到嘘了,真抱歉^^"推回来。又,其实我满喜欢迟小秋的唱法的,还有她中气超足,感觉很厉害!
楼主: chiangks (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   2013-09-08 21:11:00
她学老师王吟秋有几分神似。不过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张火丁
作者: limay (咖啡咖啡咖啡)   2013-09-08 21:17:00
张火丁是否在戏曲学院教书?比较不出来演出了?今晚看穆桂英挂帅,跟四月份的天津京剧团相比,似乎漏了几个重要的桥段跟唱段。文广金花变得好莽撞,佘太君缺乏老当益壮的感觉。穆桂英一个人在台上沉吟那段,水秀、身段都不佳嗓音就……懒得计较了^^"
作者: lyande1109   2013-09-08 21:34:00
没能看到这场,谢谢原po分享~~~^^我也比较喜欢张火丁。张火丁在中国戏曲学院教学,2009年有来台湾演出春闺梦。
作者: lihsiung1216 (N维尼)   2013-09-10 01:15:00
我个人也喜欢张火丁,但迟小秋把傲娇女的特质诠释的很好。迟小秋当天的麦克风真的有点问题,他的唱在下半场就整个比较稳定一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