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侗乡第一寨- 肇兴侗寨

楼主: gimifa (鸡米花)   2014-09-11 23:40:50
图文版:http://gimifa.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11.html
加榜梯田的早晨是大雾迷濛,能见度约五公尺左右,可谓是伸手不见五尺的境界,我们今
天要前往黎平的肇兴侗寨,是需要赶路的一天,深怕大雾让班车不行驶,耽误了我们的行
程,我们决定先沿加榜的路口方向走去,一旁看能否有机会遇到路过的班车。走在云深不
知处的山野中,有种荒野探险的感觉,不知道路途依旧还有多远,不过幸运地是徒步约半
小时,班车就追上了我们,坐上班车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班车似不要命地在大雾中狂飙
,一路上喇叭声响彻云霄,似乎在提醒周遭,有个庞然大物正在快速接近。班车到了腊娥
大桥却发现因连日来的大雨,洪水达到了警戒线,桥被封住不能行驶了,正当车上的大家
在焦虑万分之际,师傅掉头驶向附近已封闭的一条小径,车子疾驶在乡野土路间,车身不
断地上下震荡,一旁是悬堐,一旁是陡壁,大家无不屏气凝神,深怕车子一个不小心就跌
下万丈深渊,在山野间盘旋不知过了几个山头,班车终于开上柏油公路,大家才松了一口
气,我们也不禁心中佩服师傅玩命的开车技术。
班车终于从杳无人烟的山野,接近了一个村落,师傅提醒车上的乘客要去岜沙苗寨的乘客
能在这下车,没想到师傅竟然绕来岜沙苗寨来了。岜沙苗寨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
落",因为这儿的男人出门是时刻不离枪的,不过射枪已逐渐变成表演化、商业化,这也
是我们为什么这次不想来岜沙苗寨的原因。经过一番波折,班车终于到了从江,我们要先
从这里转车去洛香,再换肇兴村民的野机车进入侗寨,从江是一个发展比榕江来得好的县
城,新城区雏形大致已经完成,又有贵阳至广州的高铁红利加持,相信未来这里会逐渐建
设地越来越好。
到了洛香,简单地和等待在洛香的肇兴村民杀了价,就坐上他们的机车奔向肇兴侗寨的怀
抱。一进入肇兴,却发现大街上没什么游客,只有悠闲走在路上的当地居民,可能是因为
侗寨近期开始收了门票的关系,明明以前都是免费进入的,而且旅游公司兴建的很多项目
,如侗族博物馆都处于建设中,真的没道理要先收费。在村子里的大道闲逛一会,我们也
物色到今晚要住宿的旅馆,我觉得肇兴这儿的旅馆差异性都不大,80RMB就能住到一间标
间,基本上标间该有的设备这儿都有,亦有wifi可以连网,有wifi这点就比加榜梯田好多
了,加榜梯田既没有wifi,电信讯号也只有2G。
肇兴侗寨是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侗寨,约有居民6,000余人,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寨
中有鼓楼、风雨桥、戏台各五座,与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相得益彰,充满古村落的风貌,其
中鼓楼作为"团"的自然分界,寨内有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肇兴侗寨有一大特
色,寨内必有鼓楼,有鼓楼必有风雨桥,有风雨桥必有戏台,三者建筑物是"团"的精神象
征,鼓楼更是"团"居民集会议事的重要场所,象征侗族人的团结合群。我特别喜爱待在鼓
楼下坐上一会,感受这侗族人最重要建筑物的氛围,虽然随着经济发展现代化,族人彼此
间可能没以前来得熟悉,不过透过鼓楼,却让族人彼此间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的堡垒,维系
著古老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
肇兴寨内除了旅馆、餐厅外,最常见的就是随处挂在路旁晾晒的侗布,侗布的作工相当地
复杂,我就没多和寨里的阿姨多请教,只见阿姨不停地搅动一桶又一桶的染料,一会儿把
布放入染缸内浸泡,一会儿从染缸内拿出布来在外头晾晒,一会儿又不断地用木槌反复敲
打布料,可真是相当地忙碌。侗布是侗族人的传统的布料,也是旧时家家户户自己织做衣
服的原料,听说越亮的侗布价值越高,越受侗族人喜爱,不过现在很多侗族女孩都不愿意
织布,更枉提制作侗布,寨里会制作侗布的妇女都是以阿姨辈以上为主了,未来侗寨内将
越来越困难能够看到到处晾晒侗布的场景,这项传统技艺正逐渐随着社会的进步开放消失
在世人的眼前。
寨子内是不大的,而且博物馆什么的参观区,都还未建设完成,约逛个一个多小时,就能
够把村子内走完,也看不太到大陆游客,反而是欧洲游客比较多,蛮好奇他们怎么会知道
这个隐藏在山林中的侗寨,难怪寨内少数的餐厅都有英文的简介和菜单。我们本来要去隔
壁山头的中学去俯瞰侗寨的全景,也因为积累一天的疲惫而作罢,早早回去休息补充体力
,为隔一天的堂安侗寨徒步积蓄体力比较实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