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大明王朝1566

楼主: kea (推理小说<亲爱的你>出版)   2017-05-27 01:41:02
[电视] 大明王朝(20-46)
http://blog.udn.com/Kea0111/103345741
“我朝以孝治天下,天下便是一家,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百兆生民,就像这一家的
子女,皇上就是这一家的父祖,臣等便是中间的媳妇,凡事但按著媳妇的职责去做,能忍
则忍,该瞒则瞒,两头尽力顾著,实在顾不了了,便只好屈了子孙,也不能屈了公婆。”
这段话是戏里徐阶在嘉靖死前对他说的“肺腑之言”,这段话贯串整部戏,精准地描
绘一个重视尊卑、以致于无法分辨是非谎言的权力结构。如同严嵩说的,“整个大明朝,
只有皇上可以呼风唤雨,也只有我严嵩可以帮皇上遮风挡雨”;又如同裕王反复说的“天
下无不是的父母,也无不是的君父”,这些讲的都是同一件事:皇上永远是对的,不能往
皇上脸上波脏水,别让皇上不开心!
但矛盾的是,嘉靖并不是个虚位皇帝,他是管事的,大从改稻为桑的国策,小到你家
娶几房姨太要不要送回娘,他都要管(只要他开心)。不过具体来说,他也不是真做事,他
就是出几个主意,讨论讨论卡住了,就叫内阁“好好议出个万全之策”。内阁觉得主意不
好,却不敢讲(相反地一定有皇帝拉拉队存在),只能闷著头干,最后出差错,皇帝又一副
高姿态,好像在说“天啊我真养了一群笨蛋”,内阁不管贪官清官没人敢把手指指向皇上
,最后要不瞒要不推,杀一两个中低级官员,然后既然责任有人担了就万事搞定,天下太
平,至于死了几千个老百姓,或有些商人因此损失了几十万两,管他娘的,这当然不是皇
上的错,别让皇上不开心了。
于是四十几年下来,朝廷便不再存在真话,嘉靖觉得自己能把这些文官太监搞得伏贴
,让他们偶尔不伤皇城里的和气地斗一斗,便是天纵英明,堪比汉文。
因此整部戏后段的高潮,自然是海瑞上《治安疏》、把嘉靖气得吹胡散发那段。编导的手
法精湛无比,情节层层堆叠,乃至书奏一上,嘉靖、海瑞的情绪都处于一种爆炸状态。
以海瑞的心境来说,从第三十八集开始,百官欠俸,而同时间内阁诸臣竟在写青词,而且
还说是一等一的要事不该被打扰,奏报之后,徐阶赵贞吉还是个混字,连出面都不敢,全
靠海瑞个人“共体时艰”的名声才把诸官压下去。最后就上演百官闯入宫中,内阁跪、内
监揍的荒唐闹剧。
而海瑞还不得歇息,他去大兴赈灾,目睹人间惨剧。我觉得最悲伤的一幕就是,海瑞走在
难民营中,看着一个一个行将冻死、饿死的灾民,还要故作开朗地要大家站起来,别躺啦
,躺久真会站不起来。我完全可以体会海瑞当下的悲伤、无奈与无力感,就在天子脚下,
世界第一大城的北京城旁,有那么多的人,包括老人和小孩,正在无力地死去,而包括他
在内,理论上应该保护照顾百姓的政府,却如此无能为力。更荒谬的是,在同一时间,紫
禁城里嘉靖正在为没有每一个文官都上贺表,而在闹小孩脾气,群臣太监又哭又跪,还要
反复说啥君父迁居天下大喜之类的鬼话。
海瑞回京后病倒,如李时珍所说,那不是生理的病、是心理的病。海瑞醒来后接到的第一
个旨令不是赈灾,而是上.贺.表(留意一下,嘉靖完全不知道海瑞出差是干嘛的,也没
人敢告诉他),你他妈的要他怎么不爆炸,换成正常知识份子都该爆炸。《治安疏》那么
暴冲的内容,在这样的心境下就显得合请合理,难道要他看完那么多难民后,还要上贺表
?除了上这样一道书外,我想不到海瑞还能采取任何合理的行动。
有人说海瑞上书也没啥实质建议,都是大道理空话,这点我倒同意。不过在谎言遍布的世
界里,一句诚实的空话便钜力万钧,振聋发聩,否则一个六品朝官以空话骂皇帝的上书,
怎么会造成朝纲动荡呢?
锦衣卫打开海瑞预备的棺材,里头整齐叠放著官服官帽那一幕,让我眼眶溼了,我没想过
会被中国传统教忠教孝的情节给打动,但这部戏里的海瑞并不传统了,他展现的不是那狭
碍的对君王的忠,而是对“官”这个职位的尊重与执著。事实上官不只是两个口,只是我
们都把谎言当真实太久了。
最后“三帝会审”一段亦是相当精彩,编剧还是为聪明的嘉靖设计一套自圆其说的歪理,
什么黄河水浊长江水清之类的,讲得自己好像是个很厉害的皇帝。但说穿了,所谓“泛滥
”云云也不是这些官员对国家社会造成什么危害,就是让你皇帝老子不开心而已。夏言沈
炼的故事戏里没演,严党倒台可不是因为贪污或干啥坏事,毁堤淹田死几千人都算了,最
后下定决心治严党,是因为他们分给皇上的钱太少啊(“他们分三百万,朕分一百万!”)
。说到头,皇上就是觉得只要握住东厂锦衣卫,用陈洪这种小人酷吏,能随时宰掉你不喜
欢的大臣,就是个好皇帝,但论治国,真的什么都不是。
说到严党贪污,我不知道是我看漏还是编剧故意,当初鄢懋卿收了三百多万两盐税回来,
严世藩留给皇帝一百万,说应该够宫殿工程了。但怎么严党抄家后,工部又跳出来说不够
一百五十万呢?是原先工程款估错了?还是有钱又意外失踪了?
总括来说,这部戏真是将嘉靖这个聪明的昏君演活了,他口头说得再漂亮,说自己多节俭
、苦民所苦、关心前线将士,但戏里头总用数字来打他的脸:江南淳安一地一户人家一年
支用是五两银子,他老人家“盖几间房子”就花了一百五十万两;戚继光辛辛苦苦地带几
千人抗战上万倭寇,军需不济,但紫禁城里就养了十万人—还不是文官喔,是宫女太监,
他们惟一生存的目的就是伺候皇帝一人。
我看网络评论还有人觉得这戏中嘉靖是个还不错皇帝,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宫廷剧的皇上看
太多,都会有点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因为皇帝太可怕太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杀人刑人,所
以只要皇上稍微笑笑,流露些许人性幽默感,能看出谁在说谎,我们就觉得好棒棒,不是
昏君不是暴君,是好皇帝。
我只能说,这戏里嘉靖挨了海瑞骂,反省了一整年,临死前总算有做点事,虽然还是慷他
人之慨,但至少说出“我们朱家欠天下百姓太多”这话,表示他还有点自觉。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戏虽捧海瑞,但也没让他成为超越时代的超人,他批判朝廷同时
,自己也建立了一个谎言的权力结构,就是他的家庭。我印象最深的是过年前一幕,海瑞
从外回来,看着一匹织好的布,便说:“还是我阿母最能干,我还以为这匹布没那么快织
好。”海母则答说还是我们海南人会织布云云,而同时间镜头则带到一直默默织布的海妻
身上。
观众可以看出,布是海瑞的妻子在织,海瑞海妈都知道,但荣耀只落在海妈身上;又例如
海妈说“医生的话就听一半”,海瑞似不认同,但也没甚反驳,海妻最后悲惨的下场(难
产三天而死),不就是这“只听一半”害的吗?海瑞对皇帝说真话,却不敢对母亲抗颜。
另一方面,县丞田有禄家里公媳不合,公公搬到外面去,戏里也没交待田爸爸独居多凄惨
,海瑞偏偏要用公权力强迫人家住在一起,也不给人说任何话,这和嘉靖其实没啥两样。
(其实我觉得田县丞这角色满有趣的,很典型的事务官,照章办事,对上级毕恭毕敬,有
点体面时屁股就会翘起来,还满真实的,但跟到海老爷其实满衰的。)
以上讨论的都是剧里头的海瑞。史实上的海瑞就没有那么赚人热泪,比较像是一`种宋明
理学实践极致的表征,是正面的那种极致。但正面的极致也就是这样子,因此我们就会了
解为何接下来四百年中国会如此落后。
总言之,这部戏超好看,对中国历史的观察深刻至此,令人折服。
作者: RTPSW (RTPSW)   2017-05-27 08:57:00
推精辟
作者: cashko   2017-05-27 13:24:00
推海瑞家里的权力结构
作者: lastversion (限量发行)   2017-05-28 21:00:00
精彩评论!
作者: Uber (Uber)   2017-05-29 10:17:00
这部超级经典
作者: mirror08 (鏡子)   2017-05-29 12:03:00
推!
作者: quintis   2017-05-29 19:32:00
很赞同你的评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