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Confucianism 看板 #1Si5LQ5P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Confucianism
标题: [原创] 圣贤明德之中道明学
时间: Fri Apr 12 17:07:23 2019
─────────────────────────《大中至正》系列相关文稿──
https://amidha.blogspot.com/search/label/%E5%A4%A7%E4%B8%AD%E8%87%B3%E6%AD%A3
───────────────────────────────────────
圣贤明德之中道明学
东岐明
此文以宋明儒学标举之舜禹心传字句为核心,旁征博引《易传》《中庸》
《大学》内容,而完整还原儒家心性工夫,并会通道家佛家之修行功夫,
重构中道修为之精妙奥义。内容始于训诂释义及典故考据,继而介绍精一
工夫,再而要释《大学》中正纲纪之于《中庸》天人合一,然后阐述中道
之于精一心传与中国文明;乃以融贯易理与儒道佛家之修行观念,而解说
中道内圣外王之真俗谛义与大本大宗;统以中易明觉为宗,成就大中至正
之神明德化与文明德业,而述中道明学要诀。
谨以此文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大禹谟》
人心危险,道心隐微,精粹专一,诚真守中
人心危险难安,道心隐微难测,工夫精粹专一,诚真执守中道
※ ※ ※
人心在于心境【人心】,有种种感觉、情绪、与思维的欲望变化,充满危险而难以
安定【惟危】。道心在于心性【道心】,能够觉知观察人心种种变化而规范,却不在人
心心境显现,行迹隐微而难以测度【惟微】。要用道心规范人心,必须修持观慧的精粹
究竟工夫【惟精】与止定的专一独立工夫【惟一】,以诚真修为来执守【允执】中道功
夫【厥中】。
※ ※ ※
【惟】通“唯”,甲骨文多写作“隹”,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隹〔释义〕‘用为
语词之唯,典籍作惟、维’,《尔雅‧释诂》‘惟,思也’。【道】,《说文解字》‘
道,所行道也’,其字上古意涵由“道途”引申为“规范”“方法”之抽象意义,乃是
早于老子与孔子之学,譬如《诗经‧生民之什‧生民》‘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
微】,《说文解字》‘微,隐行也’。【精】,《说文解字》‘精,择米也’,引申为
“撷择事物精妙本质”之义;先秦此字观念之指涉修炼现象,对应佛家上乘所谓“究竟
法相”,即是一切事物之生灭法相,乃以神明慧觉照见,是以道家《庄子》有谓〈天地
〉‘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天下〉‘不离于精,谓之神人’。【允】,《尔雅‧释诂
》‘允,诚也’‘允,信也’。【厥】《尔雅‧释言》‘厥,其也’。【中】《说文解
字》‘中,内也’,甲骨文金文字形为“连鼓旗杆上有旗帜飘扬”,此一旗鼓形象即为
上古军队之以指挥号令,上古原始字义是指“群体组织之指挥中枢”,引申为“内核”
“中心”“中央”“中间”等意涵。
※ ※ ※
二十一世纪初发现的战国时期竹简,其中收录的周文王遗言《保训》,记载帝舜在
地位寒微时,努力修持内心之“中”的中道心性功夫,由“求中”至“得中”,而有诚
信明德于世,乃得帝尧赏识;记录内容约略是谓:
‘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鬲茅,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
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
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
※ ※ ※
宋明儒学标举之十六字心传,出自《尚书‧大禹谟》,简要记录舜禹相传的中道心
法。《尚书‧大禹谟》属于《古文尚书》,而《古文尚书》在历史上一直有后世伪造争
议。清朝考据之学,曾经认定《古文尚书》乃属伪造;但在民国以后,随着许多新的考
古文物不断发现出土,又有推翻旧认伪造之说。所以《尚书‧大禹谟》真伪,至今尚属
争议问题;然而其中的十六字心传,因为宋儒提举作为心法,千年以来已在儒家思想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已成为儒家心性修持方法的关键指要。
※ ※ ※
你心境有许多心念在起伏变化,就像你所察觉的外在时空宇宙有许多物体在动静变
化。不同的是,比起外在时空的万物变化,你较能控制内心境界的心念变化。你现在看
这些文字时,你已控制心境许多心念变化而从事阅读。所谓“思”,就是你推动心境的
心念变化。当你在思想,也就是去推动心境的心念变化。然而,推动心境心念变化对于
一般常人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就譬如你在阅读这些文字时,可能并不专心,心境还有许
多其他杂念不时飘过。所以往往你本来要推动心境心念那样变化,但心念起伏却使你心
境这样变化。
所谓“惟一”止定的专一工夫,就是有关你专心一志控制心境的状态变化。当你在修习
止定,也就是学习去控制心境的状态变化。定力愈强,控制心境的能力就愈强。止定功
夫高强,可以心无杂念,控制心境专一,甚至达到无念。定力强大的心思,可以感应产
生极大力量,不但可以回溯过去或预知未来,甚至可以控制外在身躯及环境的变化。然
而,你可以控制心境的状态变化,并不代表你真正清楚心境的心念变化。
所谓“惟精”观慧的精粹工夫,就是有关你精粹究竟看清心念的生灭变化。当你在修习
观慧,也就是学习去观照心念的生灭变化。慧力愈强,观照心念的能力就愈强。一般凡
人所感知的世界万物是连续无间的变化现象,而修习观慧会使你体察到所有现象都是间
隔离散而生灭不止。慧力愈强,所观照到的生灭间隔愈短,甚至可以观照到所有心物现
象都在即生即灭的刹那生灭。
对于人心境界的种种感觉、情绪、与思维的状态变化,止定工夫是以转向舍离来超脱其
干扰影响,观慧工夫是以当下舍离来解脱其干扰影响。譬如你面对着心境有喜怒哀乐的
种种情绪干扰,“惟一”的止定专一工夫是使你心念转向到别的静安心境,而“惟精”
的观慧精粹工夫是使你念念当下都刹那觉知静安。你的观慧照察一切生灭变化,情绪显
于发生存在,存在灭去脱于情绪;所以观照生灭变化,念念体察到刹那接近寂灭的宁静
轻安,会使你自然容易解脱情绪影响。
惟一工夫的静安心境,必需脱离生活境界,也就不能直接活用于人生入世活动。惟精工
夫于生活境界的刹那静安,生活念念皆在生灭出入静安,也就可于人生入世活动念念当
下活用。生活当下念念相应精粹究竟明觉物相之刹那静安,即是《大学》“格物致知”
功夫;只要真诚持守其中,就会乐于远离浊重贪嗔之险恶心境,自然可以趋善避恶以成
《大学》“诚意正心”功夫。中道入世之明德心法,“惟精”是为宗主而以应化于世,
“惟一”是为本根而以独立于世,故谓‘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简单来说,“思想”是推动心念,“止定”是控制心念,“观慧”是看清心念。一般常
人若要学习这些能力,都要从保护限制自己的心念与行为来着手开始,以先隔绝外物境
界的欲望杂念干扰,这也就是所谓“戒”的护限心念;然后学习控制心念,能够有效控
制心念,才能真正看清心念。所以佛家论及修行纲要,会讲‘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而儒家‘惟精惟一’定慧兼备的入世心性工夫,也需《大学》所谓‘止于至善’的向善
德行基础。
舜禹心传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允执厥中
惟一 惟精
佛家三学 戒学 定学 慧学 应世度化
《大学》 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 诚正修齐治平
※ ※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
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元纪
宋明儒学诠释《大学》文本,于其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六意“止、
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往解说多有误谬;因而难以会通儒道两家之学,以可重构中道意义。譬如“止于
至善”之正确意义,并非传统儒学解说作为三纲最终目标之“止于极善”,而是作为三
纲初始阶段之“止于向善”。
三纲阶段以“在”字而渐次倒叙,实践次序应是“止于至善→亲民→明明德”,而其最
终目标之“明明德”乃在弘扬文明之德,即对应于八目叙述之“明明德于天下”,有关
普世文明之德业。“亲民”则是相关由私而公之人情亲和,有关群体诚信之建立。“止
于至善”即相关于六意“止定静安虑得”之向善成就过程,有关个人善德之培育。三纲
阶段“止于至善→亲民→明明德”即是“个人善德→群体成德→普世明德”之德化次序
。
六意“止定静安虑得”,“止定”应于愿性之勇,“静安”应于感性之仁,“虑得”应
于理性之智,其成就过程乃对应于孔子《大戴礼记‧四代》之谓‘圣,智之华也;智,
仁之实也;仁,信之器也’。“止定静安”相关心传“惟一”工夫,“虑得”相关《系
辞传》所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心意“止定静安”,乃化“虑得”向善,故谓“
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安德进境,“格物致
知”相关心传“惟精”工夫。“格物”即在觉察达及事物精粹,“致知”即在达致神明
慧觉之知;“格物致知”在于修练其觉察事物精粹之究竟法相,而启致其神明慧觉之观
智能力,即是相关《系辞传》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
德夫’。
“诚意正心”相关儒家“中庸”功夫,诚为中之心性表现,中为诚之心性修持,谦为庸
之心态表现,庸为谦之心态修持,诚谦表现即相应于中庸修持。中诚性明,谦庸态密,
乃成天人合一之中道修为。“诚意”即是《中庸》之诚的心意素养。诚意之天启功夫,
在于“格物致知”的君子明道之性,《中庸》故谓‘诚者,天之道也’‘自诚明,谓之
性’;亦是圣人中道之本,《中庸》故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
人也’。诚意之人为工夫,在于“止于至善”的君子明道之教,《中庸》故谓‘诚之者
,人之道也’‘自明诚,谓之教’;亦是君子达善之本,《中庸》故谓‘诚之者,择善
而固执之者也’。诚意乃是天人合一之明道素养,《中庸》之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正自诚明,以性率心,就是生命身心的正念随观之道,《庄子‧在宥》有谓‘无为
而尊者,天道也’;正自明诚,以教修心,就是生命身心的正念达德之道,《庄子‧在
宥》有谓‘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无为诚知 正念随观 出世觉性 神明之德
大中至正修身之道
有为谦行 正念达德 入世伦理 文明之德
心灵正念之道,即是中道天人合一常持身心,《中庸》乃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
中’‘故至诚无息’。中道修为,天人合德,忠恕以修身,亲和以齐家,絜矩以治国,
虚柔以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 → 诚者,天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 神明之德─穷神知化、神而化之
诚意 → 正心(中庸) → 修身(忠恕) → 齐家(亲和) → 治国(絜矩) → 平天下(虚柔)
止于至善(谦) → 诚之者,人之道也(自明诚,谓之教) 文明之德─亲民、明明德
§《大学》详细解说,请阅《大中至正‧大中神明》
※ ※ ※
中国古代以谓“天”“人”之别,“天”在于自然无为,“人”在于造作有为。自
然无为之“天”,又有主客之义。主方之“天”,乃是“天性”之“天”,即通神明慧
觉─《庄子》所谓〈在宥〉‘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
人’之“天”。客方之“天”乃是“天下”之“天”,即摄时空宇宙─《老子》所谓‘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之“天”。
《老子》以“大道”为本,而“天下”之“天”以从,故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
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
曰大’。《庄子‧天道》以“天性”之“天”为宗,而“大道”之“道”以从,故谓‘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道家以谓天人之道,《老子》有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
足以奉有余’,《庄子‧在宥》有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
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皆以阐述
“自然无为”与“造作有为”之差异。
《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为一”体证,中医《黄
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辅,人参天地’的“天人相应”
经验,《春秋繁露》的“天人感应”思想与其〈深察名号〉‘是故事各顺于名,名各顺
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的“天人”
“合一”对应,皆是基于客方之“天”的观念论述。子思《中庸》‘天命之谓性’之“
天”,乃是本于“天性”的主方之“天”。
“天人合一”此词,源于宋儒张载《正蒙》之谓〈诚明〉‘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
、〈干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
遗人’,而开“天人合一”之说,是应子思《中庸》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
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诚明”则“因诚致明”,乃率天道之性,得天而
未始遗人;“自明诚”则“因明致诚”,乃袭人道之教,致学而可以成圣;‘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故谓“天人合一”。
子思“诚明”之言,源自孔子《中庸》阐述天人之道,有谓‘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
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
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而性情自明,乃天之道;明以知行为诚
,乃人之道;圣贤中道,诚明修身,乃成天人合一之道。
※ ※ ※
“中”作为心性功夫的上古传统意涵,其原始意义乃是指“心中”之“中”的“内
在”之义,指称某种“内藏于心”的修持功夫。《管子‧心术下》有谓‘无以物乱官,
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物”是指“相对于心的外在事物”,“官”是指“感官
知觉”),又说:‘中不精者,心不治。’、
‘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智。’
;《管子‧内业》则阐述说:‘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
,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又说:‘不以物乱官,
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又描述了心性操持的内在层次而说:
‘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
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
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
所谓‘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乃是通于“道心”内藏于“人心”之中;所以“
中”的相关心性功夫,《管子》谓之为“内德”;乃在于不以物象扰乱感官,又不以感
官扰乱心境,更达至超乎语言形象发生的心中之心─含藏在心中的内心!所谓‘彼心之
心,意以先言’,正是相通《说卦传》‘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易理之谓“神
”,即是能以观察感应内外万象的“心神”,就是“道心”心性。
《管子》此种阐述观点是将人作为觉知者个体角色的知觉层次分为四类:第一类─物─
是身躯感官之外的物体形象(物象)层次,第二类─官─是感知觉受物象的感官感觉层次
,第三类─心─是内心思虑情感的心念形象层次,第四类─中─是内心以能观察的心神
感应层次。前三类层次都是有所形象而可被观察感受;第一类的外物可以被第二类的五
官(眼见、耳听、鼻嗅、舌尝、身触)所观察,第二、三类的感受与心念都可以被第四类
的心神所观察。对于觉知者个体而言,第一类是外境事物,第二、三类是内心思虑情感
觉受的“人心”心境,第四类就是观察并感应前三类层次的“心中之心”的“道心”心
性。
[一] [二] [三] [四]
【物】 【官】 【心】 【中】
外物境界 ← 感官境界 ← 心念境界 ← 中道心神
《管子》更阐示心中之心的作用,乃是‘意以先言’而‘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
智’;也就是指心中之心的意向作用,乃是超越于种种心念形象,但却推动着心念思虑
的变化,更而推动了外境事物的发展,所以《管子》又说:‘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
然后使,使然后治。’。譬如你现在正在看这些字句,是你的意向推动思虑使用眼睛在
看。你的眼睛看到的字句,就是你的第一类外境事物。你的眼睛感受的字句印象,就是
你的第二类感官感觉。你的内心应对字句印象的相关思虑念头就是你的第三类心念形象
。你这观察感应这一切形象,但却超越这些内外形象变化的更深内心,就是你的第四类
心中之心。
子思《五行》则将内心层次区分中外,也以“中心”对应了《管子》第四类的“心中之
心”,又以“外心”对应了《管子》第三类的心念思虑,而论述了不同心术操持的人情
交往而说:‘以其中心与人交,悦也。’、‘中心辩然而正行之,直也。’、‘直也者
,直其中心也,义气也。’、‘以其外心与人交,远也。’;正说明了中心待人乃是超
越思虑的自在交流,而自然表现了人情亲切的“悦”与“直”;然而外心待人乃是思虑
计度的谨慎交往,所以也就做作表现了人情生疏的“远”。因而子思《五行》也就阐述
了君子德行乃是基于中心修持而说:
‘仁覆四海,义襄天下,而诚由其中心行之,亦君子已!’
※ ※ ※
为什么人心危险?因为一般人心常常会有种种情绪感受和纷乱思绪在起伏不定,往
往就会导致自己有时盲从欲望,而依冲动去闯下祸事,也就凡事不能有效控制自己行为
,所以才说人心危险难安!那要怎样才能有效克服人心的危险倾向?一般世人修正自心
危险问题的入门方法,是要从善去恶,佛家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即是儒家所
谓‘止于至善’,是用自己的善心善念来胜过恶心恶念的影响。但是仅用这种入门方法
,只能暂时压制问题,无法深入解决问题。
人心处于善恶对抗的长久斗争状态,不能真正化解人心的危险问题;要能真正解决人心
问题,必须要有比人心善恶境界高深的心性规范功夫。这种超脱善恶而以规范人心的心
性修持,就是所谓“道心”。所以道心与人心不是同一层次心境的善恶对抗,一切善恶
心境都还在人心范畴,道心是超脱善恶心境的神明心性。所谓“神明”,就是相关《系
辞传》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明心性也就在于修持道心。
心性本来人人都有,不然就不能觉知心境;就像你会知道自己内心的心境善恶变化,是
因为你自己有心性可以对应觉知作用。心境是被你所觉知的,而心性是于你能觉知的,
人心在心境范畴而道心在心性范畴。你的种种感觉、情绪、与思维是在你的心境,属于
你的人心;你的能够觉知观察心境种种,是由你的心性,而道心则是心性的规范表现。
就像你现在看这篇文章,起了许多想法念头被你知道,这些想法念头是在你的心境,是
在你的人心境界;而你能知道这些想法念头,是由你的心性。如果你能够清楚明白而如
实不妄的觉知观察到心境种种变化,而可以规范心境作用,这样的心性作用就是“神明
”,这样的心性功夫就是“道心”。心性譬如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心境种种,如果镜面污
垢就不能明照,道心就如一面明镜可以清楚照映心境种种。心性不落心境,道心超脱人
心,道心不是人心境界可见可测;所以道心对于沉迷人心境界的一般人而言,乃是隐微
难测,《中庸》故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
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人皆有心性而能用来觉知观察心境,但一般人却不能致其神
明而生起道心,《系辞传》故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荀子‧子道
》则借由孔子询问弟子关于智与仁的见解,铺陈出儒者达道入世的德操功夫层次,而记
述说:
‘子路入,子曰:“由!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
子贡入,子曰:“赐!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贡对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颜渊入,子曰:“回!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颜渊对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子路所谓“使人知己、使人爱己”,也就是得到众人的认识拥戴,正就是为政领导的必
要条件。然而众人识戴只是君子德操的成果表现,并非君子德操的修持方法;所以孔子
会评论说:‘可谓士矣!’,意谓子路只理解了领导者德业成就的权威风格,虽然已在
学习君子之道,却尚未进入君子之门。子贡所谓“知人爱人”,也就是察知众人并慈爱
众人,正就是善于领导的必要条件。然而知爱众人只是君子德操的行为表现,并非君子
德操的修持方法;所以孔子会评论说:‘可谓士君子矣!’,意谓子贡只了解了领导者
德行表现的良善风度,虽然已入君子之门,但却尚未登及君子堂奥。颜渊所谓“自知自
爱”,正就是君子德操的修持方法,也就是基于中道修持之觉知观照,而清明觉察身心
之情欲思虑,而清明守护身心之应对运作;所以孔子会评论说:‘可谓明君子矣!’,
意谓颜渊真正领悟了君子德性修持的中道风范,而登入君子堂奥。因而荀子《荀子‧解
蔽》也就强调了真明君子德操者,必知人心道心的危微之几,而说‘故道经曰:“人心
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道心规范人心,不是基于善恶对抗的心境,而是本于超脱善恶的心性。若是心境没有向
善成德,心性也就难以显发道心修持;就像镜子如果没有映照干净影像,就不容易发现
镜面污垢而加以去除,镜面去污明照需要有着干净环境和镜子存在,《系辞传》故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心性成就神明觉知的道心修为,心境自然就会趋善避恶与
达慧离痴;就像明镜净妙,就会相应美好认知与清楚影相,《系辞传》故谓‘仁者见之
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一切心境变化都是属于被觉知观察的对象,可以规范得理
而加以阴阳表述;道心在于心性,不落人心心境变化,而能一贯察照了知阴阳之理,《
系辞传》故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心神明心性,不落人心心境变化,并非阴阳之理
所能测度表述,《系辞传》故谓‘阴阳不测之谓神’。
道心既是超脱于人心而存在,就人身生命觉知而言,道心心性是比人心心境更为深
入内在的觉知本原,所以上古中国称其为内心之“中”─代表人身生命觉知的根本内在
中心。道心心性作为自心内在中心,不落于喜怒哀乐的心境情绪,《中庸》故谓‘喜怒
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道心觉性作为自心任运规范,可以节制心境的欲望情绪,以达
致和谐心态因应世务,所以《中庸》会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道心心性之中,乃
是人间世界的成道根本,《中庸》故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道心觉行之和,乃
是人间世界的达道作为,《中庸》故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修持道心,以致心
性之中与觉行之和,因而可以成位安立人间世界,开创化育万物器制,《中庸》故谓‘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达致中和之道,乃在‘惟精惟一’之心性工夫,修持入道即在《中庸》所谓‘诚身有道
,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惟精”就是修持观慧的精粹觉察工夫,对应《大学》之
谓‘格物致知’而‘诚意正心’,修持成就即是相关《中庸》所谓‘诚者,天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惟一”即是修持止定的专一觉
照工夫,相应《大学》之谓‘止于至善’而“止定静安虑得”以‘诚意正心’,修持作
为即是相关《中庸》所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和
之道,即是中道之心术功夫,惟以诚真执守而成,‘允执厥中’即在诚真中正心行而持
守中道。
※ ※ ※
“中道”一词,出于《中庸》‘从容中道,圣人也’,涉及心性修持之德行风范,
乃是肇始于崇“中”的中国上古文化传统。“中道”之“中”,引申“中”字古义之“
中心”原意,在心性修持是指内在觉知之中,在德行风范是指公正无偏之中。中道修持
风范,就是以修持心中觉知而达就中正德行。在中道心性修持上,《大戴礼记‧五帝德
》记载孔子论述帝喾‘执中而获天下’,《论语》记载帝尧训勉帝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允执其中’,《尚书‧大禹谟》记载帝舜训勉夏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保训》记载文王姬昌训诲‘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鬲茅,恐求中’‘
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皆在阐示上古理想君德之秉执中道心性修持
。在中道德行风范上,《尚书‧酒诰》有谓‘作稽中德’,《尚书‧立政》有谓‘以列
用中罚’,《尚书‧吕刑》有谓‘罔非在中’‘咸庶中正’,《逸周书‧五权解》有谓
‘克中无苗’‘维中是以’,皆在阐示上古理想公正无偏之中道德操风范。中道德操应
对人世,并非依于人情世故的调合折中,而是本于待人处世的中正贞介,《孟子》之谓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尚书‧君牙》之谓‘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
尔之中’;基于中正行事而适宜不落极端,乃以化民成俗,是而孔子《中庸》赞舜为政
‘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老子启发道家,于其心性修持,尚谓《文子‧道原》‘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孔子承
启儒家,晚年乃以“中庸”承述中道,曾谓《中庸》‘中庸其至矣乎’、《论语》‘吾
道一以贯之’、《文言传》‘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
世而不伐,德博而化’,继由子思编作《中庸》承述以“诚”;后世至于宋朝王安石《
淮南杂说》有谓‘闻古有尧舜也者,其道大中至正,常行之道也。’,明朝儒者王阳明
《传习录》阐述中道贯通,彻达出世入世修为,更谓‘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
一贯’。
中国文明之文化盛德,有容乃大而其命维新,孔子尔后,魏晋唐宋时期盛习印度文明心
性之道,清民至今时代盛学欧西文明理物之道,乃可会通统合人类文明源自轴心时代之
菁华精粹,而以增益中道大业。是而当今天下世界之中道理想,于心性则贯通出世,于
理物则贯会入世,乃可承创阳明阐示,接谓:
‘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
上彻无为出世之道,下彻有为入世之道,中道一以贯之。’
※ ※ ※
中国文明之道,重尚易理,是以《易经》乃为中国诸经之首。中国文明并非徒重心
性之学,孔子有谓《系辞传》‘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易理之道,乃在心物感应变化;上古“易”字指事意涵,即在指涉“相对
”“变化”“感应”之义。一切“相对”之本,乃在心物对应之主客相对,易理设以干
坤对应之刚柔相对,而以一切心物现象唯随感应发生,变化无常而无自体;故而易学范
式之哲学基础,既非在“唯心论”,亦非在“唯物论”,乃是在于相对感应变化而无真
实本体存有的“易化论”。
易学观念范式下,宇宙时空万物乃为觉知观察之感应发生;感应主始之端为“心”,其
作用谓之“干”;感应客成之端为“物”,其作用谓之“坤”。在哲学上,“干”相关
主方,“坤”相关客方。在佛学上,“干”向于能觉能观,“坤”向于所觉所观。是以
《说卦传》阐述“干”之心主作用,而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阐述“坤”
之成物作用,而谓‘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一切宇宙时空万象变化,皆在心物主
客作用感应发生,《系辞传》故谓‘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
心物作用之主客相对感应,易理既以乾坤代表,《系辞传》故谓‘干知大始,坤作成物
’。“干”之作用在于心灵知觉的直观感应,“易”谓“感应”,故曰“易知”;“坤
”之作用在于辨认事物的观念化约,“简”谓“化约”,故曰“简能”;“干”的主观
心灵作用是以“易”之感应而致觉知,“坤”的客观事物作用是以“简”之化约而致效
能,《系辞传》故谓‘干以易知,坤以简能’。禅修功夫就是相关“干”的作用,以能
直观感应;科学观念则是相关“坤”的作用,以能化约事物。禅修功夫在于心性智慧,
即由主观感应道交而提升觉知能力;科学观念在于知识理物,即由客观化约事物而建构
理论法则。
“易简”以得人世之理,于“易”则在心灵感应以悟致“理原”,于“简”则在化约事
物以通达“理则”。人世之理乃是心物相对而得,理原乃其心性本原,理则乃其事物法
则;徒有理原而无理则,无所得理;徒有理则而无理原,无能得理;譬如人之理解世事
,必有能以理解之心,亦有所以理解之物,以心观物乃可易简得理,《系辞传》故谓‘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简得理,乃是作于心物相对之间,用于乾坤相对之间,存于
天地相对之间,而成就德位于易简相对作用之中,故谓‘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
主 心 干 易知 理原 禅修
客 物 坤 简能 理则 科学
“理原”根本,即致佛家大乘所谓“觉性”;“理则”精确,即通现代科学所谓“定律
”;人之得理,乃是智慧开创以因应事理;人之成位,乃在任运事理以济化众生;故而
《系辞传》赞想古圣先王于乾坤易简之德业事功,而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
取诸乾坤’。易理上彻性命理原之中,《说卦传》有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理下
彻事物理则之善,《说卦传》有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中国文明基于易理的中道
传统,上彻无为出世之道,下彻有为入世之道,而得理成位于人间世事,是以王阳明《
传习录》答论中道之贯,有谓:‘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
心性之“中”,性理本原,唯心自觉,阴阳不测,玄一可测,故言“太一独立”;即通
佛家大乘之谓“觉性”,乃是中道俗谛。易理之“中”,不在性理,不落心物,明觉易
化,不可存测,故言“不一不二”;即通佛家上乘破除无明之智慧,可谓“明觉”,乃
是中道真谛。心物主客乃以感应变化而现,感应变化乃缘心物主客而见,心物主客寂灭
而其感应变化不见,《系辞传》乃谓‘乾坤,其易之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易传》哲理之详细解说,请阅《系说神易》
※ ※ ※
中道,当代是谓中国之道,张其昀《孔学今义》有谓‘“中国”之称名,便是因为
中道是我国的立国精神’。“中国”一词,起源可以溯及约三千年前的周朝初年,原指
“位居中央之国域”,见于成王时期之《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
王’及青铜铭文《何尊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牧民’;后在《诗经‧民劳》‘惠此
中国,以绥四方’又以用指“政治中心之国邦”的京畿邦域。及至东周春秋时代乃以意
谓“文明中心之国度”,《诗经‧小雅‧六月序》之谓‘四夷交侵,中国微矣’,《中
庸》以谓‘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秦汉以来历朝各有国号,唯以“中国”
一词作为文明中心上国之代表自称;及至二十世纪推翻专制创建民国,而号“中华民国
”,乃以“中国”为名。
中国文明并非只是上古炎黄部族至于民国当代之相关政统延续,更是在于秉持人文
精神而上下贯通心物性理的文明传统。此一文明传统可依《系辞传》所谓‘兼三才而两
之,故六’,承继转化牟宗三“三统并建”之说,区分“天、人、地”为道统、文统、
政统之体用传承。政统之体,即是器物典章制度,相关政体之运作模式。政统之用,即
是中国朝代兴替,相关政权之建立治理。中国政统,即是中国文明代代传承演进的政治
体统存续。文统之体,即是学术知识语文之演进。文统之用,即是社会文化生活之演变
。中国文统,即是以汉字文化为主流的文明社会传统。道统之体,即是文明理想之道德
传统。道统之用,即是文明理想之生命修持。中国道统,即是中国文明理想之道德生命
传统,即应“中道”。中国,理想是谓中道之国,毓鋆《毓老师说中庸》有谓:
‘中国是广义的中国,是中道之国。天下文化的境界就是中庸。
中庸就是用中,谁能用中道,谁就是中国人。中道之国,没有边际。’
※ ※ ※
一切根本道理全是普遍共通而不分中外,心性修行亦然皆有普遍共通之理,正如一
切数字运算都有普遍共通的数学原理。就像数字记述虽然有中国一二三四五、罗马ⅠⅡ
ⅢⅣⅤ、阿拉伯12345等等的不同表述体系,但是都有相同的数学原理基础;心性
修行虽然有儒家道家佛家的不同经典记述,但也都有相同的修道原理基础。
儒家《大学》文本内容:所谓‘止于至善’的修德向善,即有对应佛家之“戒”;所谓
“止定静安”的惟一工夫,即对应于道家“静笃”、佛家“止定”;所谓“格物致知”
的惟精功夫,即对应于道家“观化”、佛家“观慧”;所谓“虑得”乃应善心思维之功
,所谓“亲民”“明明德”乃为入世德业之功,即相关于道家“功德行”、佛家“菩萨
行”之度化济世。
佛家所谓“止定”“观慧”之词,乃是就其因果次第而论。“止”为达定之因,“定”
为修止之果;“观”为达慧之因,“慧”为修观之果。由止定而观慧的修行过程,譬如
原本杯水晃动不安,“止”如停晃杯水,“定”如水面平静,“观”如静水映物,“慧
”如映物明晰。“惟一”工夫就在止定修持的专心一志觉照所止对象;“惟精”工夫就
在观慧修持的精粹究竟觉察所观对象。儒家心传‘惟精惟一’工夫,即相关于道家所谓
《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佛家所谓‘止观双运’‘定慧等
持’之功夫。
中道心性之道心觉知,即是《大学》‘格物致知’之“知”;如上譬喻就是得致静水如
镜映物之明,也就对应佛家之破除无明而得致观智慧知。“格物致知”之道心觉知,即
是禅修觉心的观慧之知,即是道心照察万物之知。止定觉照,如镜之照映物相;观慧觉
察,如镜之明辨物相。道心觉知,止定而以观慧,即应《大学》‘止定静安’而以‘格
物致知’,犹如镜之照映而以明辨,乃是修行止观的入门体验。
儒家格物致知的入门功夫,即是在于借由通达究竟物相,而达致中道心性之道心觉知;
正对应于佛家修行观智的基本入门─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的修习阶段。佛家上乘所
谓一切事物究竟法相,即是先秦道家之所谓“精”;佛家上乘所谓观智能力,即通先秦
道家之所谓“神”;是以道家《庄子》有谓〈天地〉‘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天下〉
‘不离于精,谓之神人’。儒家格物致知功夫成就,只是达致道心初始基础;而后还可
继续涵养道心,以使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的修持功力持续增进,而达《系辞传》所谓圣
人‘神明其德’之‘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一阖一辟谓之变’的生灭观智慧力,正
相关于佛家修行观智的正式入道─第四观智“生灭随观智”的修证境地。然后可以逐渐
修证趋近《春秋繁露‧天道施》所谓‘是故至诚遗物而不与变,躬宽无争而不以与俗推
,众强弗能入,蜩蜕浊秽之中,含得命施之理,与万物迁徙而不自失者,圣人之心也’
。
此一圣人之心,乃是一切圣贤之中道心性,即是相关道家《坐忘论》所谓‘唯灭动心,
不灭照心’之“照心”、佛家大乘禅宗所谓‘前念不生,后念不灭’之“后念”、儒家
《传习录》所谓‘心之本体即是性’、佛家大乘所谓“佛性”“觉性”“能觉”。
佛家所谓“能觉”,是与“所觉”相对,而立觉知主客两方:在觉而言,“能觉”为主
,“所觉”为客;在知而言,“能觉”为心,“所觉”为物;在道而言,“能觉”乃本
,“所觉”乃末;在理而言,“能觉”以易,“所觉”以简;在心而言,“能觉”为性
,“所觉”为情。‘人心惟危’即在所觉情识之危,‘道心惟微’即在性识能觉之微。
性识能觉,乃是在于生命天赋之本,《中庸》故谓‘天命之谓性’。中道得理,乃是成
于自心觉性之由,《中庸》故谓‘率性之谓道’。教化明德,乃是继于修持道理之善,
《中庸》故谓‘修道之谓教’。中道修持,既是成于自心觉性,也就不离自身知行,《
中庸》故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道修为,即是儒家所谓“君子之道”。子思《五行》有谓‘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
子慎其独也’‘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五”指五种感官知觉)。真
正慎独工夫,即是自心独一于感官物境,勉励心志不从物流;也就是敬慎专一守持心性
,而觉照自得以超脱于情识纷扰,《庄子‧田子方》之谓‘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
《中庸》此一慎独工夫,即是相关舜禹心传“惟一”工夫、佛家之止定觉照工夫、《大
学》之止定静安工夫,皆是在于笃专自心独拔于外物之化;进而再以《大学》之格物致
知工夫,乃是相关舜禹心传“惟精”工夫,即是对应佛家之观慧觉察工夫,破除无明,
睹闻隐微,终而达致《中庸》所述中诚功夫。君子格物致知以修持观慧觉察工夫,戒惧
其格物未精而不睹闻事物究竟法相,《中庸》故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
其所不闻’;独一笃专未慎,即难显见其隐微心性觉知,《中庸》乃谓‘莫见乎隐,莫
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故而儒家君子神明其德之通于道家佛家修行,乃有如是道
理对应:
舜禹心传 惟一 → 惟精 → 允执厥中
《中庸》 慎独 → 致中 → 诚明
《大学》 止定静安 → 格物致知 → 诚意正心
道家 静笃 → 观化 → 神明
佛家 止定觉照 → 观慧觉察 → 般若智慧
“静笃”一词,出自《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此句。“观化
”一词,出自《庄子‧至乐》‘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此句。“神明”一词,儒家来
自易学《系辞传》‘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以通神
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道家出自《庄子‧天下》‘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
’‘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 ※ ※
内圣外王之道,原于“惟一”工夫而以“惟精”工夫,乃成“允执厥中”之中道功
夫。惟一之道,《文子‧道德》有记‘文子问曰:王道有几?老子曰:一而已矣。’,
《老子》有谓‘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昔之得一者,天
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文子》有
谓〈道德〉‘执一无为,因天地与之变化’、〈下德〉‘故圣王执一,以理物之情性。
夫一者,至贵无适于天下,圣王托于无适,故为天下命。’,《庄子》有谓〈天地〉‘
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天道〉‘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
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皆是一于“道心”神明觉知,以应“人
心”所缘杂多万相。
《系辞传》之谓‘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即在一于道心神明觉知,而以一贯明辨天
下万象之动;乃可应化人心情识境界杂多万相之事物分别,《系辞传》以谓‘一阴一阳
之谓道’。天地境界显化时空世界,天下事物呈现分殊各别,乃应人心情识境界杂多万
相。道心神明觉知是为心性,能觉万相而不落诸相。能觉万相乃心性本元,不落诸相则
唯一不二,本元不二即非分别阴阳可以测度,《系辞传》故谓‘阴阳不测之谓神’。
自心性识,本元不二,玄虚寂照,精妙无相;《庄子‧天下》阐述老子之道,故谓‘以
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即是相
关返本复性而遗物离世之独居太一。独立玄通而物我合一之时空境界,《庄子‧齐物论
》是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涉佛家之欲界定境与色界定境。太一玄
妙而自性超脱时空万物,《庄子‧天道》是谓‘极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
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即通佛家之无色界定境,《庄子‧天下》有谓‘主之以太一
’‘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独居玄虚而体太一虚空,乃是惟一工夫的超脱出世之道,
《庄子‧天下》之谓‘不离于真,谓之至人’,所谓“至人”即对应于佛家无色界定之
成就者。太一超脱而入世应化,即是《庄子‧天道》之谓‘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
不足以为之累;天下奋柄而不与之偕,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老子》之谓‘执大象
,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文言传》则以敬崇推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
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性空无我,不一不二,精气无形,变化无常;《庄子‧天下》阐述庄子之道,故谓‘芴
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
,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即是相关格物致知而解化性相之神明慧觉。感应
变化为易,物化精气而解,《庄子‧天下》有谓‘不离于精,谓之神人’,即涉佛家般
若观智之精察法相,所谓“神人”即对应于佛家上乘生灭观智之成就者。自心性识幻一
,神明慧觉以宗,《庄子‧天下》有谓‘不离于宗,谓之天人’,即通佛家慧观明觉之
向解脱流,所谓“天人”即对应于佛家上乘四双八辈之成就者。易化无我而证生灭寂灭
,乃是惟精工夫的解脱出世之道,庄子自认解脱未竟而谓《庄子‧天下》‘其应于化而
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所谓“芒昧”即应佛家法相
生灭。易精幻一而入世应化,不执心物而神明玄奥,即是内圣外王之中道神智修为,《
庄子‧在宥》之谓‘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
,天也’、《庄子‧天地》之谓‘夫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立之本原而智通于神
,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采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
,非王德者邪!’,《系辞传》有谓‘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
知来,智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
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惟一工夫,自性为本,而认虚空之真实,《庄子》之谓〈天下〉‘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大宗师〉‘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德充符〉‘审乎无假而不与
物迁’。惟精工夫,明觉为宗,而证物化之幻妄,《庄子》之谓〈人间世〉‘是万物之
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知北游〉‘今彼神明至
精,与彼百化’、〈德充符〉‘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惟精惟一,神化明中,即是君
子之道根,即启圣贤之中道,《庄子‧知北游》是谓‘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
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
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中道神智,和德流化,乃有圣贤
中和之道于神明德化与文明德业,《庄子‧天道》之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
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也。’惟一于自性大本,惟精于明觉大
宗,惟精惟一于大中至正,《庄子》之谓〈天地〉‘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
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应帝王〉‘明王之治,
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
有者也’。
※ ※ ※
中道修为,世间俗谛作为心性功夫,化世真谛是于神明慧觉。心性功夫之中于一,
乃执自性神明觉知之入世应对外物境界,秉认内在修持以化外在万物,物化而性不化,
是为“中一”俗谛;《庄子‧则阳》之谓‘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
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阖尝舍之’。神明慧觉之中于易,不一不异,非心
非物,体性俱妄,精神皆化,非内非外,无常无我,唯以明觉感应而相对变化,是为“
中易”真谛;《系辞传》有谓‘乾坤其易之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中易以明觉为宗,相应佛家上乘修证,对应道家庄子修证宗向之天人,《庄子‧天下》
之谓‘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中一以觉性为本,相应佛家大乘修证,对应道家老子、
关尹子修证之至人真人,《庄子‧天下》之谓‘不离于真,谓之至人’。惟精惟一成就
神明慧觉,相应佛家般若观智,对应道家列子修证阶段之神人,《庄子‧天下》之谓‘
不离于精,谓之神人’。明觉为宗,明德为本,觉性为柄,明道为门,神智感应,变通
知机,对应道家修证路向之圣人,《庄子‧天下》之谓‘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
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诚明成德,中一高深,《庄子‧在宥》故谓‘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精一易化,性
觉大道,《庄子‧在宥》故谓‘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明慧觉,中易宗天,《庄
子‧在宥》故谓‘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中易真谛不明,中一俗谛不纯,《庄子‧
在宥》故谓‘不明于天者,不纯于德’;精一易化不通,应世不善变通,《庄子‧在宥
》故谓‘不通于道者,无自而可’。中道修为于自我生命,中易明觉为宗,中一觉性为
本,《中庸》有谓‘天命之谓性’;大中觉性,天道以率,《中庸》有谓‘率性之谓道
’;至正教化,人道以修,《中庸》有谓‘修道之谓教’。
命 率 修 神明德化
天 → 性 → 道 → 教
中易明觉 中一觉性 天道 人道 文明德业
佛家上乘 佛家大乘
道家天人 至人真人 神人 圣贤
中易明觉,中一觉性,大中至正,天人合一,神明德化,文明德业;兹以纲纪中道,融
通易家《易传》、儒家《尚书》《中庸》《大学》《礼运》《正蒙》《传习录》、道家
《老子》《庄子》及诸佛家上乘大乘观念,而成中道明学要诀─
〈中道明要〉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道智慧,精神明化,神明慧觉,观智化精。
中易明觉,不一不异,非心非物,感应变化。
中一觉性,本元不二,自心性理,能觉照察。
大中之道,宗易本一,玄同生灭,妙通有无;
盛德明道,穷神知化,神明德化,文明德业;
明觉大宗,觉性大本;惟精观察,不执元神;
惟一独立,不执自性;惟精惟一,诚明应世。
至正之道,天人合一,觉尊礼顺,素位乐命,易简致能,崇德广业;
天道功夫,正自诚明,以性率心,格物致知,正念随观,无为而尊;
人道工夫,正自明诚,以教修心,止于至善,正念达德,有为而顺。
天人合德,中庸诚谦,忠恕亲和,絜矩虚柔,
仁义礼法,得理成位,公私平正,利用安世。
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
上彻无为出世之道,下彻有为入世之道,中道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