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孟子这种看法从何而来的?

楼主: jureo (亮亮)   2017-07-20 00:37:41
※ 引述《enjoy147 (天天是好天)》之铭言:
: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这几句话,耳熟能详,可令人好奇的事,孟子怎么知道“伟人”要成为伟人前,都会经过这种磨练呢?他会这样想,应该有点根据吧! 可以分享你的看法吗
诸位大大们讨论得颇热
这边有一点小资料,是王先师金凌寄给我们的信件
里面有一段相关内容
供大家思考
人生必须有一段时间处在没有掌声,没有鼓励,没有热闹,
甚至好一段时间没有进展,没有工作,只有孤寂,苍茫,
没有诉苦的对象,没有援手,不知道前程在那里,
心境在枯槁、没兴致、挫折、沮丧、哀怨、羡慕之中流转
而仍然能够中转变为开朗、自信、坚定、淡泊。
这就是孟子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即使如此,也不保证有光鲜的前程,有“大任降其身”,而仍然能够熬得住,
不愤世嫉俗,不变成浮士德,如孔子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进而变得安然自在,
如风日朗然,才能不受流转的一生所眩惑。
这诚然不易,却是值得走的一条路。
所以,你们的练习,我只是存起来而已,不理也不回。这是传统的教育式,
不是不关心、呵护,而是怕你们太娇。就像学脚踏车,大人扶一下,就放手了,
如果怕小孩摔得皮肉伤,从头扶到尾,永远不会骑。
现代的方式是不好的,唯恐小孩知识不足,结果功课压过头
又怕小孩心理受不了,东一个辅导,西一个辅导,
这小孩怎么会骑车?
所以,继续走!不要瞻前顾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