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http://gimifa.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9.html
库车的日子是短暂,我们没有计画去逛库车著名的天山大峡谷与千佛洞,而是选择继续赶
路,前往我们南疆的下一站-喀什。喀什是中国最西端的城市,有着千年以上的历史,也
是古代丝绸之路北、中、南线的西部交汇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军事上具有
重要意义。在新疆流传一句话:“不来新疆,不知中国之大;到新疆不来喀什,等于没有
来过新疆。”来喀什主要是体验当地的维吾尔族的人文气息,而巴札(维吾尔语意为"市集
")是最能感受维吾尔人在地人情味的一个地方。
喀什市区有终年常设的东门国际大巴札,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这里迄今
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每天人流有约10万人,各种商品都能在这里购买得到,有"亚洲
最大集市"之称,比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巴札规模还来得大。同时,每天喀什附近的乡村都
会有属于自己乡村的巴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每周日的荒地乡牛羊大巴札,这可是各式各
样介绍喀什的旅游书都会介绍到一个巴札,也是我们这次去喀什必拜访的一个巴札。
坐上清晨从库车往喀什的绿皮火车后,一进火车就觉得自己真的到了南疆,车上满满的都
是维吾尔人。在硬座车厢,一群人不是躺在绿皮车的座椅上,就是直接在地上舖个地毯倒
头就睡,比内地还夸张,不过坐过N次硬座火车的我,好像没有觉得什么不正常,我早把
这种行为当成当地习俗了。旅行中坐火车上的时间虽然挺长的,却是每一段有趣有恨的回
忆,硬座车厢不意外的都挺脏乱的,也会有人在车厢间抽菸(中国大陆并未在一般火车上
禁菸,只有高铁、动车是禁菸),不过我觉得南疆的火车上抽菸的人相对少了许多,空气
也相对清净许多,而且也都是汉人在抽菸得多,这和伊斯兰教禁菸禁酒的教义挺有关系。
在火车上,我最喜欢的就是观察其他人的行为举止,看他们用什么手机;聊什么话题;吃
什么方便面食物,对于一个远自台湾来的背包客这都是挺新鲜的,而南疆的火车上,你能看
大叔在向麦加的方向祷告;一群大人像小孩似的在玩击掌游戏;大家吃著馕和方便面,聊著
自己生活周遭的话题,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聊些什么,不过能够融入那种氛围,也是挺奇妙
的经验。我还与座位附近的维吾尔族小朋友完鬼脸游戏混熟了,获得他妈妈赠送的一个大
"馕",维吾尔族果然很热情好客,真的是搞不懂为何中国内地一般民间的氛围,会对维吾
尔族报以奇特眼光。
火车直到下午六点半才驶进喀什,我们前往艾提尕尔清真寺旁的帕米尔国际青旅办理住宿
,在check-in时前台的小哥和我们说,明天能去附近叫百什克然木的乡下巴札逛逛,我们
正在发愁明天要去哪里逛逛走走,既然青旅前台推荐我们能去那个巴札走走,何不前行。
百什克然木距离喀什约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是坐着在喀什东门大巴札对面的小面包车前往
,在周六会有许多的面包车在那等待民众,接送大家前往乡下巴札,一路上也会有许多路
边的民众向面包车挥手示意停车,基本上在喀什,车上就是尽可能地把人往车上塞,不需
要考虑超载的这些问题。
抵达百什克然木什时,小乡村已经人声鼎沸,许许多多的乡下农民推著自家的农产品出来
贩售,小贩们莫不竭力把握这一周一次巴札的难得机会,多赚点钱来补贴家用。同时,巴
札也是朋友相聚的场合,不管是老朋友、新朋友,只要聚在巴札这场合,大家就都是好朋
友。我特别喜欢维吾尔族的打招呼方式,不是像我们是用口头或挥手的方式来打招呼,而
是很传统的采用握手的方式,这在我们现今的工业社会下,已越来越少见。
乡下巴札给我的整体感觉,蛮像台湾的菜市场,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肉品,甚至连一
头活的牛或羊,你都能够买得到,而且价格皆相当地实惠,不会因为我们是游客就变相涨
价,真的是很热情又有人情味的地方。除了这里的人情味,我最爱的就是这的瓜果,喀什
不愧有瓜果之乡的称号,在这乡下巴札卖得水果更是实惠又好吃,哈密瓜一公斤3~5元RMB
,又甜水分又多,买一颗哈密瓜也就50元台币而已,想想在台湾一颗同重量的哈密瓜动辄
200元台币,就是要立刻在现场嗑一颗的节奏。
我们看中的是2个小朋友在装满哈密瓜小车上的小贩,挑选了一颗适合我们三人大小的哈
密瓜,受到新疆局势影响,卖水果的小贩现在都不予许带刀了,我们同行的大哥只好使用
空手劈瓜的绝技来剖开哈密瓜,在路边大嘴大口的吃起这甜美的瓜,路过的维吾尔人都向
我们微笑了一下,不知是觉得有趣,还是斋戒月一早未进食,肚子有点饿了,路过的人们
都投以羡慕的表情。从乡下巴札中心走去搭车的路上,我们发现这小乡村真的没汉人,我
们应算是这小乡村近期迎来的唯一汉人,不过大家也都对我们以微笑对待,并不像是传闻
中维吾尔人与汉人之间互相有歧视,看来又是一条不大真实的抹黑消息。我认为当你对某
一个族群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你就会以偏颇的眼光去接纳他们,也就无法认识到他们的
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