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司马懿是老番颠了吗?(有虎啸42集雷)

楼主: somesunny (quitesunnyday)   2018-01-10 19:17:33
司马懿这部戏从对曹爽父亲磕头 之后推翻曹爽后
司马懿整个人就跟之前低调知进退不同
整个人掌握权力后就像柏夫人说的 要干嘛就干嘛
脾气一整个也很古怪
另外有些部分也改得跟原本历史不同
不过整体来说
除了司马昭演得很令人讨厌
(也可以说是这演员演到让人讨厌也算是演技好)
整部戏算很好看
吴秀波气场真强大
然后一些拍摄手法跟叙事角度也挺有趣
ex.曹爽一群人走去被砍头前
那三岁小儿还笑笑的跟路人挥手
真也可怜 觉得古代这种诛三族(之后还有诛九族)
真也是当权者要巩固势力很变态的刑罚
楼主: somesunny (quitesunnyday)   2018-01-10 19:19:00
还有何晏为何找女的来反串 也是本剧可惜之处 一直出戏
作者: nobuusa (兔靖语)   2018-01-10 19:23:00
大概好几次憋在胸口的气差点咽不下去导致的(汗砭w꼩上头乱码,是(汗)
作者: ewayne (ec)   2018-01-10 20:13:00
一点都不老番颠,当你手握一国军政,你可以试试看你还温良恭俭让,底下人会怎么看你对比就是诸葛亮,就算全国都听他的,还是有人想斗他啊。而司马懿,讲白了就是老了,没心力去慢慢耗了,全杀了最省事
作者: vini770803   2018-01-10 20:17:00
三岁小儿笑着去刑场那段真的可以跟一部牧牛女孩唱十五从军征媲美,编剧安排巧妙在路上百姓孩童唱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归邙山。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覆伤,一曲"广陵散",再奏待云娘。
作者: bada (边缘肥宅)   2018-01-10 20:25:00
他不是老番颠 他跟选前谦卑 选后干杯 有87%像
作者: koala7124 (koala)   2018-01-10 20:31:00
已经军政一把抓了 还在客气的话就等著当爽哥第二
作者: vini770803   2018-01-10 20:32:00
看到对岸网友评刑场这段主角杀了曹爽,却不知道他的子孙后代里又冒出了一大堆的“曹爽”,于是就有了八王之乱 五胡十六国,“曹爽"是一种精神,一种让你打游戏时恨铁不成钢的队友,从古至今都杀不完的,这就是曹爽精神,曹爽一直都活着,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 ewayne (ec)   2018-01-10 20:36:00
那个年代的富二代,富三代,政二代,政三代是大有为的...真要说,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作的跟曹爽也没差多少,唯一有差的是司马懿帮他们把人心收好了而已
作者: sellgd (李先生)   2018-01-10 20:46:00
就剧情的进展 他忍了这么久 叛乱当然要做成功到底啊而且他不是说 要顾虑子孙的安全他的忠心对曹氏一族根本是对牛弹琴
作者: bilice   2018-01-10 22:01:00
不是老番颠。前面的好形象全都是吴秀波和新编剧的"杰作",后面的司马懿昭心狠手辣毫无底线只是取材历史真实而已。反正不要看剧学历史,会闹大笑话的。偏偏一堆网友中招。看知乎最近一堆弱智问题,恶意洗白司马家,恶意抹黑孔明的
作者: NNK638 (NNK638)   2018-01-10 22:09:00
司马懿心狠手辣也是生存下去的手段,他不狠,死的就是他
作者: bilice   2018-01-10 22:10:00
诛三族"入法"就是司马家首创。掀起魏晋南北朝的大清洗风气历史上司马懿师昭从来没遗失大权过,演义+全部二创都演曹爽把司马懿师昭打压。全都是假的。是为了好看有戏剧冲突。真实历史第一个动手的就是司马家,而且不是打压,是高平陵司马懿师昭是圆滑大师。一出手就清洗掉曹氏力量。架空曹魏
作者: jior (大J)   2018-01-10 23:54:00
第二季真的是一整个大变化,不过可以接受就是,司马懿就是聪明会忍,忍到他的机会时就完全抓住机会一次翻盘
作者: cashko   2018-01-11 01:52:00
年纪大了经历过失权的羞辱,再次掌权会格外执著,为了保住不择手段,因为不想重温恶梦,他已经不是年轻时没体会过权力滋味的司马懿张钧甯下部演技进步不少
作者: kof2200 (K General)   2018-01-11 08:12:00
何晏是谁演的?
作者: vini770803   2018-01-11 09:02:00
楼上是阎汶宣演何
作者: holydon (0.0)   2018-01-11 15:41:00
看过一些评论,汉末三国是士族大家时代,司马初拒仕曹族主要是曹氏不是士族,袁绍才是。故想等袁氏灭曹再为袁家服务,结果没想到曹操直接干倒袁绍,为了生存也没法再拒绝了。后来很明显在司马家族中一直不是忠于曹氏的,当权力抓住后当然干掉曹氏一族上位,晋朝并以汉正统自居
作者: vini770803   2018-01-11 16:01:00
晋朝以汉正统自居,但西晋 东晋还不是被姓刘搞到灭亡XDDD
作者: cashko   2018-01-11 16:02:00
想请问为什么晋朝可以自居汉正统?并非刘氏子孙啊
作者: vini770803   2018-01-11 16:09:00
楼上我记得是"晋书"上写以汉正统自居
作者: holydon (0.0)   2018-01-11 16:20:00
反正称王都要有个名号 成王败寇自己写的XD
作者: gourmand (Ignis ardens)   2018-01-11 16:35:00
台面上的原因:吴国是在司马炎接受曹奂禅让后才攻破的,即真正达成一统的是西晋而非魏。不过我想真正的理由是司马家和曹家这仇结得太大了。否则既然是接受魏帝禅让,还不承认魏的正统,那西晋的正统性不就也是个笑话。另外汉末的政治环境,真正有影响力的都不是官而是士族,司马家比起颖川荀氏、太原王氏、清和崔氏这些几百年的名门高第,根本超小咖,以汉末而言大概连根毛都不算,那些士族可直接影响政治气候,而司马家是只能见机行事,
作者: holydon (0.0)   2018-01-11 16:50:00
如曹操有荀氏支持, 司马是有得到陈群颖川陈氏支持不过第一大家袁氏居然直接被灭族 有点惨QQ
作者: gourmand (Ignis ardens)   2018-01-11 16:52:00
官渡之战算是汉末士族内部分裂两派的内战,胜败难料,没有背景的司马家踏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会不想投资在曹氏身上不难理解。反观诸葛家,魏、蜀、吴三边投资,哪边赢了诸葛家族都不吃亏,必要时还可以互罩。XD我觉得这些士族并不是“支持”谁,我认为他们和军阀比较像互相利用的关系。这些士族都是经学传家,都是读书的,谁能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让他们做官、讲学、继续经学传家他们就和谁合作。你说荀氏只支持曹家吗?其实直到西晋颖川荀氏还是很受司马氏的重用,甚至卷入八王之乱。
作者: holydon (0.0)   2018-01-11 17:01:00
同意~~另外我是觉得如果官渡袁绍打赢,可能也没有三国的事了,出身正统得到很多支持的袁家,南下西征根本没啥阻碍XD
作者: gourmand (Ignis ardens)   2018-01-11 17:04:00
汝南袁氏应该有后人。不过反正那段时间一直在战争,加上又卷入政争,整个家族不见了只能说是时代的悲剧吧。其实我觉得曹操还是会赢的(被打) 曹操阵营都是务实派,袁绍阵营要不互斗要不整天嘴砲,太在意一些有的没的,不过反正结果论嘛,也许袁家是被曹家抹黑也未可知 XD
作者: ewayne (ec)   2018-01-11 19:56:00
...河内司马家也是大族,不然你以为能当到洛阳京兆尹的会是什么小咖吗?
作者: gourmand (Ignis ardens)   2018-01-11 20:26:00
跟汝南袁、清河崔、弘农杨这些几百年经学传家的比起来,司马家就是只做过两三代小官的咖。不然你以为杨修为何敢瞧不起司马家?对杨修家族这种几百年的名门高第而言,(杨修就是弘农杨氏一系的)他就是有看不起人的本钱。
作者: cashko   2018-01-11 20:31:00
其实这点我当时看有觉得疑惑,杨修如此瞧不起他们如果跟门第有关,当初杨家怎么会跟司马家订婚约
作者: gourmand (Ignis ardens)   2018-01-11 20:32:00
这些士族还相互联姻,这有演到:杨修是袁绍外甥,意思时人眼中,就是弘农杨和汝南袁在当时才是相衬的门第。C大,这很好理解:司马家当官的纪载从司马懿的祖父开始而司马防官运更好,京兆尹虽是小官但很接近首都权力中心等于是新兴贵族。这时像弘农杨这种旧贵族就会分成两派,一种是主张去拉拢、结盟,一种就还是彻头彻尾瞧不起对方戏中没演的,杨彪和司马防交情到底如何呢?我看也是普普而已,利益一致(忠汉室反曹)、彼此利用的成分比较多。讲到这些经学世家,还可以多讲讲:我认为魏晋玄学的发生和这些经学世家长期把持汉末政治其实很有关系。魏晋玄学的知名人物如何晏、王弼都是亲曹派,他们重新注释易经,老子,某程度上都是在颠覆这些经学世家的话语权。因而你会发现魏晋时代那些经学世家几乎都没落了,举例汝南袁的专长就是易经,袁家长期把持对易经的诠释权,袁家没落这些人就活跃起来了,戏中没演的是司马师昭、钟会,其实都很爱跑去清谈玄学,钟会甚至自己也对易经做过注释就连曹爽也是很爱跑去清谈、跟何晏混、开趴等等,但曹何他们就是瞧不起司马师昭钟会,因而有人说,为何高平陵司马师昭钟对曹何一党下手会那么重,其实是长年积怨。那再谈为什么晋会自居汉的正统,因为从曹操起兵夺权开始曹家需要士族的支持,所以他一直打着扶汉的旗帜,但同时他也在对权力中心在做有意识的清洗,所以如上部他会屠杀“满朝汉臣”并扶植亲曹的学术势力,举例颖川陈和司马家这种新兴贵族,故陈群和司马懿交好,是因为他们处境相似那司马家掌权后,做的事情和曹氏其实一样,把亲曹势力屠杀殆尽,如何晏王弼夏侯玄嵇康等,这些人会认为魏才是正统。那要抹黑曹,就要抬高曹抹黑过的汉,所以晋会自居汉的正统也不意外。正统什么的,就是文人相轻最爱吵的。
作者: vini770803   2018-01-11 21:13:00
主角家起来真的起源当官才发达,想到对岸在一部播出的时候有人酸甄宓出身低下人家除了是二嫁之外好歹也是河北士族名门出身,袁绍怎么会娶出身低下的人当儿媳,丞相家诸葛氏在三国时候三国都有诸葛氏的当官,自己娶名士之女当老婆何晏家门本身起于何进 何进本身屠户出身因妹而起来 黄巾之乱让很多人崛起
作者: gourmand (Ignis ardens)   2018-01-11 21:20:00
其实更重要的是何进死后,曹操收何晏当养子,又把女儿嫁给何晏,所以戏中才会一直叫何晏“驸马”。就辈分而言何晏和曹丕同辈,皇亲国戚无误。而且何晏是个天才,他很年轻十几岁的时候就替论语作注释,是学术天才,他的注释我读过,我想我十几岁时应该写不出来(无误)简单讲,曹操还杀孔融,说到论语谁敢跟孔家比家传,
作者: vini770803   2018-01-11 21:24:00
何跟曹爽根本不是同辈 何驸马 丕 真才是同辈
作者: gourmand (Ignis ardens)   2018-01-11 21:26:00
汉末魏晋的政治环境,一定要将士族和当时学术放进一起看是,但何晏大概年龄比曹丕曹真小很多,可能比曹爽大一点年龄相近常一起混,又都是宗亲,这一定是拥曹派无误。
作者: cashko   2018-01-11 21:40:00
原来如此,感谢解惑,所以曹丕要立郭为后,除了本来非元配+无子,门第不高也是大臣极力反对的原因
作者: gourmand (Ignis ardens)   2018-01-11 21:47:00
深一点看这也是曹丕和士族的斡旋,曹丕需要士族的支持,但是他同时也要制衡士族。如果曹丕要娶名门之女,那有个问题是那他要娶哪家的?娶了清何崔的颖川荀就不高兴,对士族来讲跟皇帝联姻当然好啊,多个后宫的后援,但对皇帝来讲皇后背后靠山太有力,那他死后小皇帝就制衡不了外戚。那反正那他干脆照自己的意思做。当然这个都只是猜测,他真正的考虑是什么没人知道。但总之上部曹操想培养曹植,第一步就帮曹植在朝中找个有力的岳家:清河崔那曹丕脸像屎一样很在意,是因为当时他还很弱小需要外援但当他已经上位,这种岳家外援于他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
作者: vini770803   2018-01-11 23:14:00
还有曹叡元配虞妃曾当面酸过当时太皇太后 曹氏喜欢立出身低下为后或扶上位(指卞氏、郭氏、毛氏三个皇太后或皇后都出身低微且为妾室)丕之前(待考)元配夫人任氏)也是乡党士族 甄河北名门出身不差但两人都下场不好
作者: holydon (0.0)   2018-01-12 00:59:00
以前读三国玩三国游戏也很多不懂的,当放士族关系进来看后就很多疑问都解开了XD
作者: BryceChang (阿柴)   2018-01-12 13:02:00
推g大
作者: purple01 (你在看我嗎?)   2018-01-13 13:30:00
麟儿好可爱(泣
作者: gourmand (Ignis ardens)   2018-01-13 17:33:00
这两天刚好看到一篇论文,对魏晋士族政治和司马家如何一步步踏进政治权力核心这问题感兴趣的板友可参考:http://0rz.tw/VHg2k 个人觉得司马懿死后的政局更精采,虎啸龙吟剧情止步于司马懿真是可惜了。
作者: cashko   2018-01-13 18:00:00
谢谢解惑
作者: ladyluck (Luck be a lady)   2018-01-14 04:39:00
推gourmand大
作者: totoro101 (多多龙)   2018-02-02 13:52:00
后期掌权是要帮儿子铺路 搬走挡道的石头再说都忍了一辈子,掌权了能不收拾对手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