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默,也是一种抉择──电影沉默观后感

楼主: monarchist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   2017-03-01 01:44:13
美国电影《沉默》,由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导演,他在影片中探究信仰
苦难与救赎的问题上,信仰是否在“沉默”?而影片似乎把观众的心理引向另一个主题: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不是唯一救赎人类的方式。
在当今人性文化,这种想法已处于上风的位置,似是而非的影响了欧洲人的想法,产生对
基督信仰的质疑,像黑格尔的“天主已死”这一理论,来加以否认苦难、救赎价值,并从
世界观角度出发,再一次在该影片中表现出来。
在这一后现代价值观的背景下,人们的宗教信仰,完全被物质世界所取代,认为为了救人
,背教也是可以接受的。那麽,就等于说在否定苦难是毫无价值、也毫无意义了,并且为
背教者粉饰,为降低殉道行为的崇高价值,甚至认为是一件鲁莽的事。
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导演似乎想要告诉世人,天主是沉默的,这用鲜血换来的
信仰也是沉默的……这种现代主义,渗透教会内某些自由派人士,他们试图说服,基督信
仰也可以不用苦难,而信仰对人生的定义是:信仰以人性为主观,人性关怀……现在欧美
教会,普遍存在一种观点:为救人灵,背教也可以接受的,这在《沉默》就流露出来。他
们会认为,只要能在中国传教,即使接受爱国会,付出这样的代价,梵蒂冈也是可以接受
的。
说到罗马天主教会在东方遭受的挫折,从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禁教就开始,天主教会是在沉
默中生存,无声无息的苦难延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主殉道,当电影的画面移动在这些
可歌可泣、痛苦但悲壮的先烈们,他们的鲜血是为主的荣耀,为这异教国家——日本这片
土地上,埋下信仰的种子。这埋进土里的种子死去,然后像春耕的麦子,发芽、生长,成
为多年后得以复兴的教会。
是的,基督的死亡才能救赎人类;而殉道者的血赚取复兴的时代。正因为有这些人前赴后
继的榜样,才有今天的日本教会,才得以发展,甚至也可以说:是他们用生命见证信仰,
才有今天的日本信仰自由、宗教自由。
从日本十七世纪教难历史,我不得不联想到中国,大清王朝康熙皇帝直接与天主教发生的
冲突,是因为“礼仪之争”所引起,它的后果影响着以后几位皇帝对待天主教的不宽容政
策,后来更发生“天津教案”。我们无法再重返历史的噩梦,因为历史往往都是沉重的;
可沉重的历史,就像一块碑石,永远铭记,时间会过去,风雨会过去,铭记的痕迹永不会
被抹去……
罗马三百年地窟教会,二十万人在黑暗时代书写了谱写了那感动后世千万人的信仰,是让
人值得赞叹的伟大史诗!他们在凯撒面前,没有改变初衷的信仰,就如耶稣一样被钉十字
架上完成了信仰。先驱烈士们如圣保禄一样:“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
到终点,这信仰,我已保持了。从今以后,正义的冠冕已为我预备下了。就是主,正义的
审判者,到那一日必要赏给我的;不但赏给我,而且也赏给一切爱慕他显现的人”(弟后
4:7-8)。不止如此,教宗方济各曾说:“今天的殉道者比初期教会时代还要多。写到这
里,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蔚和平神父,以及还有多少人因为信仰而遭受不公正的对待?
至少在中国大陆还没有改善的今天,当然,我们也很庆幸生在这片国土上,天主借此给予
考验我们信德的机会。我们身为中国人、中国教友,应该感谢天主,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为维护国家尊严和完整统一,甘愿献出一己之力,哪怕是我们的青春和热血。但是,我们
不会放弃信仰,坚决不会!
我不否认,人性是有软弱的一面,如文革时期的一些主教和神父们,就像洛特里哥神父一
样,在做抉择的最后那一刻,人性的声音会对他们说:“踏下去吧!踏下去吧!妳脚上的
疼痛我最清楚了。踏下去吧!我就是为了要让妳们践踏才来到这世上,为了分担妳们的痛
苦才背负十字架的。”
他们的内心会充满痛苦,艰难的挣扎。是的,我也不能抹去这段痛苦,记得文革时,在群
众批斗会上,红卫兵问这修女:“你信天主?还是信毛主席?”修女回答:“我信毛主席
,也信天主。”修女还是没能幸免,当场就被红卫兵拉下去枪决。“凡在人前承认我的,
我在我天上的父也必承认他;但谁若在人前否认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认他。”(
玛10:32-33)
电影《沉默》不仅是一部影视作品这么简单,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已超过其本身的价值,
它在教会内正不断漫延和放大,我不认为它是信仰大片,所谓“大片”是含有商业味道的
词汇,它更谈不上“信仰”。我观察到,有很多人喜欢这部片子,甚至于出现一边倒的同
情和赞同,似乎“弃教”给现代人的信仰,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你们不要害怕那杀
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但更要害怕那能使灵魂和肉身陷于地狱中的。”(玛10:28

如今,该影片在很多人的心里产生了激烈的抉择,尤其在这俗化的人性社会里,加以完美
的包装:不管他们背叛多少次,主耶稣都是以怜悯的目光注视罪人。
吉次郎才会在内心深处挣扎、谴责和宽恕;今天,这种声音也在爱国会回荡著:“踏下去
吧!踏下去吧!”他们没有谁在逼迫下做出的,都出于自愿的,为了“三百块钱,举报一
个神父”行为,向党宣誓:“我们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踏下去吧!踏下去吧!”
__________
撰文:小剑,一位大陆地下教友。
http://tinyurl.com/grq5nnv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7-03-01 09:27:00
片中其实没有否定或贬低那些传统意义的殉教者吧;更没有说有另一种救赎。殉教方式跟救赎根本是两回事吧。片中主角及其师傅的“名誉死”、“教籍死”、“圣秩死”等等,是作者想要传达出的另一种“殉教”。当然,作者有说,史实中的主角及其师傅到底心里是怎么想、在上帝面前到底是存什么心,作者也不知道、不下论断;小说中/电影中的主角及其师傅,是作者顺着一些蛛丝马迹去做的揣想。(算剧透吗XD)例如说最后吉次郎藏的圣相被搜出,似乎就是史蹟有考的部份....门徒的十架之多元性vs基督十架之一元性/一次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