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原著案件顺序是 第七个读者(1999)-强奸案(2001)-吸血鬼案(2002)-模仿杀人
而最后两案有关联
电视剧加上一些主角内心戏 解开心结 以及加强女主角戏分
所以顺序是强奸案(1998)-吸血鬼案(2002)-回溯第七个读者(1999)-模仿杀人
而强奸案为第一起案件 当时还意气风发 到发生第七个读者案后 变得消极
原著第七个读者案件的确让方木受到影响
但他选择是帮助破案 弥补当时无法及早揪出真凶的痛苦
接下来是几个案件的改编部分
第七个读者
小说里 中间就有穿插一段孙梅跟吴涵的插曲 用女人跟男孩代替 叙述两人的关系
而剧中呈现性爱姿势的男女 小说里面 只是一个被雪覆蓋 一个被绑在旗子上
电视剧方木和陈希戏份比较多
小说有说明 凶手去检查书单时 就知道只有三个人 看过那本书 里面已经没有信
陈希是接下来借书的 会杀她 是因为方木说的死亡书单 给他灵感 纯粹只是乐趣
孙梅也没被怀疑是凶手 她跟祝老四 都被吴涵烧死
吴涵本来要杀方木 最后被烧的孙梅从火海跑出抱住吴涵 一起被火吞噬
小说中 死者更多
画像
模仿杀人里 第三个死者是小女孩 性侵 还拍摄下体
小说中托马斯·吉尔(老外) 是第五个死者
模仿杀人的模仿者也不同 暗示也不一样
孟凡哲(强迫症) 他死前寄信回家 结果他妈妈也被杀
吸血鬼案的凶手马凯 和孟凡哲 都被最后这个凶手-心理治疗(催眠)过
而且这起案件死者比电视剧多
陈希跟祝老四还是会一直出现在方木心里
也造成他跟邓琳玥在一起时 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对方
小说里面 凶手纯粹就是忌妒方木 所以 才杀人跟他较量 好像比较合理
电视剧改成要让他脱离幻象跟治疗心病 反而很奇怪
乔教授其实是好人 他知道方木害怕火场
所以最后被火烧时 还隐忍不发出惨叫 希望不要再在方木心中留下阴影
最后孙普还想装精神病 逃过杀人罪
方木引诱孙普杀自己 然后正当防卫的方式 开枪杀死孙普
总地来说 电视剧很多改编 非常有创意 也更完整整个故事
起承转合 让人非常想继续看下去
例如陈希是方木心中幻影那段 例如孙梅被误会是凶手
例如加上邰伟的过去 例如把方木塑造深刻心理阴影
但我最不喜欢的改编 是乔教授被当成大boss 理由非常莫名
原著里的编排比较合理 但叙事方式 的确没有电视剧那么会说故事
不过里面有一一解释方木为何会有这样的心理犯罪画像
电视有时候没解释 有点神化
以上 有点乱的心得...
作者: dido0208 2017-02-02 23:40:00
推,很喜欢第一季的心理罪,虽然电视结局比起原著不是太满意,但更喜欢导演把原著拍摄的更有内涵,特别是方木心理罪部分惊喜有意思。
作者:
loloyi (loloyi)
2017-02-03 01:10:00喜欢原po的心得
作者:
jhairpin (Gloria)
2017-02-03 02:07:00第二季小剧场比较有稍微说明相关专业,第一季马凯的画像完全不科学啊啊啊─!但这部真的超好看
我个人更喜欢电视剧,小说我愈读愈怒,尤其是邓琳玥这个角色,非常令我讨厌。至于电视剧把乔教授塑造为boss,其实也是暗示每个人内心阴暗的部分。小说里我感受不太到乔教授对方木的用心(感觉很表面),所以电视剧这样改我是满满意的。
作者:
jhairpin (Gloria)
2017-02-03 12:14:00我说的马凯画像是指,仅仅依方木所说的犯罪侧写,就能连马凯的长相都画出来,当时我整个人都看傻了XD没看过原著,乔教授我是这么脑补的:知道自己得了阿兹海默症,想在余下还清醒的生命里,帮助自己的爱徒,哪怕不择手段。也曾脑补乔教授是因失智症影响而性情大变,才会用这么犯法又偏激的手段,都不怕方木更一蹶不振吗?冏
原来如此~也是啦 马上画出来 也是蛮厉害的~只能说 不能了解电视中乔教授的想法 当作受到影响好了~
作者:
skypiea (Seki)
2017-02-04 00:03:00看到心理罪系列一定要推 而且我想推第二季XDD
第二季看到中段还不错,但其实情绪与叙事手法整体来讲,还是挺糟的。我剩下最后五集还没看。像程芸和方木究竟何时变得如此亲密,我看得雾煞煞。想说我是漏掉哪集没看吗?写错了,是杨芸。
作者:
jhairpin (Gloria)
2017-02-04 19:05:00应该没漏,因为我也是看得雾煞煞,后面连戒指都拿出来了...
看到戒指 我也是不懂 不过 好像是因为弄坏所以买来赔吧
而且方木和杨芸看起来根本一点也不配,我都不好意思说是姊弟/母子恋了(抖)米楠比较搭方木,至于廖亚凡,拜托,那很有犯罪感好不好
我本来也以为杨芸大概配邰伟 年纪比较符合XD方木最后应该是喜欢米楠 但那要到城市之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