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泥Ole《军师联盟中的人性与格局》
From 微博 2017/07/20 21:10
说实话,如果不是吴秀波,我是拒绝看司马懿的。
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张善藏的脸,缺乏史学家所称颂的正大光明之精神,活着是其生存哲
学的第一要义,却以风烛老朽之身亲手开启进入黑暗时代的潘多拉魔盒。虽然治史不能以
结果溯忠奸,但始作俑者,其无罪乎?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一直无法理解波叔拍这部戏的初衷,如果仅仅是喜爱三国题材,那么从
诸葛亮为主视角切入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天生的男主角,极端的利他主义者,走上神坛的
男人,就连个人结局也深度契合中国人对于英雄末路的认知,像司马懿这种厚黑宗师,没
有男主的光环最后却拥有了男主的结局,太招人恨。
中国历史向来不缺末路的英雄,死节的义士,甚至一皇一帝,要拍好这样的题材不难,主
题、基调和人设早已默认好,完善细节,追索故事,老戏骨加持,一切水到渠成。
那么,为什么还要拍?基于非黑即白的认知习惯默认立场,有声音说,这是要给司马懿洗
白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部给司马懿洗白翻案的戏,它要表达的是创作者对人性甚至生命态度
的思考,借前人旧事进行戏剧再创作,进而表达今人的情感诉求,而不仅仅满足于历史的
再现。否则,4亿投资要拍一部精良的历史正剧绰绰有余,何必要把司马懿拎出来冒天下
之不大韪?
中国历史从不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五千年太多黑雨笼罩,如果说利己是刻在基因里的必
然,那么对利己的抵抗进而转化成利他甚至利国的行为就成为一种普适于各个时代的价值
观。就像波叔的另一部戏《赵氏孤儿案》,很多人无法理解程婴献子的动机,一个人怎么
可能为了别人的儿子牺牲自己的儿子?接近崇高太难了,通过损己来利他更接近神格,就
像抵抗地心引力一般有违人性的本能,这也是诸葛亮口碑的基准,一个将利他做到极致的
人,一个无限接近神格的人,一个很难进行洗牌再演绎的人,对於戏剧创作而言,基本没
有自主发挥余地。
那么,我们不如拍点更人性的东西,比如说私心、野心,甚至膨胀的欲望,而不是重复堆
叠那些原本就厚重且直男人格鲜明的脸谱。
借用突发事件来剖析人性进而主导剧情,这种模式在英美国家早已屡见不鲜,就像我个人
比较喜欢的孤岛或者末日模式,从不默认黑白,由观众自己挑选立场,解析事件中各色人
物呈现出的人性复杂面。
基于以上考量,恰恰是“功过两奇伟”的司马懿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他的生命线够长,以他为主视角可以呈现三国的波澜壮阔,同时又能够对曹魏进行聚
焦,以点搏面,不至于收不拢。
其次,关乎他复杂的生命态度。
我很不认同由结果出发,电影倒放式推导人物性格成因的方法,容易让人物陷入某个固定
的人设,导致“宿命论”主宰人物的命运轨迹,这是影视创作中比较低劣而深度取媚于市
场的方法。
很庆幸,军师联盟舍弃了这条捷径。
从这部戏剧中看,司马懿的生命态度分成三段式递进。曹操时期,雄猜之主治下,“堪忍
”是首要的生存哲学,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活着。然而随着曹丕时代的到来,他开始逐渐接
近权力中心,直到曹叡时代在西线成功阻击蜀国进犯,平定辽东,以及高平陵事件的爆发
,他的权力接近巅峰值,这时主导其生命态度的是“欲望”。最后,在离最高权力一步之
遥的当口,拒进丞相加九锡,死后不树不封不厚殉,孤葬于首阳山一隅,这是对欲望的“
克制”,却比“堪忍”又高级一些,前者是没有选择权的和光同尘,而后者更接近中国文
化“功成拂衣”的阐述。尽管这种阐述也是基于私德的自我完善,但我以为,这种私德恰
恰区别了人性与神格。
并不一定符合历史的原貌,却无限接近于人性的真实表达。
同时很玩味的部分还有司马师和司马昭。如果说司马懿的生命态度是“堪忍-欲望-克制”
的递进式表达,那么在他著名的两个儿子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生命态度的再一次轮回,站
在同样的历史十字路口,面对暴涨的欲望,究竟何去何从?
我实在是很欣赏这种解析人性的方法,创作者不会告诉你答案,只会在黑暗中不断地抛出
问题,等待你在交流过程中给出解答或者回应,即便这种回应可能因为自我立场的不同往
往挟裹着批评,有时更像三体人给出的入侵信号。倒也无妨。
至于你看到答案了吗?也许各人都有各人的答案,而我看到的是三五中年人用他们的生命
态度表达对古人生命态度的理解,已知天命,却又困顿于天命,怀揣野心奋力从青史的断
章残句里重拾古人的态度,又何尝不是欲望的另一种轮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深以为然。
如果说对人性的表达是贯穿司马懿一生的基调,那么“止争”则是我以为此剧上部的“道
”之所在。
有三个段落改编我非常钟情。
止争在剧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双子传令这一局。面对曹操的考题,曹丕向司马懿请教出城门
的方法,司马懿给出了个八字“只论对错,不争输赢”。什么是对错?即“不违臣礼,不
违子道。”后八个字化自毒士贾诩对夺嫡的建言“朝夕孜孜,不违子道”,算是影视改编
中出于剧情的需要,将人物做了加减法。这个改编就非常耐人寻味了,曹植奉行的是儒家
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司马懿教导曹丕的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道化
儒,高下立现。
而最能体现止争这一道法格局的段落在民谣十五从军征的出现 ,直接把基于个人修养的
止争扩展成为对战争的反思。
这种反思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都出现过,但三国题材里极其罕见。上半部的战争戏几乎没有
,涉及到战争的场面给了两个片断,其一是民谣十五从军征,其二是关羽之死。十五从军
征借民谣之口表达百姓对战争的厌倦,而关羽之死这一幕,镜头中呈现出的红黑白战争三
原色则更多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前后呼应,为曹操的谢幕呈现出一派宽阔的格局。如果没
有这一层意思的铺垫,曹操的戏份不会这么好看。
征战的意图是结束征战,帝国斜阳的尽头,是哀民生之多艰,这个落脚点,广大而精微。
第二个体现格局的改编是七步诗。
军师联盟有一个诟病点是时间线与史实不符。但我以为,为使节奏更紧凑,矛盾冲突更尖
锐,在不违背故事逻辑结构的前提下将时间线进行抻缩是戏剧改编的天然权利,无可厚非
。
以七步诗为例,如果顺着我们习惯的时间线来,七步诗最终呈现的效果是曹丕的狠毒刻薄
,显得脸谱化,容易落到历史的窠臼里去,而本剧给曹丕铺设了性格成因的背景,他也有
过浮瓜沉李佩香种蔗的赤子天性,性格中的敏感阴刻更像是政治环境的后天产物。因此,
七步诗的时间线一旦拉到赠玉枕这段,戏剧格局瞬间就出来了,它指向的不是杀意,而是
饶恕。兄弟阋墙,半生争斗,最终却落在饶恕二字上,比起一味渲染萁豆相煎不知高出多
少个段位。
饶恕,这是我理解的止争的第二层意思。
止争的第三个层面应该是献给女性的。
从大部分人观剧的角度来看,本剧的后宫戏真是毫无看点,一个智商低到连片头曲都活不
过的献帝公主草草包揽了所有的“宫斗”任务,最难以置信的是,甄宓和郭照怎么可能不
撕?
我也以为一定会理所当然地互撕,地底天上,塞糠覆面,绝不饶过,结果她俩美好得就像
晨间露下的一对百合,你在时,我俩芳华互照,你去了,我就张开羽翼保你孩儿走向帝位
。何其美好!
张春华和柏灵筠又何尝不是?
出于对角色的好恶使然,我不喜欢柏灵筠,但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子心志果决,目标明确
,有着最直观的欲望,且不受俗见所拘,一旦锁定势必得手,她与司马懿,是人格和智慧
的平等,与张春华,是欣赏和敬重,在主创的戏剧世界里,看不到对女性的物化,矮化,
乃至黑化,同样可以持戈策马,可以逐我所爱,可以对面相思,可以坦然赴死。
如果时代的局限性避不开,男人可以坐享齐人,那影视作品中女子间的相处姿态和独立时
的精神,便直接反映出今人的眼界,以及创作者的格局。前半部固然精彩,君臣天下,节
义信仰,但后半部的格局从来就没有匍匐到宫斗宅斗的尘埃中去,人性中的理解与欣赏,
饶过与宽恕,尊重与扶持,往往比杀伐和生死来得更加摧折人心。
此为止争的第三重解。
以上。
转载自微博(已得原作者同意)
https://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404131694675422270&jumpfrom=weibocom
https://i.imgur.com/nVX3hL9.jpg
-
若标题或内文不符板规请告知,
会尽快删文或修改。
觉得这博主的文章挺好,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