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来源:
公视新闻网
2. 新闻标题:
社头织袜业改部分产线制口罩套
3. 新闻内容:
2020年3月8日 林健生 彭焕羣 彰化报导
https://youtu.be/jBaaY292ro4
武汉肺炎疫情延烧,有产业大受影响,也有产业开创活路。彰化的织袜业者将产线改成作
口罩套,也因为成本低,材料不闷热,让工厂的订单增加不少。
厂房机台不停运转,工作人员也忙着确认品质,彰化社头的织袜大厂产线原先都是生产丝
袜,但目前口罩荒持续,连带让口罩套需求大增,厂方将产线作了更改。织袜厂经理林宏
玮表示:“设定它的规格做前后的缝头起来,机器可以做出这样的设定,做出这样的(产
品)。”
将机器重新设定,针对长度裁切之后,就成为口罩套。织袜厂表示,口罩荒带动口罩套需
求,也带来不少订单,目前已经将产线的七成用来生产,估计一天可以生产四十万片。相
较于手缝的口罩套,除了成本较低,包覆性也提升。
民众表示:“那种(手缝棉布)比较厚,戴起来时间久之后会觉得窒息的感觉,会没办法呼
吸,这种不会有那种感觉。”
传统产业因为疫情,来了场及时雨。而织袜公会理事长认为,台湾的织袜产业长期受到中
国制袜品挤压市场,劣质品也打坏市场信任度。因为疫情让来自中国的产品和原料停下来
,正是本土产业的复苏机会,应该更要强化体质。
台湾区织袜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魏平仪指出:“因为它们(中国)封锁越久,它们对世界各
国供货就会减少,减少的话对我们台湾制袜业是有利的,转型通常是在它的附加价值提高
,比如说专业运动袜啦(特殊功能性)。”魏平仪认为,口罩套是因应疫情的产物,但很难
永续经营。
而台湾织袜业挺过中美贸易战,现在反而是个重整的机会,除了应该提升产品价值,也要
加强特殊性和精品化,而政府对产业挹注也要到位,才能让产业把握翻身的机会。
4. 新闻连结: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69529
5. 备注:
很不错的策略,口罩因为耗量大带动周边产品需求量增加,不过就如理事长说这只能赚短
期,还是需要有技术上的转型比较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