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风起陇西:陈恭自我觉醒,荀诩心如磐石

楼主: esperanzayyl (Miranda)   2022-05-08 13:14:40
陈坤、白宇《风起陇西》全剧心得:陈恭自我觉醒,荀诩心如磐石
以人为棋的世道下,身为棋子当如何?
第1-10集期间,我曾为此剧写过心得,标题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而在看到此剧结局
时,我也不禁感叹,这部剧的真实与残酷,以及残酷中所夹带的一丝希望。大人物们,诸
如:杨仪、郭淮等,均视人如棋,所有棋子都可随时牺牲抛弃,弃子诸如:糜冲、高堂秉
,都是在不清楚上位者真实计划时,便失去性命,甚至他们的死还为计划做了贡献。此外
,也有利用他人为棋,自己本身也是棋子的,诸如:身为李严棋子的李邈,还有以身入局
的冯膺。这些人的演绎也都非常精彩。杨仪冷漠又自以为是,格局心胸如史书所写、李严
充满上位者的优越感,但又有感性的一面、冯膺老奸巨猾但又心怀理想,甘愿为此殉道、
郭淮运筹帷幄,却因轻视陈恭栽了跟头。
虽说这些大人物各有风采,但若站在被他们牺牲的人角度,便会觉得凉薄。而本剧崭新的
视角,便在于从棋子的角度入手,所幸本剧两大男主角,都是让这些大人物的棋局几近失
败的棋子。以下将着重探讨此二位:陈恭和荀诩。
一、自我觉醒的棋子──陈恭:
●角色分析:
陈恭作为一名被派驻曹魏的蜀谍,从他假意投曹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卧底、双面间
谍的生涯满布艰辛,更是随时可能被上位者抛弃。他犹豫、徬徨过,他心中的梦想是完成
任务后和翟悦一起归隐山林,无奈这样的梦想随着翟悦的死,再也不可能实现。在翟悦仍
活着时,陈恭是有笑容的,特别是在奉命来杀他的荀诩面前,能嘻笑能怒骂,但随着翟悦
一死,他的希望消失,他的整个人生失去光亮,就显得更加抑郁沉默,少有笑容了。
〝大丈夫生于乱世,纵横四海,义之所在,不计生死,好男儿一生当如是。〞这句荀诩曾
和陈恭所说的话,被陈恭奉为圭臬,所以他在间谍的路上义无反顾,即便被郭淮拿父亲因
冯膺出卖情报而死的事实游说,他也只在内心存疑,假意被策反,始终心向蜀汉。可惜,
他的悲剧早在他假意被策反那刻就促成。此处不禁要感叹编剧前后呼应的设置,虽说剧中
对于高堂秉如何得悉谷正线做了留白处置,但从他杀了高堂秉灭口可知,兴许就是他假意
投魏时,向郭淮供出了谷正线,再被郭淮告知给高堂秉,进而导致街亭失守,蜀汉第一次
北伐失败,又以第4集中荀诩和他的对话:〝街亭失守、北伐失败,这么大的事,你只有
人头落地才能了结了。〞再对应结局,真是让人既感悲凉又不胜唏嘘。当然,若是冯膺奉
上命(疑是杨仪),长期出卖蜀谍游枭,其中就包括谷正线,那就更为讽刺了。
陈恭一路走来就如导演所说,时刻宛如立于悬崖峭壁之间,稍有不慎一摔下去就可能粉身
碎骨。陈恭游走于杨仪、冯膺、郭淮等大人物间,也确实如导演所说,是玩命的事。而这
些大人物都自以为能玩弄人心,掌握住陈恭这颗棋子,却忽视了人心的觉醒,以及因人心
使棋子有了自主意识,而有了脱离掌控的可能。
早在翟悦死亡那刻,陈恭的心中便只剩为复仇而活,他一心所想只在于完成任务之后,能
顺势手刃黄预为亡妻报仇。可惜因为曹魏对他仍不放心,要他杀荀诩以为投名状,蜀汉这
方也希望他仍继续取得曹魏信任,因此也要他狠心舍弃荀诩这结义兄弟,失去妻子的他,
无法接受再失去兄弟,对上位者冠冕堂皇的〝为了兴复汉室〞渐渐感到疲惫。
虽说陈恭自我觉醒了,对上位者杀荀诩的命令有了违抗,但他仍忠于任务,李严仍在他设
计下垮台,只是他不想也不愿再当那颗游走于两方阵营的间谍棋子了。我在想,此刻的陈
恭估计心想:反正悦儿已死,这样活着也是糟透了,不如就牺牲我自己吧。所以他在最后
设计让荀诩来铺就自己的死路,一方面是想保住荀诩的命,另一方面也是想在临死前自由
一回,由自己决定自己最后的人生吧。
陈恭从一开始以棋子身份参与计划,到结局时荀诩会从地下密道出逃,以及出逃后可能会
直接来抓他,都算在意料中,但这时间点他无法掌握,所以也是个赌局,若荀诩未及时出
逃,他便继续手中任务,但若荀诩出逃成功,他便牺牲自己。〝谁人手中子,扮作弈棋人
。〞最后,陈恭也从棋子变成弈棋人了。
●演员诠释:
看过陈坤的《寻龙诀》《龙门飞甲》《画皮》《像雾像雨又像风》等作品,最后一部是多
年前看的,不太记得剧情了,但感受得出陈坤是个优秀的演员。就像导演路阳所说,陈坤
身上有种悲剧性,使他能成功演出陈恭的深沈与悲凉。
陈坤的打戏也很好,陈恭和黄预那场打戏与大开大阖的荀诩不同,是带点飘逸感的,很有
决斗时的浪漫与悲壮,既符合他曾当过游侠的身份,也贴合他一心复仇的心境。
二、始终心如磐石的棋子──荀诩:
●角色分析:
我在前几集写心得时,一直在期待荀诩这个成长型人物,如今看到结局,果然让我看到一
个始终没变但又让观众发现他不简单的荀诩。
首先、从荀诩仅因冯膺汲汲营营接近李严,就猜测他是为了权力倾轧才利用魏谍,可知他
的政治敏感度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只是他本人不屑于参与这些政治争斗。其次、他凭一年
多前偶然一瞥的竹简就认出字迹,可看出他记忆力惊人,而且心思缜密,会默默记下一切
讯息。此外,从柳莹轻易帮冯膺成功逃走,就怀疑她不简单,但却不动声色,请她帮忙盗
取冯膺印信仍一脸纯情,以及装傻欺骗李邈,暗自替冯膺越狱等来看,感觉他挺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的。此外,他性格真诚爽朗,能吸引不同立场的人,诸如:高堂秉、柳莹等,
真心把他当朋友,好兄弟也愿意为了他牺牲自己,感觉他虽在查案上耿直、较真,令同僚
头疼,但交友的情商应不低。
还有第19集,荀诩说:〝没意思透了,人命如同草芥一般,这世人打得你死我活到底是为
了什么?〞陈恭说:〝为了兴复汉室。〞此时的陈恭正被杨仪、冯膺PUA,所以回答得空洞
、迷茫,不如之前积极,荀诩说:〝希望这不是一句空话。〞 此话可谓意味深长。从兴复
汉室沦为组织内斗的口号,北伐都能被利用牺牲来看,荀诩虽是全程闭眼玩家,但很多想
法都是正确的。
他之前给人心眼不如老狐貍多的感觉,也只是因为他性格乐天、耿直爽朗又重义气,天生
不想把人和事想得太坏的缘故,但实际上他机敏通透,看得明白只是不屑也不齿为了争斗
,牺牲人命。所以,荀诩这角色还是很符合有人说的原著设定:乐天、随和、机敏。只是
在剧中,更突显了〝坚韧〞这一设定。
也是他的坚韧调查,差点毁坏了那些大人物所设之棋局。很多人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积
极调查,觉得他格格不入,但他会这么执著调查,是因为他认为高堂秉案看似小事,蜀汉
却可能因此而因小失大。因这件乍看不重要的小小间谍不寻常的死亡案,明显透著有其他
魏谍或通敌者渗入高层的可能,这是会危害整个蜀汉的,而他身为靖安司司尉,反间又是
他的职责,因此他当然坚持查到底,我想这就是荀诩这样一心为公(为蜀汉)的人的大义和
大局观了。
至于有人诟病的他想放走柳莹,在我看来也反映了他某种坚持,他是坚持在反谍的冈位上
,但他也有仁义之心,他在向柳莹求证时,其实已猜到她是魏谍,并被冯膺利用,卷入蜀
汉朝争,可惜他并无实据,无法据此抓人,而且若柳莹真逃走,反而能让冯膺谋算终结,
所以面对同样身不由己之人的柳莹,他才决定给予令牌,让她自行选择或走或留。还有荀
诩给柳莹令牌也不是这么简单,荀诩在陈恭问起时,曾回答:〝棋子已落下了,看应手吧
。〞裴绪也说林良在旁边盯着呢,只是因为林良是陈恭下属,柳莹的行动也是顺应着陈恭
的计划进行,因此才没有下文呀。
又荀诩为何逃出后立刻带兵抓陈恭?因为当时是两军对垒的紧急状态,蜀地内查魏谍和维
安都是他的职责,他刚一逃出来,马上发现把他关起来的好兄弟引起国内两大派系两军对
垒,他能不立刻去问清楚吗?
观众有上帝视角,但荀诩就是一个全程闭眼玩家,他虽能看透陈恭的心,但也是需要经过
一段时间梳理思考的,在他刚逃出来时,正值两军对垒的紧急时刻,他当然根本无暇去细
想,他只是想抓住陈恭问他在干什么,又为什么要把他困在小黑屋。
简言之,柳莹和陈恭情况完全不同,柳莹是无实据的嫌疑犯,只能派人跟着盯着,而且放
她离开,把她逐出是非之地,反而可以令谋算者失策。但陈恭是现行犯,他是引起两军对
垒的主要人物之一,能不逮起来问清楚吗?
从荀诩帮冯膺越狱,以及设法瞒住司闻曹配合陈恭抓捕烛龙的行为,都可得知他其实并非
是不知变通的人。只是他和其他人在意的点可能不同,荀诩不能接受为了朝争内斗,阴谋
陷害自己人,所以他愿意帮当时被李邈陷害的冯膺,冯膺估计也知道自己和杨仪、陈恭所
使之计,恰恰是荀诩不能接受的,因此才在杨仪想告知时劝阻了,之后杨仪亦以冯膺不同
意为由,来劝陈恭不要告诉他。
这让我想到白宇受访时,曾以〝坚持本心,以不变应万变〞来形容荀诩。是的,他就是这
样的人,任外界世事如何以人为棋,他都坚守本心,不轻易被利用。他犹如磐石,虽风起
时会令他有所磨损,但他的本质始终不变。因此,当冯膺、杨仪、陈恭等人要以他为棋时
,都只能瞒着他,因为他坚持着自己传承至诸葛亮的道:以人为本,做人要有原则,朝争
要有底线。
而在尾声时,本来极度自责痛悔自己送死了陈恭的荀诩,终于再度坚强了起来,开启新的
征程,此也谕示著荀诩这人物最终接过了陈恭的棒子,将成为如陈恭一般,但又始终坚韧
的人吧。
看到结尾荀诩重新振作起来踏上新征程,更感受出他真的无比贴合片尾曲《我不要熄灭在
风中》这首歌:〝风大又怎样,我不会改变方向~〞荀诩的坚定、强韧,使他不轻易被影
响利用,也不容易被击倒而熄灭了他报国的热情。期待有续集《风起江东》!
●演员诠释:
白宇在此剧贡献出两场极具爆发力和感染力的哭戏,分别是听闻翟悦死讯和陈恭狱中诀别
这两段。前者层层递进,爆发力和感染力十足,先是沉默压抑,把氛围铺开,再是眼角流
下泪水,带点希望的揣测询问,然后是知道真相时的悲痛悔恨,脖颈上绷紧的青筋和以头
撞枕的动作,无不展现出荀诩的哀痛至深与极致自责。后者看花絮比正片更具感染力,正
片为了全方位镜头展现,情绪上有些中断,略为可惜,但即便如此,仍是堪称一绝,那句
〝是我亲手送死了你。〞满怀痛心与绝望。
白宇的两场受刑戏,更是真的倒吊受水刑也是真的挨打,堪称敬业,和土匪对打的唯一一
场打戏也是大开大阖、干净俐落,俨然与当过游侠的陈恭不同,是荆州水军该有的姿态。
期待白宇以后能再挑战更多古装剧。
三、结论(个人看法):
乱世之中以人为棋,牺牲小人物所完成的〝大计〞,其实也只是这些高位者眼中的〝大局
观〞。而如荀诩这样的人,坚持的是以人为本,每条人命都该值得重视,死也应死得其所
。而且为了铲除政敌就利用魏谍,在他看来就是通敌,荀诩不能接受的就是为了内斗就
牺牲人命吧。
事实也是如此,杨仪、冯膺等人为了铲除李严,利用曹魏青萍计划密谋所谓大计,但第二
次北伐极可能因他们的〝大计〞而失败,试问:这是真的有〝大局观〞吗?
当然,〝先安内后攘外〞是一种不错的策略,而冯膺的自我入局和牺牲,也算是为理想而
殉道。可是,他们所谓的〝大计和大局观〞真站得住脚吗?从前几集可知冯膺长期受上命
(应是杨仪之命吧)出卖蜀谍游枭,像他们这么心思缜密有〝大局观〞的人,会没预料到向
敌国曹魏出卖蜀谍,可能会导致己方军情泄漏吗?这种长期向敌国出卖〝蜀谍游枭〞的人
,为了内斗就利用魏谍,这是否真有〝大计、大局观〞,本身还真值得商榷。
我觉得荀诩的人设还是很一致的,他家是密探家族,但从他小时候和诸葛亮的对话可知,
他家长辈常出外勤,可能没啥时间传承他做密探的知识,又从他表妹翟悦口中得知,他家
只剩他和表妹相依为命,可见家族长辈多以死绝,更没人教导他做间谍该有的学问。而且
从他和高堂秉的对话可知,他是荆州水军出身,对于司闻曹内啥都要靠猜其实挺烦恼的来
看,他基本没怎干过间谍,也不喜欢勾心斗角、彼此猜忌等。我想也是如此,高堂秉等魏
谍才会被性格爽朗的他吸引,真心把他当朋友。
荀诩的个性又是耿直重义气的,以定军山盗图纸为例,听到曾有交情的谯峻校尉感叹自己
可能会人头落地,有仁义心又直爽的他出于不忍自然就开口担保了。我记得导演说过荀诩
这角色代表的是内心对良知的坚持。这也是为何他那时候,不坚持说自己是来通报军情的
原因,所以剧中所呈现的荀诩还是挺一以贯之的。
就像历经黑暗诡谲、看透人心难测的陈恭所说:〝荀诩这样的人,太少了。〞结局也是有
他这样的人存活,才为整部剧悲伤的基调中增添一丝希望吧。
这让我想到白宇受访时,曾说荀诩最终也妥协了,因此他才会同意出使东吴,感觉他对角
色还是挺了解的。但荀诩妥协的原因,我觉得不是因为怕死,而是要带着陈恭希望他活下
去的这份心前行。
作者: smallcry1984 (CRY)   2022-05-08 15:01:00
写的真好,推一下!大结局虽然悲凉,但最后孝和朝着东吴前进的那道光,也多了一些对未未的期许以及希望。兄弟情在牢中的对话我真的哭惨了荀诩的以人为本,是当年卧龙先生跟小孝和说“天下之大,重要的只有人,如万金之珍贵”他不忘初心,所以思之才说像他这样的人这世间太少了。赞叹这两位演员将这两个角色演的恰如其分!连我也为之动容
作者: nekohello (猫莱)   2022-05-08 21:37:00
我第一次看陈坤演戏,真的很神,情绪都会被他带动,与荀诩的兄弟情谊真的很动容,哭死我了
作者: TheAnswerAI (我会好好的)   2022-05-08 21:47:00
孝和必须死
作者: cloudshow (cloudshow)   2022-05-08 23:46:00
我也好想看第二季!
作者: aikotoba (aikotoba)   2022-05-09 01:45:00
没死也太豪洨了吧 断头台那么多眼睛盯着
作者: jackchi (邪恶世界2.0)   2022-05-09 13:02:00
编剧说陈恭活就是活呀,在拍的替身死的画面就解释过了
作者: cloudshow (cloudshow)   2022-05-09 14:42:00
陈恭死了就死了吧,对他来说活着没什么意思啊!我比较想换个男主角XD杨仪真的是这部戏的大坏人,瞒着丞相搞了这么一出,都不好好念书XD
作者: chocop   2022-05-09 19:33:00
狱中诀别的花絮真的太好哭了,很喜欢两位男主演
作者: aikotoba (aikotoba)   2022-05-09 20:45:00
所以糕糖饼怎么认识谷正的
作者: vn507595 (big-man)   2022-05-10 06:42:00
常玩三国志的我,真的觉得荀诩智力应该有99
作者: jackchi (邪恶世界2.0)   2022-05-10 11:15:00
高堂秉是冯膺杀的,不是陈恭
作者: yeadean (亚典波罗)   2022-05-10 23:43:00
大推这部切入点很棒,也揭开一些蜀汉派系斗争的面貌
作者: mekiael (台湾加油)   2022-05-12 10:02:00
史实中的诸葛亮比戏剧中神多了…
作者: BooYah (布牙!)   2022-05-12 10:07:00
史实没有很神吧 是演义才是极神 这部感觉比较贴近史实
作者: suhhwanjen (九州板荡一步平)   2022-05-12 11:24:00
演义中把一堆别人功劳都算给诸葛亮了
作者: JustSad (职业路人)   2022-05-12 11:30:00
三国时期的高堂是复姓…
作者: vincentwjs (vincent)   2022-05-12 21:53:00
荀诩智商很低吧,找到密道出来就应该知道是陈恭安排的
作者: JustSad (职业路人)   2022-05-12 21:53:00
按照原本设定,他不知道第一代烛龙是谁,一样能进行。我很讨厌荀诩,事后诸葛,坚持害死自己妹妹跟陈恭外,
作者: vincentwjs (vincent)   2022-05-12 21:55:00
结果获救之后,也不再三确定,立马大规模抓捕陈恭,
作者: JustSad (职业路人)   2022-05-12 21:56:00
没有保住大义,没有顾全大局,害死亲友还常被设计。
作者: vincentwjs (vincent)   2022-05-12 21:57:00
正常情况下,也要低调先问清楚陈恭的盘算,是他把陈恭亲自送上断头台背黑锅的@@
作者: JustSad (职业路人)   2022-05-12 22:07:00
片头害死菁英金队长一行,害死谷正一家子。后面不让翟悦抽身害死翟悦,逼死陈恭,从头害到尾。还自以为聪明、坚持,除了努力当棋子、毁大局,救了一个滥杀无辜的面瘫舞伎,还办成什么事?蜀汉居然还想派他去东吴,猪队友送谁谁垮。
作者: vincentwjs (vincent)   2022-05-12 22:51:00
大义大局的认知概念,在三国这个时代背景并不成立,三国曹魏东吴都是反正统,另外一堆名将常常在换老板的,结果用间谍(灰色角色)的观点来检视大义大局的实践性??不过陈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他已经不认识他原来认识的冯膺、李严、杨仪、郭淮、他只记得荀诩是他的兄弟,不过这个兄弟一条筋,怎么当上间谍部门的主管的@@就算是FBI的内勤部门也是一路斗争上去,且具有情报系统训练,这跟工作认不认真关联性不大,情报单位的本质就是郭刚讲的看透人心利用人心,荀诩的设定很违和~~楼主对谍战有兴趣的话,伪装者,潜伏者都可以找出看,风起陇西其实有着近代谍战片的内核~~
作者: JustSad (职业路人)   2022-05-12 23:30:00
我们可能有点鸡同鸭讲了,翟悦的部分我指的是止损。翟悦是未必能及时抽身,但荀诩希望她能待到五仙道覆灭…陈恭只要能揪出(第一代)烛龙,为何翟悦不能一起抽身?况且陈恭揪出后,于公,五仙道可能查有没有内应。于私,对陈恭or翟悦,三年不见最需要团聚。荀诩不是找人代替翟悦,而是要她冒险换来什么?另一端,从地道爬出,他不知道陈恭有意留他一命…太瞎了吧!不是陈恭,弄死他就好,管他是不是自己爬出来不先搞清楚状况,先射箭(认定陈恭叛变)再画靶(抓捕陈恭)与原本的人设自相矛盾,开头可以要查证再决定杀不杀后面没有上级压力,他却反而急着先下手再查证?编辑or原著这段,忽略了荀诩是唯一没有参与宫斗的人设。他不应该有急着在这个时间点抓捕陈恭的压力,他要真相。[陈恭跟荀诩的计画就是五仙道交图纸时抓烛龙,也是bug]陈恭不是第二代烛龙时,翟悦的牺牲才有意义与必须。陈恭自己就是第二代烛龙,为了救翟悦可以改副本。又如果是为了完成第二代烛龙副本,或者蜀汉大业~必须忍痛牺牲翟悦,陈恭后面不必改变副本弄死自己。陈恭不救翟悦是想下大棋,后来让荀诩弄死自己不想下棋?前面救翟悦就能不必下棋,还不必夫妻一起死,忙啥?
作者: TheAnswerAI (我会好好的)   2022-05-14 13:49:00
不忠 不孝 不义 不仁的恭之 全扛回e大 你的精辟分析 非常中毒之深孝和的业务职掌 满广的 对内对外都沾
作者: lantistseng (lantis)   2022-05-17 12:38:00
写的好棒,目前看这部看到20集,希望有下一部
作者: namelesswaif (N.W.)   2022-05-18 20:57:00
最喜欢荀诩了,角色迷人,又聪明又坚定,全部的角色都因为某些原因妥协or利益交换,更显得孝和的可贵,尤其白宇演得非常好!!!楼主这篇写得也很棒,跟我观点类似,很认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