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有萧瑟照片版
http://iwillquitsomeday.blogspot.tw/2018/02/blog-post.html?m=1
离开广东开平一个多月,好几次打开电脑想把那几天的见闻记录成字,却总是未果。
尽管已经不是青春无敌的愤世青年了,但在面对许多人事物时,心中仍会膝跳反应的闪过自视甚高的不齿,好在几年的社会历练下,我已学会把这样自大的自卑藏在很后面(甚至偶尔转过身来不齿自己的不齿),但在开平游荡的那几天,我仿佛失去了评判世界的能力,关于平庸、善恶、虚华的一切形容词被连根拔起,那地方像是一张吸干了色调、只剩黑色线条支撑的萧瑟风景画。
开平市隶属广东省,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从百余年前开始,先民们为了生计渡海重洋,到美洲挖矿建铁路、去南洋从商,攒了钱后,便回到家乡盖起一栋栋中西合璧的洋楼,形成独树一格的岭南文化一支。
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清、民时期乡里为了防御盗匪而建的碉楼建筑群,和洋楼沿江林立的赤坎古镇。会选择开平作为这次旅行的地点,纯粹只是和R想找个地方相聚:不想待在香港,其他国家的机票临时买也不便宜(再不结婚啊),在随意翻看google地图时,发现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群,看在有UNESCO的保证下,不顾开平友人“那只是个乡下交通也不便利,碉楼连我都没去过”的劝阻,随心前往了。
从香港九龙塘经由深圳口岸进入中国,再换小巴前往开平市区,在市区下榻一晚,隔天一早搭半个小时公共汽车来到赤坎古镇。我们是公共汽车上提着菜篮的阿姨婆婆们中特异独行的存在,一路上车沿着潭江支流一路往西,沿途风景是冬眠的田,和惊鸿一瞥的洋房和碉楼。“就是这里了!”我吃下定心丸般抓紧背包肩带,准备开始这段由UNESCO认证的旅行。
刚上线时,曾和H分享自己喜欢东南亚。
“觉得在那里,让我感到活着很真实,物质与精致的社会潜规则像能随时掀开丢弃的保鲜膜,笔直的好、透彻的坏,人的轮廓更显鲜明。”我陶醉的说。
“会不会你只是享受着行走在他们之中的优越感?喜欢在那里当先进人种的感觉。”H无心的提问,或许只是随便抛出一个论点想接续话题。
后来我不再和H分享东南亚的任何事(和任何心上尚未成熟完形的想法),而那句当下听来肤浅至极的质疑,却在每一次旅行时如同紧箍咒攀上我的心,提醒我遇见心醉的陌生时,优越感是该最先屏除的东西。
赤坎古镇以中华东路、中华西路为中心,大路两侧是延绵的洋楼式骑楼,楼房古朴典雅,墙面苍白斑驳,每根柱上争奇斗艳的楷书了每间店面的曾经辉煌:肠粉、饭店、客运卖票、书店、茶楼、西服,说曾经,是因为它们都死了。
省政府在二零一七年年中时,对整个赤坎古镇的商家、居民下了驱逐令。清空镇上所有摊商居民、征收所有洋楼,古镇交由财团“经营”,古蹟重整、重新招商,打算将赤坎古镇打造成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
驱逐令在这个小镇炸起不过半年,如今小镇已乖顺的像一只畏缩的小狗,每间店舖都戴上名为物件征收的项圈;曾伴随风光岁月的家俱和生财工具,留在屋内承接灰尘。打开大众点评APP,万利煲仔饭、大海牛杂、豆腐角小吃,所有对镇上美食赞不绝口的评论,都停留在2017年七月。放眼望去,镇上仍正常运作的,只剩一间过于明亮的通讯行、银行,和没走几步就有一间的征收办公处。
我们住在镇上边陲一家明明已贴了封条、却仍照常营业的客栈。小心翼翼询问老板娘政府准许她营业到什么时候,老板娘露出致歉般的笑容,“再几个月吧”,她不太有把握的回答。
我们白天骑自行车到镇外数公里之遥的碉楼景点参观,傍晚回到镇上觅食休息。晚上走在黑漆的死城寻觅人烟,除了穿越赤坎镇往来开平市区的车外,路上一片死寂。“怕坏人躲进洋楼?方圆几里都没食物吃,流浪汉都不愿来了!”是一位钉子户阿姨对家园的自嘲。白天还有日光遮掩荒凉,入夜的赤坎,悲哀的让人绝望。站在没了灵魂的百年洋楼旁,突然觉得人生在世,能被外界剥夺的东西实在太多:赤坎镇民被政府财团剥夺家园、历史被短视近利夺去身躯(建筑古蹟)、劳工被资方夺去健康、年轻人被无知剥夺青春、老年人被病痛剥夺晚年。在科技先进到剽窃脑内思想之前
,能匹配得上“永恒”的,只有那些偶尔经由文字、声音、图像乍现的无形之美了。
夜里循着光,我们找到了一间一息尚存的糖水店。糖水店店面窄小,连座位都是克难在店门口放两张课桌椅撑著,老板娘是位豪气的大妈,劈头就和我们抱怨地方政府的恶行和无情,说因为她死不肯把产权让给政府,自己住在这里有凭有据,告到法院政府也拿他没办法。只是政府跟他来硬的,在通往她店的路上设了栅栏,时开时关,客人已比半年前少了大半。大妈批评时政的声音在黑夜里显得嚣张,本担心的想问他要不要小点声,却意识到在如今这田地下,再怎么负隅顽抗,也只是他们政府眼中一只调皮的小野猫吧。
回到台湾后,我中毒的不断在google、youtube里寻找搬迁命令前赤坎古镇的模样,恶补那些无法在当地领略的小镇意象,那些关于司徒家族与关氏家族的故事、红极一时的古镇风光,和再也无法重现的庶民日常。
一个多月过去,我偶尔还是会想起那个夭折的小镇。我想起站在民宿三楼窗边,对面无人民宅阳台上的仙人掌盆栽、想起古镇两公里外“安置”镇民的组合屋、想起掺满钉子的那碗糖水、想起其他世界角落我还来不及认识,就要死亡或被死亡的有形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