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别人的断舍离计画中,我用NT50
结缘价获得了它,这真的是得来不易的缘分,
即使我和卖家解释这片CD在市面的价值,
他也不以为意。
(只有写下这篇文,以表达对卖家的感谢)
Demo2发行的那年,我正在水深火热准备考试,
在通讯还不发达的当时,也因为考试,
鲜少接受除了应付考试外的讯息,等到考完试,
这张限量发行的Demo2,也都已经在别人手上了。
记录一下唱片实际形体:
封面-暖黄色底加上红色REC键
https://i.imgur.com/j3XiQa0.jpg
内页-
流水编码.
https://i.imgur.com/VpBuDA9.jpg
歌词.制作团队明细
https://i.imgur.com/ekixeS1.jpg
绮贞体文案
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按下随身的REC键,
戴上耳机,才发现闹钟答答的声音,
对面骑楼摩托车发动的声音,
自己衣服摩擦的声音,
还有答录机接触不良的声音,
都那么清楚,
每次就在只有自己和所有的声音的情况下,
躲在房间偷偷摸摸录下每一首刚写好的新歌,
又想让你听,又怕让你听到。
https://i.imgur.com/PtUWmdu.jpg
CD片本人
https://i.imgur.com/XBras1d.jpg
封底-歌序,并搭配着每首歌的第一个吉他和弦
滚石唱片所属.魔岩唱片发行
https://i.imgur.com/gPjFTZ0.jpg
今时今日,已经很多人都不买唱片了,
购入唱片已转为是对歌手支持的象征,
唱片行一家一家歇业,
或者是搬到租金负担比较小的2F,
打开手机就可以上网听音乐,
我们不再在唱片行一张一张仔细试听,
再满怀期待将唱片买回,翻开歌词本细细品味,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
网络改变了我们很多生活习惯与模式,
也快速消耗了许多的热情。
我们习惯看新奇的东西,但也是很容易忘记。
我喜欢demo,
Demo对我来说是记录著创作的初衷,
最初的发想(不论是计画性的或是不经意的),
它就像是一颗等待萌发的种子。
茁壮或就此打住,没有人知道。
我很喜欢绮贞这张demo,歌曲已经接近完成,
不简单的吉他编曲,纯粹又干净的声音
想到demo,就翻箱倒柜,
把曾经记录我过去声音的产物翻出来拍照纪录,
科技的发达,它们也都被我放置在柜子的某一角。
https://i.imgur.com/FjSbsOE.jpg
#我们都主修绮贞系
#绮贞老师的课,堂堂爆满,还不给加签
#选课系统永远被瘫痪
#我也没选到女巫店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