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张家界游记【十一】老院子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4-08-25 08:11:20
~※ 老院子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229027875
既到了红石林,张家界离我们便已非太远,只是这雨势不但毫无歇止之意,
还落得越来越欢快,然欢快的只有山岭里的草木,望着窗外的我是心情益发忧沉

跟旅行社敲定出游档期时,其实有查过气象预报,八月原是燠热暑气天,就
算登高于山也是挥汗连连,而下旬一波连日雨后,气温便会渐次凉爽,进入舒泰
秋季。原本还得意订了九月初,无雨且无暑,但随出发日逼近,却见预报里那场
连日雨不断推迟、推迟,最后恰落于我们上张家界那几天。
但无奈又能奈何,倒是导游不当一回事,先前长沙往凤凰的路上,还大力推
销三项自费行程。“天门山”是本来行程就已空下半天,让人若不想被孤独放生
街头,就得掏钱跟大伙行动。不过天门山景致本就特出,我还怕旅行社因雨怕事
不去。“天门狐仙”则为网络大力推荐的户外实景剧码,“魅力湘西”这室内表
演评价便褒贬不一了。于是我鼓动爸妈定要参加前两项,至于最末者,老人家惜
财,但我本着出国就别小气、在房间干作白日梦也闷的心态,就自己多洒了份钱

天雨茫茫中,游览车终于转入张家界市,而大伙概念里的景区并不在这儿,
主秀亮相前,当然需些暖场酝酿情绪,得先于此外环地带瞧瞧特色老建筑。在一
座极富气势的门楼前,导游领着下了车,门楼顶簷叠层,簷角以凤嘴延伸,飞扬
中带了傲气,舞爪长龙盘踞的正中门楣直书“老院子”三字,两侧则依傍外探亭
台。若衬著不远处的假山枝丛,倒真有些王府林园气势。
踏进门厅,中央置放了此院微缩模型,不过跟现时布局地图对不太起来。忙
著拍照的我,错过导游讲解,只能猜测模型显示的是古早盛期架构,毕竟根据资
料,目前还留存的仅五分之一,似乎往两侧扩展的花园亭阁、外环厢房,都已倾
圮于朝代更迭了。
门厅往右是个廊道,称作“英才馆”,壁上成列悬挂了家族名士画像。其中
的田承满是这老院子始祖,于北宋真宗年代官拜太保、太傅、太师,位极尊荣,
之后以书香传世,丰饶八代。
由这儿再往宅院后方拐便进入“藏珍馆”,本以为看到的会是古老雕琢物事
,但很意外地,迎面的竟是个玻璃柜,里面展着小型恐龙化石,骨架齐全,正攀
石反首厉啸。如为真品,只能说当年遗族赶上西洋流行,投身考古事业了,当然
若往歪处想,也不排除是某位老爷花钱请了尊古龙菩萨来炫世。
而化石后方便是些常理内之物,有镂雕得细碎的大红花轿,还有精工打造之
苗族首饰。仔细端详,颈环缀上了大型锁片,垂挂珠串铃铛,帽冠则以趣致可爱
的小骑士并接团围,再往上开绽出叠层花叶。这番精致度远非凤凰那儿的扮装女
可及,恐真得是公主或主母等级才有那贵命配戴。
续往前有道金漆点描的“状元门”,只见服务员持着相机招呼大伙于门下摆
姿留念。但团员似都见多识广或被诓怕,踌躇地瞪眼互看,谁也不敢踏前一步,
仿佛那是龙潭虎穴,抑或认定状元门其实为状元铡。僵持到气氛冷了,对方嚷出
不收钱了,才甘愿飞身而过。
再穿越一条长廊便为“思君堂”,祭桌前挂著“天地国亲师位”额板,取思
君即爱国之意。此意涵现今恐不少人嗤之以鼻,然或也是那股子的忠君烈骨,才
有历史上那些令人感佩之血泪故事吧。
这小厅的隔壁是“本源居”,康熙时期田起瑗重修老院子,之后家族又再起
繁盛好几世,此房间便是其寝室。外面天井方池内还有个粗糙石块,以其形被命
名作“龙首石龟”。据说当年修建时挖出此石,起瑗公觉其富有灵性置池镇守,
果真避过几番洪水肆虐,蔚为奇谈。
过了小天井,由“慈辉居”始,便进入女眷们的起居之处,隔邻的“淑德堂
”如“英才馆”般陈列不少人物画像,不同的是这儿皆为女性,有些还因淑德兼
备得到封位。
再往后又是个天井,格局稍大,不设水池,改置了植栽造景。卵石勾边,堆
石为基,枝叶穿插点缀,望过去像洋中孤岛,窜生著野性藤林。周遭包围的木舍
虽然灰沉,但曲直交叠的外露梁木、带着冰裂纹路之窗櫺,都能见到些细腻心思

正对天井的“家训堂”,以“诗书留后、孝悌传家”惕励子孙,其间的靠床
相当精致,背板框格以各样鸟兽散延出花叶,外缘则镂雕如波流。斜对那间名为
“兰室”的少女闺房也有着华丽卧床,顶框藤叶层层叠叠并点以金漆,两侧再以
飞扬凤羽为缀,很惹人停驻端赏。
传统妇女的天地当然包括膳房灶室,而这大户人家连橱柜门板都有细腻雕凿
,相较凤凰古城两座名人故居的平实,真有着天地之别。而再一路行过院后之“
作坊”、“屯粮房”、“织坊”,便进入另侧的书院区域了。大间的“藏书房”
展示文房四宝,顺便摆卖纪念品。当中还有个化石砚台,台面浮凸中国地图,其
间透著各样勾卷长贝,将珍贵化石雕制成书写用品,也算一绝。如此走马看花追
著导游脚步,穿过特为书院老师所设之“先生房”,便来到“兑泽堂”。
此间长厅位居大院后侧正中,可见其重要地位,而从内部摆设的行列桌椅,
很显明地这就是书院讲堂了。不将正厅主卧设于宅院中线,却置了学堂,或许这
也是田家能以书香传世之理吧。这儿两侧皆为天井,正是适才所见缀著植栽之处
,镜像对称,相映成趣。借此,窗櫺与挑高簷架透入舒畅微风与明晰天光,塑造
清心学读环境,能在这儿聆听老师传识,也是当时学生之幸。
隔着天井为“巫仇综合馆”与“仇面堂”,这是当地很特殊的信仰,似乎类
似巫医,有着诡谲面具与各样搭衬仪式。在这儿可看到诸多鬼面,斜歪著头,怒
发裂须、瞪眼骴牙,还有的以十余大小颜脸堆叠,极尽骇人之能事。或许这也是
脆弱人心为求吓退鬼神、驱逐亡病之凭借吧。
这侧与“龙首石龟”相对之处也有个小天井,绕了过去,便到了同位中轴线
、与“兑泽堂”一墙之隔的“紫荆堂”。根据资料这儿也曾是书院,不过如今此
地空间昏暗,没有课桌,只置了神像祭坛,倒较像院子正厅。然若说是正厅,又
少了些雕琢,反弥漫着荒弃的沧桑感。可能两书院的区隔演变也有其因,但就不
是我们这些匆匆过客所能知晓了。
由堂门出去,视野顿时开阔,穿离一连迂回走过的细碎厅室,走进其实由入
口门厅也能通达的前院。从这儿四面探看,便是屋舍高低参差的簷瓦飞挑,有些
带着亭阁露台勾出层次,有些衬著洞门树石显得清雅,而边侧有栋独立屋舍,主
副簷脊折曲成岭峰三叠,名为“古乐轩”,这就是老院子附设的戏台了。
领队招呼大伙入内,歇歇脚,也观赏为游客准备的传统民俗节目。汗颜的是
,或许表演少了炫目设计,因此细部有啥曲段已无记忆。唯深刻的是,那些吟著
尖高音频歌谣的妇女们,都携著岁月的刻痕与负累,尽管卖力转舞著,仍让人感
慨。其间最年轻者,也已有稚幼小儿不时在场边喊著娘,所以这些年长女性当年
也曾挥洒荳蔻年华,于场上抛媚风姿,只是那份青春仅能被绑缚在这乡野一方,
遗忘于来去游人回忆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