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张家界游记【二二】袁家寨子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4-09-09 12:34:30
~※ 袁家寨子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233247398
随着大雾袭来,原本仅偶尔轻洒的雨丝也渐趋急烈,看来并非是云幕刚好转
过,而是被天雨激涌漫生。导游皱眉望着,称似语还羞之雨虽方便游山但其实坏
事,水雾容易飞腾遮掩视线,他倒期待雨势再狂暴些,将云霭压落,净空山头。
若他理论为真,那雨神就请倾尽天河之水将我淹没吧,总比现时白雾益发浓
稠,只得见路旁岩壁之枯乏要好。踩溅著水花,随队快步前行,本还期待能瞥见
惊艳之景绽露一角,但还真是一路雾锁重山,让人气馁地行抵终点。
终点是个小广场,洗手间、邮局、小贩将游人聚集而来显得骚乱,这儿尚有
家似是独占事业的天桥餐厅,来去人潮如织,门外还挤著一团团等候之客,此时
便见旅游团之好处,大爷般直闯而进入座,免去在雨中湿身等候之苦。而于乡野
之地无从挑剔用餐环境,关上心眼将那些喧杂湿闷屏除在外,幸好餐食没太离谱
,迅捷扫些菜填肚,就钻至厅外透气了。
这儿小邮局还不错,邮票之外也卖著风景书,惹得我两眼发光吸附于旁。快
速将展示的翻阅一遍,品质尚佳,不是老旧款式、翻印到糊了的那种,于是便挑
了一本,喜孜孜买下密裹收好。
老板大概看穿我路线,又端出明信片诱引,不过既有大本摄影集,明信片那
小景小画便显得鸡肋,况且浏览之后也未见特出取景或别种季节风貌,故犹豫再
三,仅挑了本“黄龙洞”,毕竟那是此行略微缺憾、未能一游之点。据说当乘舟
缓驶而入,广袤山腹里皆为千姿百态的溶洞奇石,有的细瘦高耸如定海神针,有
的成帘垂漫似雪天冰锥,更有层列高悬呈凝时瀑流者,很值得一观。照片里的石
景被五彩灯火映灼得炫丽,只是未知实地能否摆脱俗艳,留其幻美。
了结伴手纪念物,无处可逛的我仅能在路边撑伞呆站等著集合。此时突然想
起,虽非滂沱大雨,但这纵乱雨势该将紫红短衫男子搞得一身狼狈吧,他手上那
叠纸肯定不管用。先前一路还偶尔碰著,现时也不知躲哪去了。我左顾右盼,想
著会不会机缘凑巧,看到个衣裤极度溽湿、紧贴至身肌曲线毕露之人,届时便可
递出半伞,攀谈几句,听得个伤心故事。
但真要如此就可写成剧本投稿拍片了,实情只是我空自站到耐性磨尽,才等
到长者们三三两两拜访完厕所,而后整队出发。
下午行程的重点是“天子山”,不过去之前还有个“袁家寨子”可以走逛。
翻过资料,此地列名世界遗产之初,数不尽的贪财者蜂拥而至,商家、餐厅、旅
馆毫无规划杂乱堆上山头,原本充满诗意的清雅地被搞得极度市侩,灯红酒绿,
人类的贪婪可见一般,最终惹出除名危机。
在政府铁腕下,好不容易大斧拆迁,仅留些许原住民居处,然这票人又食髓
知味,暗阔出餐厅座席与无数房床,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势。后在有心人士奔
走下才并合为“袁家寨子”,以较少污染的风俗展馆,取得勉强平衡。
相较先前拜访过的“老院子”及“土家风情园”,这儿偏向草莽风格,干草
堆架的屋簷下吊饰玉米串、簷顶插著兽首幡旗,大门排木望台则贴挂图像式的“
袁家寨子”四字。若在戏里,可能便隐著弓箭手,大喝:“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步进后的外院以枝丛点缀,当中栖伏怒虎雕像,再细看,虎腹靠躺稚儿,旁
侧还有立猴举臂比划,是幅令人看不出端倪的疑惑景画。后来方知旧时土家族尊
虎为父、敬猴为母,故作此呈现。
再穿过密缀威吓兽骨的验票中门,便进入内院了。内院环墙挂满牛首残骨,
感觉夜里行经应有牛魂哀鸣,大厅门楣则于挑簷前嵌上虎面裂嘴龇牙,处处满溢
慑人之势。不过廊下倒一转气氛,由妹子们温婉端著拦门酒,轻语递送。
但离谱的事发生了,一老妇抢到酒壶在手,竟将酒灌至自身水瓶,一滴不剩
。我还在傻眼的当口,就看她与见其恶行的阿妹拉扯,而后甩脱窜入厅室。这真
让我见识到人贪图小利之极致,且事发尚不生愧,反与人怒争,颜面之厚,堪称
一绝了。
主厅被大片袁家界模型占据,绿石阵丛乱地聊表此地柱峰,看来不甚精致,
旁侧广崖的几点民舍指的该是这“袁家寨子”。再往里绕,长廊边隔出一间间小
室,搞不好便为早年暗藏之旅馆,但这会儿皆已成民俗器物展示间。先设了向王
天子的简单祭厅及帅帐重现,继而应和旧时生活的原始清苦,几片垂挂兽皮、染
尘瓦罐盆篮、干草铺置,便成灶舍卧房,倒也免去再作精雕的功夫。
接续为一般居家素服之展示,不过让大伙聚首喧谈的反为当中贞操带,称是
为抵抗土司征收女性初夜之设计,但总觉那铁锁T字裤环挡得了啥,土司刀斧齐
出,还敢不乖乖将钥匙奉上?其后也有“湘西赶尸”,然就几尊覆面人偶举臂披
垂水袖,没牌语解说根本也不知是唱哪出戏。
再过了花布织坊、老妈试玩一阵的锻铸炉,便出至一室内中庭。那儿有数尺
宽石磨,驻守的老伯坐在推杆上,还招了大票游客加重负担,然后便见一声吆喝
后,可怜老牛拖着脚步哀怨往前绕圈,顿觉我们这些旅人来此是徒增业障。只能
安慰自己,若无团员让牠挣口饭吃,可能早已成腹中食。此外,后方还有个攻城
锤,但晃击的不是城门,而是套诡异械具,似是打撞其中木质插梢便能碾榨出油
,颇为神奇。
一路略过极可能是坑人用的木雕贩卖艺品,来到末站。这儿看似贴心置了成
列纸杯暖茶供游客享用,不过之后阅有文章提醒见过重复使用,还有无品之人尝
两口又放回,便觉当时心怀感激地啜饮温茶是傻子的举动。然那一刻,找到座席
歇息操劳一早的双脚还是舒泰。接续不甚明了地跟大伙坐到场地塞至满坑满谷,
才查觉前方那艳丽妆点的飞挑“土韵楼”将有戏台表演。
然也不知是节目贫乏,还是脑袋累得停止运作,那段记忆又是块黑洞,任凭
怎么思寻仅捕得小小一段,是跟“土家风情园”那儿类似的丢刀杂耍,还没人家
老师傅的精湛,最后就在大伙暗藏抱怨的碎语声中,跟着散场离开“袁家寨子”

若有选择,倒宁愿舍去此寨,改寻个崖边角落,什么地方都好,只要可清静
地凝心展望。纵然落雨湿身、雾漫山野,至少我与那袁家界壮丽景致亲近著,或
许,在某个时分,雾帘将掀展而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