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琅琊榜2-长林之罪罪在将来?

楼主: oldtrafford (oldtrafford)   2018-02-18 09:42:37
长林父子三人真的是不怕神一般的对手 只怕猪一般的队友最佳写照
这长林之罪 罪在将来真是本剧听过最似是而非的话 每次听到都只有个火大二字
长林父子三人
萧庭生被宋浮和荀白水盖章,仁义忠心
萧平章连荀后都说知所进退谨守君臣分际
就算是跳脱的萧平旌 如飞盏所言荀白水根本吃准他忠心才能胡搞那一出戏码
这父子三人的忠贞基本上荀家是认可的
所以荀家和宋浮之辈再来的延伸是怎么能保证他们后代依旧忠贞
我们大梁江山不能依靠长林王府后代的品性啊~~~
我真的很想说 你们有没有想得太遥远啊~~~先顾好眼前的事吧!!!!
大梁朝中有这一群搞不清楚轻重缓急的猪队友 敌国做梦都会笑
平章当时连个孩子都还没生 平旌都要去拜把子了
等到两个人后代有机会掌控长林府,这元时都不知道几岁,掌大权几年了
所谓的后代品行要是不好,就算平章和平旌不开扁
元时多的是时间机会将长林王府的权位渐渐拿掉
毕竟君王至上的年代长林府完全就是因两代君王的信任才有这么多军功啊
然后这派的补充说法是人心是会变的~~~~像是狄明的起兵造反似可证明这种讲法
但这根本没有看前因后果啊~~~~狄明为何会变?为何会被策反?
但凡荀后当初有一点把别人的命当命,就不会埋下这样的祸根
一切还是回归到庭生最后对小皇帝所言,这龙椅江山要坐得稳镇得住,
最重要的是上位者胸怀天下万民,要得民心阿~~~
再论长林府造反的能力
平旌拿个没用旧令牌就能号招十万兵马似乎是要证明荀是对的
但却忘了除了长林府两代人忠贞和威望让旧部相信平旌而愿意追随
更重要的是平旌打了个勤王名正言顺的旗号
很多人拿祈王府和林府与长林府相比 但其实还是有极大不同
林府根本是强大外戚势力,阿选忌惮的是祈王想反就能反
祈王自己本身是皇长子(没嫡长子),基本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了,母亲是宠妃
祈王内控文臣,出事时一堆人求情,血流成河程度就知有多少官员支持
朝野皆说他是一代贤王,甚得民心(这应该是所有在最高位者最怕的)
外面军队势力有林家 靖王 林家姻亲穆王府 姑丈谢玉(虽然谢玉是假)
宫中悬镜司夏冬是天子近臣 嫁赤焰军大将聂锋
还有个蒙挚在御林军(当时还不是大统领)掌控天子京中安全
祈王的确是有想反就能反的能力和实力
再看看长林府
庭生虽是祈王后代,但无法证明身份,明面只是皇帝养子,出身还是个罪奴
真要篡位也没有什么名正言顺的说法,跟萧元启这皇孙差远了
只掌控大梁第一军队,也无法掌控禁军 羽林军 和其他四境的军队
父子看不出啥姻亲势力,顶多禁军还有一些蒙家的弟子,但蒙家已经没有实权
长林府拥有最大的力量只有两代皇帝的信任
(老实说人心是会变的,套在皇帝的信任更是贴切)
跟文臣也没什么往来,宋浮都说朝中一堆人看长林王府眼红了
所以说虽然荀家一直说长林府有极大威胁但实际上差远了,平旌真要造反
如果不是荀白水自己作孽 不懂装懂把个羽林军拆个四分五裂
做了一堆事情让自己掌控禁军的姪子心灰意冷辞官
光禁军和羽林军的兵力要成功也不是这么容易的,更别说四境而来的勤王军队
除非这皇帝真的烂到朝野都支持揭竿起义了才比较有拿下天下的可能
反倒是荀家自己才应该检讨一下吧,荀白水自己是首辅掌控全国内政
四境军队粮草后勤调配都在他掌控,长林军真要反会没征兆?
朝中看起来也是桃李满天下,荀氏宗亲势力看来也颇多(天牢也有人XD)
老妹是皇后,掌控整个后宫势力,唯一的宠妃都被弄死了
姪子掌控五万禁军,长林父子在京城就两千府兵,整家被砍光都是可以的
萧元时后来被反,完全是荀家咎由自取自作孽一手搞成这样让元启有可趁之机
这种自以为自己最忠心最正义的人掌权,才是最恐怖的.....
萧庭生死后这朝堂根本荀家一言堂.....人家长林府还是宗室,荀家根本外戚乱政
况且如果我是皇帝,以权谋立场来想,萧庭生父子根本是托付这大梁第一军绝佳人选
这北境外患最严重势必要派大军镇守,势必有人大权在握
与其给不知哪来的将领,还不如给自家有能力可信任的宗室子弟
而萧庭生名义上出生不好还只是个养子,完全没正统血脉来名正言顺夺位
难道不是最好的人选吗?
作者: gracefss (蕭景琰你給我站住)   2018-02-18 09:54:00
原po说的就是全剧最大bug,说得太好了XD
作者: ps20012001 (开始想明年新计画)   2018-02-18 10:03:00
主要是平章实在太强大..如果跟老王爷一样已经几近强迫式的洁癖(只管远方军) 那还能忍受偏偏平章是那种 出将入相的超高规格 说句难听的你大梁朝廷 有哪个水准够的上他的脚毛...日子久了 早晚会被委派政务 出入朝堂 参与政事其实 前面落落长的 真正的原因 就是 一旦他起来了凭他的个性跟耿介 老荀家的"一朝忠良" 还有的混吗前半部一连串的算计 不过就是争权 只是摆个好听的理由你没看 前头荀白水一天到晚在抱怨的 就是老皇帝只要老王爷一开口 就百分百的信任跟托付 超不爽的全然不管 对错跟合理性 只要是长林 反就对了
作者: c919305 (c919305)   2018-02-18 10:59:00
似是而非+1 记得有一段荀水白跟飞盏说"主少继位的后果 这史书都是历历在目啊"(类似意思)我OS:拜托,少主继位史书上大祸患之一就是你外戚捏~砍别人不砍自己证明根本夺权借口
作者: angalagna (angalagna)   2018-02-18 11:15:00
哈哈哈 同意楼上,我看到主少国疑也是想啊明明就外戚最常见XD
作者: cashko   2018-02-18 14:07:00
这就是荀的矛盾处,我觉得林家被对付很正常,不过对付长林的时机实在太早了林家情况是已经很难拖了,萧选时机有抓住而且荀要对付也没有备案感觉罪在将来只是硬要有一那种林家的影子
作者: ruby861105   2018-02-18 14:30:00
看到那歇斯底里的太后就觉得极烦 根本被害妄想症
作者: ChesterB (很难想)   2018-02-18 21:13:00
荀白水真的就是外戚干政 还讲的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林家当年就是强力外戚 而且如这篇所说祈王太强大了长林府造反实力跟祈王差太大了....
作者: yftsai (aa)   2018-02-18 21:51:00
抗旨那段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赤裸裸的政治斗争,但平旌都一直都不觉得荀有问题,到元启造反才想到要勤王
作者: ChesterB (很难想)   2018-02-18 21:59:00
毕竟荀没像元启是葬送七州国土勾结外邦要取而代之啊
作者: cashko   2018-02-18 22:20:00
元启是因为通敌出卖国土
作者: ChesterB (很难想)   2018-02-18 22:40:00
又荀应该还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是在元时耳边乱吹风
作者: c919305 (c919305)   2018-02-18 22:45:00
荀的姪子皇帝本身就是他的了 当然不用取而"代之" 相反的他是怕别人取他而代之简言之 江山是荀家的 他不用夺 只要守
作者: ChesterB (很难想)   2018-02-18 23:29:00
我也知道实际上当然元时亲政前 荀家是大权在握我讲的是名义上荀并没有取而代之 况且元时也不是啥都听他舅舅的~~~
作者: colchi (柯奇)   2018-02-19 15:25:00
汉高帝、明太祖也是为了文弱的嗣子大杀功臣。长林之罪不只将来,更多的是功高但已无名爵可赏、威胁皇室威望的原罪。当万民只知只赞长林王而不满梁帝,即便长林王忠诚,也难保长林军下属发动兵变。根本之道在皇室要有民心,但北境军团若不能定期调防,就必须更换指挥官避免沦为私军。禁军羽林若没固定的征外任务,战力可能远不及边境精锐。就像宪兵团抵挡装甲师、空降师那样差距。
作者: cashko   2018-02-19 15:52:00
防长林这没什么,不过这制度不改其实以后还会不断出现这种情况,私军化的情况要除长林我不觉得怪,怪在时机,备案这些问题,时机还算有其他理由,但荀也没栽培这方面人才
作者: winterbell (菜菜)   2018-02-19 17:43:00
同意根本之道在皇帝自己要有民心 元时本身无能 砍掉有能者的结果就是臣跟君一起废 整个国家都顾不好说荀没有培养军事人材也是诡异的 除非把武将也都挂上姓荀的 不然不还是一样问题吗?如果武将功高那一样罪在将来啊 如果声望不高那他也取代不了长林王 如果放上姓荀家人等于把军事大权抢过去 不放荀家就意思终究还是要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坐这位子 跟现在又差别在哪里?荀就是想法错误所以时机永远不会对 幼帝就是即位在边境有大敌的时候 你的选择就是"守边境"还是"保皇权"的取舍 荀也无法预知平旌会用奇计灭掉20万皇属军 所以不存在"等平旌灭掉大渝确保10年平安之后再拔除"这个选项他的思想-荀家掌权>国安 是建立在对国安无知又轻视上所以只维持了假象 皇位的安稳到处都是漏洞
作者: amazingwow (justagame)   2018-02-21 14:37:00
祈王那时真的要反 随时能反
作者: cashko   2018-02-22 19:44:00
你是从旁分析觉得诡异,但我是说荀自己立场没这种想法预备很奇怪,以他立场荀家自是首选,但可以理解为没适任人选或不好下手,毕竟萧歆庭生还在,可是想过却不好下手跟从没想过是两件事,剧中感觉他毫无这方面想法,而不是荀觉得没差所以干脆不做另外想起剧中是有要培植,只是对象跟时机微妙
作者: sulaQ   2018-02-23 14:40:00
先承认没看完大家的讨论 但是我觉得除了罪在将来 也在过去过去 景琰说要收庭生为义子好提身份 林殊其实就有点顾虑了
作者: jacky5307   2018-02-24 06:09:00
作者: tim12384   2018-02-24 06:38:00
作者: ChesterB (很难想)   2018-02-24 08:18:00
感觉林殊顾虑的点是在权力中心你不去弄人家 人家也会来弄你 而林殊希望的是庭生能一世平安喜乐 不要卷入权力斗争的风暴之中 最后平旌飘然远走 应该算是个对应吧
作者: sulaQ   2018-02-25 03:13:00
当时庭生就被认定是可造之材 收为义子 也是认为可以成为国之栋梁 林殊当时就有提到是他想太多 除了就像楼上C大说的外林殊可能也有想到 日后可能会历史重演 但是只要庭生真的成了国之栋梁 林殊的希望就不太可能实现...一赤燄二长林 都从信到疑而后罪 没有最初的信又何来罪呢?
作者: NT300 (sent from my BMW)   2018-02-26 08:25:00
长林之罪 罪林老木 每次看真的很干
作者: forpeony (peony)   2018-03-03 16:56:00
我不觉得是bug,堪称大梁最强军力的长林军长达数十年都由同一个主帅领导,等于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长林王府的忠心,这种人治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大了。
作者: c919305 (c919305)   2018-03-06 21:26:00
要检讨人治 先废掉由皇帝一人决定所有国家大事的权力好吗对皇帝不利的时候才来检讨人治算什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