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racefss (è•æ™¯ç°ä½ 給我站ä½)
2018-02-13 13:39:34《风起长林》全剧完食,虽然bug和吐嘈点不少,但不减我对它的喜爱。
剧情脉络很清楚,依序由大同府沉船案、淑妃被杀案、重华郡主案、瘟疫案、抗旨事件、
元启谋反案串起,写长林府的一家人萧庭生、萧平章、萧平旌身处其中的应对、选择及遭
遇。
在瘟疫案中,折损了萧平章,在抗旨事件后,萧庭生也走了,只剩萧平旌归隐于瑯琊山。
全剧在抗旨事件后便交待完长林府的命运,若无元启谋反案,“长林”二字将不复出现在
世人眼前。
本剧和瑯一的相同处,都在讲“功高震主”的王府的命运,瑯一是赤焰军,瑯二是长林军
。依编剧海宴的看法,似乎只有萧景琰、萧歆这种深信不疑的皇帝能保得住这支精锐,若
换了萧选这种多疑的皇帝,或者萧元时这种被操控的幼主,即便你再忠心,也会被小人害
至覆亡。
树大招风,贤才招嫉,本是常态。瑯一的小人代表是谢玉、夏江,瑯二是濮阳缨、荀后、
荀白水、萧元启,瑯一的小人是绝对的反派,瑯二的荀白水、萧元启有些灰色地带可谈,
争论也较多。
还是得称赞瑯一的切入角度,沉冤十二年的林殊归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扫除朝堂上
的乌烟瘴气,昭雪冤情的同时,还国家一个清明政治,一个耿直的领导者。瑯二的长林府
只有逆来顺受的份,灭府之后还是靠谋反者萧元启才扫除了毫无远见的荀相、荀后兄妹,
且留下一个将来不知会如何表现的幼主。两相比较之下,瑯二的确容易招来不喜之声。
但瑯二的切入角度也有它的好。若和瑯一比,它比较符合现实,我不愿相信有天才梅长苏
这种沉冤十二年,归来收拾一切的例子。但愿意相信有树大招风的王府一步步陷入泥淖的
例子,而且觉得剧情应该在抗旨事件后就结束了。只是基于恶有恶报的戏剧定律,还得收
拾荀后、荀相、元启三人才行。
剧中令人激赏之处全在长林府三人遇事时的选择,从中看出了父子三人的智慧与高尚情怀
,也看出这一家人间浓郁动人的亲情,当然,这也是最令观众动容以及落泪的部分。
至于坏人的部分,濮阳缨偏执、荀后、荀相无脑,我就不多着墨了。倒是萧元启,由善良
到走错路的过程,刻画得极深刻,也很能说服人,以戏剧而言是一个很成功的角色。
本剧中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碍于篇幅,只好略过。瑯二承袭瑯一的高尚情怀,
以细腻的剧情体现居高位者该有的责任、良心、担当、大义,于我而言,仍是部值得细谈
的好戏。
我认为一跟二 是虐人跟被虐排行榜第一名 所以无法比XD
作者: oldtrafford (oldtrafford) 2018-02-13 16:55:00
推 长林府日常 可惜是铺陈来虐人的
作者:
cashko 2018-02-13 17:25:00其实一的忌讳我觉得比二的忌讳更有说服力
我是觉得荀白水一点都不无脑他针对长林王府也不是因为私心你我的上帝视角知道长林赤胆忠心并无谋反之意但如果把背景放到东汉末年呢??
但荀自己都说他知道长林赤胆忠心耶 还把赌注下在这上面不觉得荀无脑 而是他没有足够的格局眼界和气度
作者:
cashko 2018-02-13 20:18:00荀不会无脑,但觉得荀太急了当然他可能怕错失良机吧
作者: ISuG (木又) 2018-02-13 20:28:00
荀再等个两年时机才更好吧~皇帝够大了,王爷也更老了
作者:
cashko 2018-02-13 20:33:00而且荀急着动手,却没累积自己这方面的实力人脉
荀对长林府一直有盲点 长林家虽说军功显赫 但真要造反也不是这么容易成功 跟当年祈王的实力根本天差地远
作者: ps20012001 (开始想明年新计画) 2018-02-13 21:08:00
飞盏临别前的那段话 应该也是很惊醒了叔叔一顿你自己就非常肯定长林的忠诚 才敢玩这套把戏..我相信荀白水应该也很后悔玩到这么绝 不过木已成舟临死前对岳银川的遗言 大概也是发自内心的忏悔
作者: c919305 (c919305) 2018-02-13 23:13:00
荀不是无脑,是没有一个国相的品格,他的确就是仗着长林府的忠心甚至正直光明才敢搞这些动作,如果长林府是夏江这种会报复且手段无下限的人只怕他还不敢惹咧
作者: btk102 (阿B) 2018-02-14 01:04:00
不觉得荀相无脑,他知道长林现在不会反,但以后甚至后人便未可知,所以以现在的长林府实力,唯一能拔掉的方法惟有利用其忠心。觉得以荀相的格局,绝对有首辅气度(瘟疫案的雷厉风行),但未必是个贤相。
严格来说荀也没有真正害长林府,庭生是病死的,平旌确实抗旨,因为就不是平章不适合朝堂,平旌光是拿长林令牌就可以自动有军权,这种情况身为宰相维护皇权很合理,萧元启的事件是后见之明,荀相的视角也期待兵权不被长林王独断或是赌长林王的品格,这没有什么问题
作者: c919305 (c919305) 2018-02-14 09:56:00
错在擅自替皇帝主张皇权吧 剑能伤敌亦能自伤 剑能自伤亦能伤敌 丢了武器可自心安同时也对敌人失去防护 两种选择都有代价 需不需要剑是皇帝来判断 荀替皇帝作主就是自己僭越皇权 并且代价还是皇帝背
作者:
sonia16 (sonia16)
2018-02-14 13:40:00旬最大的问题是铲除长林前没有把忠心人才培养起来取代,也没有改革兵制阻断有兵权的王公贵族造反。
作者:
cashko 2018-02-14 15:55:00推楼上,觉得这才是荀的问题
作者:
NCUking (中大王)
2018-02-14 16:10:00荀白水起手式就是“老夫虽是文官,但...” 不懂爱装懂只信任自己人 大统领辞职后就没有武将可用
作者: btk102 (阿B) 2018-02-14 19:53:00
感觉荀归根结底就是信错人(笑),他并不是没有培养忠心人才,而是他信错人(萧元启),也提拔错人(狄明)。而且狄明进京时,荀有代为打扫旧宅,足见有惜才及拢才之心。
作者:
yftsai (aa)
2018-02-14 23:18:00荀就觉得只有他最忠诚啊,忠诚到胁迫皇帝发圣旨,可是他又没能力,又赶走有能力的人,被小国ㄧ打就慌了手脚,这种愚夫掌握大权就是最危险的
作者: oldtrafford (oldtrafford) 2018-02-18 06:52:00
荀这种有心机权谋但又没高度胸襟的人掌权真的才是最可怕的
楼主:
gracefss (è•æ™¯ç°ä½ 給我站ä½)
2018-02-18 09:56:00我来推一下大家的回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