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地方贼,喜欢偷走地方的故事,欢迎大家
偷走完整图文网志版:http://t.cn/RmQ4N6U
可以顺便偷走贼的脸书追踪:http://t.cn/RmPbrSh
最近正在撰写一些地方故事,让更多人能知道,这次刚好偷到了嘉义大林
虽然是自己找一些资料完成,但地方的故事还是希望能够让地方人给点意见
所以就PO来PTT 嘉义版,希望对大林熟悉的人能够给点意见,或说一些故事
[地方 #大林中山路老街] 偷走曾因糖业而繁华的慢城故事 #大林 Dalin/嘉义县 Chiayi
暂时结束云林林内系列之后,贼贼将进入另一个林“嘉义大林镇”,虽然中间一直中离
写别的地方。因为大林的故事很精彩,光是中山路老街贼贼就会分成上下篇,希望能够
让大家认识这曾经繁华的小镇。
之前说到林内的地名与林内的曾有的茂密森林有关,大林的“林”想当然应也与森林
有关,不过大林的大名根据文献应有两种说法。事实上,大林最早的名字应为“大浦林”。
有一说是开垦初期,当地有一大片广大森林之地而来;另一说则是,最早开垦者为广东省
潮州府大浦人,因为思乡遂将地名取为大浦林。贼贼认为,两者说法都情有可原,但最可
能的原因应是二者相加,不然就直接叫大林不就好了。
贼贼会来到大林其实也是纯属意外。首先,贼贼在参加一个访问云林县新住民的计画时,
有一位越南新住民本身就是住大林,但每周都会到云嘉不同的夜市,这让贼贼觉得云嘉应
该一体观看。其次,贼贼在写新加坡老戏院保存的文章时,刚好正值大林万国戏院可能
关门之际,基于对老戏院的喜爱,贼贼觉得应该到大林走走。走了一趟才发现,大林真是
一个暧暧内含光的小镇啊,需要大力推荐给大家!
大林镇位于嘉义县北方,北以石龟溪与云林县斗南镇为界;西则藉三叠溪与溪口乡为邻;
东则接嘉义县梅山乡;南与民雄乡相靠。郁永和将其于1697年来台九个月的经历,记录成
《裨海纪游》一书。在书中,他将大林描绘成有广大茂密树林之地。在郁永和路经嘉南地
区二十年过后,大林才开始有人开垦。
首先是薛家。薛允珍于康熙中叶渡台,招流民拓垦台南油港尾一带,并拓展至台湾、
诸罗及凤山县的荒野。1692年左右,迁居于当时诸罗县打猫堡大埔林庄(亦即今大林镇)
并屯垦今大林、民雄、云林一带。当地佃农称薛家为头家,其地为头家庄。其三子薛蒲,
在大埔林、打猫一带拥有千余甲的田地,在云林亦广达一、二千甲,对云林及嘉义等地的
开垦有功。此外,于1712年左右,有另一“薛”,广东潮州人薛大有招佃垦殖大林。在
他们努力下,大林形成了一个聚落。除了清廷设置衙门于此外,也有许多传教士来此传教
而兴建天主教堂。
1786年,台湾发生有名的林爽文之役。其中,位于嘉义和斗六中继点的林内,成为清
与林爽文两军数度交战的地区,林军也曾占据中林、大蒲林与大埔尾三庄,史称林爽文之役
大蒲林之战。(在左边的乾隆平定台湾得胜图也可以看到大埔林之役的场景,就知道这场
战役很重要)经过这场战役后,大林便发展成一个更热闹的集货市场。
在《嘉义管内采访册》中,便写道梅仔坑、新港附近的庄民聚集在大林,交易日常生活
用品及农产品。除了形成市集之外,早期交通不便,吃住也成为往来商旅需要考虑的。
在清朝具有官道通过的大蒲林便是停留的好选择,而形成一条南北向的大街,南北各设有
隘门,饭店与酒馆在大街上林立。根据右边的日治台湾保图可以看到大蒲林街与现在市区
有段距离)
然而,官道也成为乙末抗日战争,日军由北往南的道路。根据史料,日军顺着官道进入
大蒲林街,并在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抵抗。日治时期,改变大林地区空间型态的便是梅仔坑
大地震。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所发生的梅仔坑大地震,芮氏地震规模达到7.1。当时
最严重的地方,包括今天的嘉义、梅山、民雄、大林以及新港一带。大林街上多为土角砖
砌筑的民居遭到倾毁,仅剩木料或木板砌筑的民居,造成原先已成形的清代老街有很严重
的毁损。梅山地震后,虽然嘉义厅决定大林不需要进行市区改正,但在重建时仍须依照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并将大林定位为集散附近村落南北货物市场来发展。
日治时期,纵贯铁路南段的兴建更造成大林的繁荣。1903年开通嘉义到他里雾(今斗南)
之间铁路,1904年兴建大莆林驿,铁路便利的交通也使大莆林的商业发展更加兴盛。
此外,1913年,日本新高制糖会社在大林设置新式糖厂,原先仅是定位为货物市场小镇的
大林,因制糖业有了新的发展。有趣的是,日治时期官线纵贯铁路的大莆林驿与新高制糖厂
的大莆林驿是在同地,但为二栋不同的建筑物。此外,大林附近地区的物产也都要靠该
火车站转运,包括西边的小梅庄(今梅山乡)的竹笋、水果和其他山产;北边北港的猪只
、肥料;以及西边溪口装的糖、米和酸菜的转运。
大林的繁华可以从一个有趣的改名故事中显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由于小梅庄
地区的民众认为邻近的大林名字听起来比较响亮,发展也比较富庶,毕竟小怎么拼得过大,
便希望改名,政府便将小梅改名为梅山。在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大林制糖业也还维持着
一段时间的繁荣。因为大林境内有中坑、崎顶两大军营,以及大林糖厂有一定规模的就业
人口,大林老街上的店家依然有稳定的客源。因此,火车站前的旅社、茶室、餐厅,甚至
酒楼一间街一间的开。根据记录,以前大林就有超过十间且房间数超过六十间的大型旅社。
酒楼产业也因诸多需求发展完整,据说当年全台最大间的酒楼-雪香亭,甚至比今日台中
金钱豹酒店还要再大些。一般大众的娱乐产业也不马虎,大林层同时有四间戏院营运
(大林、万国、新兴、东亚四戏院)。直到台湾产业转型,制糖业没落,邻近的斗六与
民雄也开始发展,吸收了大林的商业机能,老街商业转趋没落。
大林火车站经历过三个时代,日治时期的大林驿为木造站体;1967年以混凝土改建;
2008年则改为跨站式站房,连结前后站,并成为台湾第一座绿建筑概念火车站。走出
大林火车站往左走,会看见已经修复好的台铁仓库。该仓库于2010年时被嘉义县政府租下,
改为大林产业文化馆,目的为展示大林特产。这文化馆是以社区展示和联谊为主,贼贼
到时并没有开放参观。
看完左边之后,在大林火车站右边的阴凉树下,则会看见崭新的木造建筑。这是日治
时期的台铁站长宿舍,虽然已经被修复的脱离原貌,但保存至少能述说大林火车站的部分
故事。其实台铁原先是想将站长宿舍拆除,但在镇长和地方人士努力下,才得以保留。
只是现在好像没做任何用途,台铁其实修复了很多宿舍,希望能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活化
规划。
若再沿着平和路往下走,在万国戏院的巷子口,会看到一栋立面极为美丽的二层建筑,
上面标示著“南荣行”。这栋建筑物在日治时代是大间酒家“江山楼”,后由地方名人
樊赐生购入改为贩卖南北杂货使用。这栋建筑物和万国戏院可说是大林那段繁华岁月的
见证者。二楼原本可看到木造结构,可惜现在用铁皮盖住,希望有天能拆盖!
万国戏院对大林戏院的再生实在太重要了,贼贼想要分成另外一篇写,就让我们从
南荣行回到火车站,继续走我车站前的中山路吧!如果出了火车站口渴,中山路老街左侧
的第一间店“翡翠水果园”绝对能满足需要沁凉的身心。小小、旧旧的的店面可能会错过,
但里面复古的摆设(尤其用纸张写着一堆饮料和冰品名),大都会真的很难见到。据说
这里的综合水果汁很厉害!
沿着中山路往下走到55-3号,会看到一间验光室(眼镜行)“十信视界”。你们一定
觉得奇怪,贼贼为什么要介绍一间眼镜行,看它名字取的非一般眼镜行应该就知道它的
特别了吧!十信其实于1982年就开张,在大林换了许多地方,之后选择在老街55-3停驻。
在第二代(照片那位)年轻老板接手后,决定给这间眼镜行新风貌。因为大林是个小镇,
他希望眼镜行能符合这个镇的氛围。
因此,他不想像一般眼镜行一样整间店摆满眼镜,在空间上营造给顾客一种一定要买的
压迫感,反而将大部分的眼镜收纳于柜中。此外,他在与建筑师沟通时,也决定将眼镜行
空间分成两个部分。因为这栋建筑物是间具有五、六十年历史的老屋,如何再生是店家与
建筑师需要沟通的。为了留住建筑记忆/技艺,保留了工法已经失传的天花板,当时工匠
可是纯手工制作花雕的。
另外,从照片也可以看到石灰墙壁以及其上面岁月的坑洞都完整被保留下来。前半部分
是客人与店主聊眼镜的空间,后半段则是较私密的验光区。店家提到,早在政府规定
验光师空间和证照制度前,他在六年前就已经做到了!这样的细心和对美学的品味,
也难怪大林慢城小旅行也与其配合,若对店家有兴趣不妨来跟老板聊聊,而且这里有时
也会和当地艺术家合作办展喔!
与55-3十信视界仅隔一间店面的是55-1号的“泰成中药行”,虽然未像十信一样改造成
有设计感的中药店,但这间店对中药的坚持和小镇再造的热情,可不输给隔壁眼镜店喔!
在老一辈的大林人的技艺与习惯,这间开了六十多年的中药行应该称为“当归楼”,
原因是第二代曾经做起买卖当归的生意。
现在这间中药店已经传承至第三代,因为大林慢城的导览都会与中药行配合介绍小镇
生活,现在经营中药行的第三代便在店面后门开了一间中药文物馆,希望能够详细介绍
中药的历史,并推出中药DIY来来大林的游人能有更多有趣的活动可以参加。话说这间店
也配合现代人的习惯将中药做成小包装,还有卖汤包,真的是能够随着时代进步的小镇。
说到中药店后门,其实这间中药店有两个店面,一个在中山路的前面,一个则在市场旁,
其实都是同一栋啦!有些大林人可能比较习惯在市场这一侧的们购买中药。不过有一说是,
早期大林的色情产业蓬勃,有些女性购买中药,不方便光明正大至中山路的门,走市场
这一侧比较能掩人耳目,原来一间中药店的空间还跟一个产业有关!
偷完了大林老街的历史和两间特别店面的故事,在下篇贼贼要带大家偷走大林菜市场和
剩下的大林中山街故事喔!也欢迎大家说说自己和中山街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