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蒋介石的棺材里放了哪四本书?

楼主: jiangxw (Goodman)   2015-06-09 09:02:02
蒋介石的棺材里放了哪四本书?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6月06日 转载)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陈苑
摘要:四本书随遗体入殓:三民×主义、唐诗三百首、圣经、荒漠甘泉。
历史前进到20世纪70年代,台湾上空又开始聚集起重重乌云。刚刚舒口气的蒋介石
又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
1970年10月,加拿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断交;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
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
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导致了后来中美建交;1972年9月25日至29
日,日本总理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接着,在数月之中,20多个国家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与台湾绝交。蒋介石的驻外使馆纷纷关闭,使馆官员一个个灰
溜溜的,纷纷下旗返台,一派凄凄惨惨戚戚的景象。
一个个打击接踵而至,一个个坏消息联袂而来,蒋介石比当年丢失大陆还要伤心。
他困窘、惶惑、气愤、伤感,各种情感杂处胸中。他吃不安、寝不宁,不由惊呼:“这
世道变了!”
面对这多事之秋,蒋介石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为了稳定人心,他只是阿Q似地发表
一纸文告,硬著头皮说:“古人常言,天下之事,在乎人为······,只要大家能
够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慎谋能断,坚持国家及国民独立不挠之精神,那就没有经不起
的考验。”空洞的说教,毫无内容的陈词,除了让人感到蒋介石内心的恐惧与空虚外,
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好在,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外交的失败,还不足以致命,只要没有内溃,仍可在这
孤岛上茍延残喘。这时,政权方面,蒋介石年事已高,蒋经国势力已大,现在交接,已
是顺理成章。
蒋经国此时已任行政院副院长,院长严家淦有职无权,但毕竟要像神像供著,有时
也不宜喧宾夺主。如长此下去,老蒋一旦过世,麻烦就大了。蒋介石考虑到这些,就想
趁自己在世时,让儿子名正言顺地当上“行政院长”,为将来接替总统职位打下基础。
严家淦也十分知趣,自觉让贤。1972年5月,第五届“国大”召开,蒋介石当选为“
总统”。严家淦即递上辞职书,蒋介石当即批准,并给立法院送去一个咨文说:“行政
院长严家淦恳请辞职,已勉循所请,予以照准,兹拟以蒋经国继任行政院长。”
老蒋之心,立法院早已洞悉。6天之后,立法院以381票的最高票,将蒋经国顺利地
推上了“行政院长”的宝座,蒋介石忧虑的心才有了一丝宁静。
然而,蒋介石对台岛的未来并不乐观,想到将来总有一天要置于共产党的管辖之下
,因此,整天忧心忡忡,处于极度苦闷之中,国际关系上所出现的一系列风云变幻,确
实如当头一棒,一下子击倒了这个86岁的老人,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一天不如一天

还在1972年3月,蒋介石就做了前列腺手术,并由此转为慢性前列腺炎。蒋经国就任
“行政院长”的第二个月,即1972年7月,蒋介石先患感冒,而后引起肺炎,于是进入荣
民总医院,在这里住了一年零四个月之久,从此,蒋介石的健康便每况愈下。
1973年元旦,病中的蒋介石照例发表致同胞文告。10月10日,双十节,他又照例发
表国庆文告。在这些文告中,仍然表示其反共的态度决不改变,仍然是那些早已听厌的
高调:“纵使我们的权利蒙上一层悲痛的面纱,我们的气氛暂时受到安抚逆流的毒化,
我们决不会气馁,我们不会迷失方向与道路。”蒋介石发表这些文告的目的,除了表示
他反共的决心外,主要为了向外界表示,他没有病,他还是台湾的统治者。
蒋介石住院期间,对外高度保密。他本应辞职,以副总统代理其职,但他一直没有
这样做,为的是让蒋经国接班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1973年7月,他第四个孙子蒋孝勇结
婚时,他还与他们合照,让报纸公开刊载,以向公众证明他的健康状况和并没有暗中引
退。
1974年夏天,蒋介石的病情一度好转,他每天可以在花园散步,并与家人讨论政治
及国际形势,似乎十分轻松与愉快。但到年底,台湾发生流行性感冒,蒋介石偶感风寒
,再度患感冒而转为肺炎,这次病得十分厉害,身体虚弱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由于蒋
介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而长期服用抗生素,所以此次肺炎很难治愈。
1975年1月9日,蒋介石在睡眠中发生心肌缺氧症,虽经抢救转危为安,但由于肺炎
未愈,不时发烧。
3月29日,蒋介石病情转危,他高烧不退,已不能起床,他自知年事已高,多病并发
,不可能治愈了。于是,他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秦孝仪拿来笔和纸。他口授遗
嘱,让秦孝仪记录,后由宋美龄、严家淦、蒋经国、倪文亚、田锦、杨亮功、朱俊贤等
签字。遗嘱全文如下:
余自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
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艰苦奋斗。近二十余年来,自由基地,
日益精实壮大,并不断对大陆共产邪恶······展开政治作战。反共复国大业,方
期日新月盛,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
结,服从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
,自必与我同志、同胞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光复民族文化,坚守
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惟
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勿忽

蒋中正
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蒋介石口授完遗嘱,喘了一会儿气,又说:“我死后,将灵柩暂厝慈湖,那儿风景
好,很像我们奉化老家。”说到这里,蒋介石闭上眼睛,再也不说话了。大家知道,此
时此刻,蒋介石是在强烈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奉化溪口,那古木参天、危崖耸立的武
岭,那流水旋洄、游鱼可数的剡溪,如一幅幅立体画面,在蒋介石眼前出现,老人的眼
睛有些湿润了。
4月5日下午,蒋介石病情恶化,他腹部感觉不适,泌尿系统失灵,医疗小组认为心
脏功能不佳,可能腹内积尿,便给蒋服用少量利尿剂,不久便排出500CC。下午4点,小
睡片刻。晚8点1刻,蒋介石病情进一步恶化,脉搏突然转慢,医生当即施行心脏按摩术
和人工呼吸,并注射药物急救,约一两分钟后,心脏呼吸恢复正常,但四五分钟后,心
脏又停止跳动,便再施行上述方法,然而效果已不佳。此时,呼吸不能恢复,血压也不
能测出,只能使用电击,促使心跳。
这天夜晚,台北上空,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如此恶劣的天气,更增加人们的焦虑
。草山别墅中的蒋介石在狂风暴雨声中已是人命危浅,奄奄待毙。延至晚11点50分,蒋
介石瞳孔已放大,医生仍在抢救,注射心脏刺激剂,将电极直接刺入心肌,但已毫无作
用了。蒋介石在宋美龄与蒋经国的哭泣声中溘然长逝,终年89岁。
蒋介石死后两小时,台湾政府新闻局发布死亡公报,明令从4月6日起历时1月为“国
丧”期。
4月9日,蒋介石遗体停在国父纪念馆,供民众瞻仰遗容。数日内,约有250万人来瞻
仰。
16日8点5分,进行追悼和安厝仪式,蒋介石遗体身着长袍马褂,上面覆蓋著青天白
日旗。随其遗体入殓者,有蒋介石所得三枚最高勋章:采玉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国光
勋章,还有他经常阅读的四本书:《三民×主义》、《唐诗三百首》、《圣经》、《荒
漠甘泉》。仪式后,依照蒋生前的嘱咐,其灵柩移厝距离台北市60公里处的大溪镇福安
里村的“慈湖”。
正如蒋介石所说,慈湖山明水秀,与他老家奉化的溪口实有相似之处。但这里毕竟
不是溪口,蒋介石一生喜爱他的家乡,他前后三次下野,都跑到家乡躲起来,在山环水
抱的故里盘算东山再起。蒋介石在败逃台湾时,曾与蒋经国一起登上飞凤山顶,极目四
望,半晌无语,心中充满了无限留恋。而现在,他死在台湾,灵柩浮厝,可谓死而有憾
。但中-共多次声明,实现祖国统一后,蒋介石先生的棺柩可移葬大陆,安葬在他的故
乡或紫金山。
海峡两岸共庆统一的时候,蒋介石一定会长眠在他所留恋的故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