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白色恐怖时期彰化女中的红楼惊梦

楼主: andrewkuo   2020-05-05 19:23:48
白色恐怖时期彰化女中的红楼惊梦
去年刚升格为台湾“百年名校”的彰化女中,是一所人文底蕴丰富的学校。除了台湾第一
支登顶玉山的女生队伍(1924年)、台湾现代艺术先驱李仲生(美术老师)、台湾少数硕
果仅存的校园红楼外,在白色恐怖也有一笔惊人的纪录,而且牵涉到一位日后成为国际知
名学者的教师;其余波甚至牵连到国、共两党1950年代努力争取的一名留美学者—&
mdash;这人后来协助中共开发出原子弹。
小小校园挤了十几名“匪嫌”
故事有点曲折。能连结过去和现在的最佳画面,应该是存放在校史馆(位于红楼)的一张
黑白照片:“台湾省立彰化女子中学全体教职员摄影留念”,摄于1949年7月7日。图中可
以看到校长皇甫珪(女)和五十多名教职员,男女各半,正襟站坐,在校园露天合影。他
们不知道,白色恐怖即将来袭,在场五分之一的人不是被捕,就是逃亡。
1949年10月25日,彰化刑警队闯进校园,逮捕国文老师杨菁(女);隔年(1950)7月5日
左右,期末考刚结束,彰化刑警队又闯进校园,逮捕校长皇甫珪、一名物理老师刘崇恒(
男)、一名数学老师张书琴(女);三名国文老师:苏镛(男)、张荣荪(女)和叶嘉莹
(女);以及一名职员李金川。这七人被当成匪嫌(匪谍嫌疑者),羁押侦讯一段时日,
因查无实据而保释。他们被关多久?现已难考,只知皇甫珪被移送台北刑警总队侦讯,8月
19日才由台湾省教育厅长陈雪屏保释,则其他人可能也是这种情形(杨菁和叶嘉莹除外)
。但皇甫珪祸不单行,三个月后,10月初又被保安司令部抓去,同样也是问不出什么名堂
,10月底又被陈雪屏保释。
以上七人,只是当局逮捕名册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对“姊妹档”丛秀荃、丛学文,和一
对“夫妻档”王维党、费如婷,都在皇甫珪的掩护下逃亡。不过他们是不是匪谍,不得而
知。此外还有一位男老师罗卓才,是皇甫珪叔父皇甫烓(唸威)的好友。官方档案说,他
常体罚学生,被家长会解聘,1949年1月经皇甫珪介绍到基隆中学任教。而基隆中学是“匪
谍”重镇,早于1940年即已参加“奸党组织”的罗卓才,至此如鱼得水,受该校教员兼《
光明报》编辑陈仲豪指挥,推展宣传工作。不久案发被捕,同年12月10日与张奕明、钟国
员、谈开诚命丧马场町,成为“基隆中学案”第一批牺牲者。陈仲豪则逃回中国。至于也
在彰化女中教国文的皇甫烓,也不知何时逃回中国。
很难想像,这所占地才三点七公顷(彰化高中的五分之三、台北大安森林公园的三分之一
)的小型高中,连同校长在内,竟然挤了十几名“匪嫌”,难怪1950年11月该校一名“人
事管理员”杨某向保密局耸动地报告:1948年“该校导师名单,近半数为匪谍份子,曾为
当局先后拘捕,且有明正典刑者”。所谓“明正典刑”就是处决。1956年,情报局长毛人
凤向国安局呈报这段往事,仍直指“该校教职员中,半数为匪嫌份子”。当然那个时代,
校内如有匪嫌或匪谍的话,也一定有密告匪嫌或匪谍的人。上文提到的杨某即是,后来成
为国民党妇工会的健将。
师生高素质 校风自由被抹红
问题是:彰化女中真有那么多匪谍吗?这又不然。就笔者查证,除了罗卓才外,其他人都
没有可信的匪谍证据。所以情治单位虽“求谍若渴”,终不免捉捉放放。不只如此,这些
教师的素质都不错,如皇甫珪、张书琴和刘崇恒出身北平师范大学,丛秀荃出身北京大学
,叶嘉莹出身辅仁大学,张荣荪出身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位于重庆,台静农曾任教于此)
等。即使二进宫的皇甫珪,保密局内部文件也称许她“从事教育十年,主持该校(指彰化
女中)成绩甚佳。经侦讯该犯,据称人事关系,被人诬控。原办单位亦未能提出具体事证
”。因此虽然杨某参她“在校期间,言论荒谬,时常诋毁政府”,仍然拿她没辙。
其实彰女不仅师资优异,学生也很优秀。日治时代台湾女孩主要读彰化女中,日本女孩则
是读台中女中,两者差异不是素质,而是阶级。这也形塑早期(党国化之前)彰女的台湾
意识和反抗精神,这点和成功中学类似。出身彰女的张金杏回忆,战后该校“来了很多优
秀的外省籍老师,上课难免会提到时局变化”,这句的弦外之音就是“也难免批评政府”
。二二八时她读高二,皇甫珪校长和她的级任老师杨菁“带我们提饭团到彰化的中山堂给
台湾兵吃”;当本省人打外省人时,本省老师即保护外省老师,让他们躲进家里;而本省
老师杨水源被捕后,皇甫珪即出面保释,让他逃过一劫。
这就是当时的彰女:具有自由开放、互助互爱的校风。然而这种校风不容于当局:皇甫珪
1950年6月遭撤换;张金杏同年3月被捕,坐牢十二年;更早被捕的杨菁则被感训三年。
皇甫珪离开彰女后,搬到台北和丈夫宗亮东同住,夫妇俩都被监视。北师大地理系毕业的
她,之后仍在师范大学及淡江大学教授地理多年,是台湾地理教育的一号重要人物。但因
二进宫的纪录,其光环远不如宗亮东闪亮。宗亮东(1911-1996)出身北师大教育系,1946
年来台执教师范学院(今台师大);1947年兼任台北和平中学校长,和平中学改制为师院
附中(今师大附中)后,即兼任首届校长。1981年从台师大退休,继续投入“张老师”工
作,是台湾心理咨商与辅导的先驱,一生做教育的时间超过一甲子。
红色渗透 教育界谍影幢幢
从官方档案看,宗亮东和皇甫珪一样,都是自由派知识分子,都对国民党政府“有意见”
。1954年一位保密局特务高某呈报他的监视结果,说宗亮东“言行虽较以往检点,但其思
想尚不满政府现实;与其谈主义、民族思想与国际时局,均避不吐露意见,只有注意美援
、教育方面”。可见他也知道“老大哥”对他不太放心。不放心还有一个原因,是和平中
学出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匪谍何慧研,而且保密局文件指出,她与皇甫珪夫妇交往甚密。
何慧研是中共华南局党员。1947年来台,先后任教和平中学、建国中学;1951年因工作无
法展开,离台赴港,再从香港转回中国。她的丈夫陈一言也是党员,而且是广西党组织的
要角,曾任台大教务主任,1949年回到中国,1955年在“反胡风运动”遭到迫害。她的儿
子陈泽群也是党员,杭州笕桥空军官校二十八期出身,1949年随校撤往高雄冈山。跟他母
亲一样,在台难以活动,乃利用机会假道香港回中国。之后成为著名杂文家,1957年被打
为“极右份子”,遭下放劳改,政治迫害持续到“四人帮”倒台为止。
这一家三口都是共产党员,都潜伏过台湾,其中两人还渗透到教育界。而当时台湾公立高
中、大学就那么一丁点圈子,同样对政府不满的宗亮东夫妇很难不跟他们互动交往。这也
凸显1940年代后期到1950年代初期教育界的“谍影幢幢”,外省匪谍(中共直派)和本省
匪谍(省工委系统)到处蹲点,情势复杂超乎想像,导致国民党进行坚壁清野的大整肃时
,教育界哀鸿遍野,血迹斑斑。
彰化女中的“红楼惊梦”还没结束。1972年,又有一位教师陈珩(唸恒)被捕。这年调查
局一口气逮捕二十四名江西中正大学校友,制造又大又冤的“潜匪案”,陈珩是其中之一
,也是他继1949年收听“匪播”坐牢一年半后的二进宫,遭判刑十年。值得一提的是,以
上所有被捕的彰女教师,除陈珩外,都不在补偿基金会的补偿名单;而除陈珩、杨菁和罗
卓才外,也都不在“台湾浩劫数据库”和促转会的“转型正义数据库”。台湾白色恐怖统
计有一大笔黑数,即此可见一斑。
原子弹推手 国共竞争疏松桂
话题再回到皇甫珪。这个名字仿佛武林高手的校长,有自己的江湖圈,却一个个被官方拿
办。不过有一个例外:张南村(又名张楠村)。他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48年彰化工
职(今彰师附工)校长吴鉴湖,透过关系聘他来台任教,任机械科主任。据保密局报告,
他“言论偏激,态度灰色”、“匪嫌甚重”,与皇甫珪“过从甚密”。1951年离职,又教
了两、三所中学,1954年进台湾工矿公司高雄轧钢厂,工作才稳定下来。1956年职衔是二
等工程师厂长,月薪四百一十元。综合资料研判,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
张南村不仅“匪嫌甚重”,还被查出曾透过在美国的友人,汇款接济他在中国的家属。这
一查还得了,“资匪罪”随时上身,但保密局有所顾忌,因为这位“美国友人”就是疏松
桂。疏是何许人也?武汉大学电机系毕业,与张南村有同乡(安徽)同校之谊,但境遇大
不相同。1948年因成绩优异,被教育部派往美国深造,先后获田纳西大学、卡内基理工学
院(陈文成母校“卡内基美隆大学”前身)两校硕士,成为杰出电气工程师。
1955年美国撤销中国留学生回国禁令,海峡两岸都在争取此人。台北当局就是透过他的“
在台友人”张南村进行说服,而且档案提到邵逸周(前武汉工学院院长,时任职美援会副
秘书长)也列入说客名单。但邵有没有出马,档案并未提及。最后是北京当局策动成功。
疏回国后,协助中国研发原子弹,设计自动引爆系统,1964年试爆成功,震惊国际。如果
他当初选择来台,会牵动情势如何变化?想像空间很大。
不过,疏松桂再怎么杰出,毕竟是为穷兵黩武的中共制造超级杀人武器,历史评价不会好
到哪里去。相形之下,彰化女中一位教师,日后在教育界和学术界长期耕耘,兼擅中国古
典诗词、西方文艺理论之长,其“汉学家”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海内外知名度已超越了疏
松桂、皇甫珪和宗东亮。她,就是前面提到的叶嘉莹。
汉学大师 叶嘉莹苦尽甘来
叶嘉莹是蒙古族旗人,本姓叶赫那拉(与慈禧太后同姓),1924年生于北京。名门贵族出
身,加上良好家教,使她诗心早发,自幼深植文学基础。1945年毕业于辅大国文系,在三
所女中同时教书。1948年春离开北平,南下与任职国民政府海军的赵钟荪结婚。此时国共
内战正酣,当年冬天夫妇便随海军撤台。隔年(1949)叶嘉莹透过台大教授许世瑛的介绍
,到彰化女中教国文,因而亲历彰女的白色恐怖。许世瑛出身清华大学中文系,是台大中
文系主任许寿裳的儿子。许家是叶家在北京的邻居。许寿裳1948年春遇刺身亡,其死因官
方和民间说法迥异;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引起台大中文系(乃至台湾文史学界)白色恐怖
的寒蝉效应。
1950年7月叶嘉莹被彰化刑警队逮捕后,羁押若干时日,没有送到台北即被释放,据说与彰
化警察局长是辅仁校友有关。之后过了一段困顿日子,甚至潦倒到住在先生的姊姊的宿舍
的走廊,打地铺睡觉。后来找到台南光华女中的教职,生活依然困苦;之后教台北第二女
中(今中山女中);1954年起在许世瑛、戴君仁两位贵人教授的提拔下,先后教台大、淡
江、辅大(1961年在台复校),这时她已是一位名师了。1966年台大与密西根州立大学的
“交换教师”计画,是她赴美的机缘(之后转教哈佛、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这
机缘改变她的一生。
宏观来看,叶嘉莹赴美教学,具有两大意义:第一是先驱性和突破性的:当时用英文教中
国文学的华人教授少之又少,她不仅教得深入,而且将中文(表意文字)和英文(表音文
字)两大系统的文艺美学融会贯通,别开新局,取得巨大成就,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
家学会院士”。第二是对比性和出击性的:1966年中国开始十年文革,文人学者受尽迫害
,传统文化连根铲除;台大中文系派叶嘉莹出国进行文化学术交流,而且成为“世界汉学
家的汉学老师”,意义重大不言可喻。不过国民党当局文化水平低,对这一切无感;不只
如此,还因叶嘉莹赴中国探亲,把她列入黑名单,而其备受推崇的著作(如《迦陵论词丛
稿》),也和禁书并列。解严后,1988年才解禁返台,2014年以九十高龄回中国终老。
叶嘉莹除了教育和学术成就非凡外,文学造诣也是一绝。其文字清丽雅致,是阅读一大享
受。其实她和白色恐怖的因缘不只如此,她的先生赵钟荪也是政治犯(海军案),入狱三
年;更不幸的是,出狱后性情大变,成为家暴丈夫。这故事有点像台湾另一名文学家季季
和杨蔚的家庭悲剧,但情节不如后者严重。笔者尚未掌握到赵钟荪案的关键资料,不敢动
笔,只能就此打住。
资料来源:Yahoo奇摩新闻
https://tinyurl.com/ybla3hyy
原来彰化女中成立比彰化高中还早呀!
作者: syksr (flower bear)   2020-05-05 22:14:00
作者: perseus419 (perseus)   2020-05-05 22:17:00
上报的新闻
作者: OUOAWA   2020-05-05 23:37:00
红楼真的美
作者: sformosa (天蠍的阿助)   2020-05-06 10:06:00
为什么校地面积要用大安森林公园做比例
作者: Taiwanotoko (台湾狼)   2020-05-06 10:42:00
一堆把台湾当跳板的支那人
作者: ccdg (cdg)   2020-05-06 12:10:00
希望彰女能给学生更自由及多元的学风中女虽然这几年偏保守,但过去有段时间相对自由,不强调竞争,鼓励学生将自我潜能放到最大把自己做到最好,会造就更多顶尖人才
作者: jklm456 (ωFKNω)   2020-05-10 21:28:00
因为台北人比较了解大安的范围吧?同日本常用东京巨蛋比
作者: slamwater (slamwater)   2020-05-11 09:55:00
可是我们不是天龙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