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主教团牧函“谁是我的近人?”

楼主: traystien (青春18きっぷ)   2016-12-29 13:14:23
2017年主教团牧函“谁是我的近人?”
日期:2017-01-01
2017年主教团牧函“谁是我的近人?”
  我们都走在朝圣??朝向生命满全的路上,路加福音中,法学士向耶稣提出的疑问:“
我该做什么,才能获得永生?”(路十25)也是我们时常放在心上的疑问。这疑问不仅关
乎个人生活大小事务的抉择,也包括社会、国家的公共政策与法规。我们该如何面对?才
能在爱的路上,帮助彼此朝向生命的满全?
台湾社会当前对于民法972条修正案的讨论,涉及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因此,在
讨论与反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再次聆听耶稣的反问:“法律上记载了什么?你是怎
么读的?”耶稣当时询问的是犹太人的律法,也就是天主在爱的盟约内,藉梅瑟颁布给以
色列人的“爱的守则”。这“法律”在耶稣身上获得了满全,借由教会的反省与训导,为
我们提供面对当前社会各种难题与挑战的立基与准则。
教会对家庭价值的一致态度
过去这段时间,我们有机会聆听不同意见者的主张,也在一些教会青年主动协助下,蒐集
到丰富的问卷内容,看见教友们在这当中的体验、反省与主张。我们看见整个台湾教会有
多样貌的一面,也有焦虑不安的一面,尤其听到了对教会的期待。无论哪一种主张,都展
现信仰培育的结果,在祈祷中提出看法。我们可说,所有的关切、甚至强烈的情绪也出于
各自对“爱”与“劝勉”的不同观点。
维护婚姻家庭价值的确为普世教会所关切。婚姻制度在这个世代中,因为全球化的市场经
济、政治与个人主义、享乐文化等各种因素不断受到挑战,我们在牧灵工作中看见许多家
庭遭遇各式各样的痛苦。自教宗良十三世发表《新事》通谕以来,历任教宗都明确指出,
经济发展对家庭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尤其晚近的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直接伤害许多家庭及
待业青年的人性尊严。
更广阔的角度而言,挑战家庭与婚姻制度的因素,还有许多面向,教会过去身体力行地设
立许多社会服务机构,协助其中最弱势的家庭与儿童少年。基于这些长期的社会关怀经验
,我们对于改变重大制度可能带来的影响更行谨慎。过去,我们过度重视市场经济的游戏
规则,这对社会底层的家庭带来长期不可逆的冲击,除了全民税收支持的政府社会福利,
教会所主办的社福机构也共同承担这些社会成本。
在这样的经验基础上,我们认知到任何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制度改变,都需要衡量长
远影响。我们需要深入认识社会上某些寻求改变的理由,并聆听背后的渴望,同时也要确
保原有制度所保障的广大公民生活及权利不受影响。因此,对于家庭长远幸福相关的决策
,我们必须一视同仁地请政府三思而后行。
爱的礼物
在我们的文化中,“性”长期以来是一个难以启齿而缺乏合宜讨论的议题,它的隐晦使得
我们未能坦然面对这个天主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圣经中〈雅歌〉对于恋人情爱的描写,
让我们明白性的美好。性的动力支撑我们更丰富地去爱,将我们带向深刻的奉献与承诺。
性也是一项奥秘,当男女在夫妻的爱中合为一体,这份向生育开放的爱分享了天主的创造
性。然而,从主基督的生活奥蹟中,我们也清楚地认识,“性”在人类生活中并不具有绝
对的意义,在实践爱的路上,“性”并非必须;反之,“贞洁”(chastity)是一份向所
有人提出的邀请,邀请我们将目光看向生命中更重要的“是”,例如人的生命尊严、性只
保留在夫妻之爱内、夫妻婚姻是一生一世的盟约。为了保护这些重要的“是”,我们必须
对其他众多的可能性说“不”。在这样的意义内,除了夫妻彼此互守忠诚的承诺外,包括
你我在内的每一位,不论是圣职人员、度奉献生活的男女会士、愿意度婚姻生活的单身者
,不管有无同性倾向,我们都蒙召在贞洁的路上成长、蒙召在朝向日趋圆满之爱的旅程中
携手扶持。纵然我们都会跌倒犯罪,但慈悲的天主是忠信的,祂既然邀请我们开始这旅程
,必会陪伴我们,并赐给我们恩宠予以完成。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青少年也能妥善领受这份爱的礼物,我们必须关注学校与社会
的性教育。教宗方济各在《爱的喜乐》劝谕第280-286号对性教育已经有完整的说明。教
会肯定性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固然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语言与创意的
方式教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身体自主性,同时,我们也要以适龄的方式,
陪伴他们走过这个人生阶段,学会与自己的性冲动相处,而不被随手可得的泛滥资讯误导
,更不适合过早在孩子们还没能够充分理解身心发展的特征时,鼓励他们探索性经验,或
片段介绍性器官的特性与功能,而让心理尚未成熟的孩子过早耽溺于性的冲动感受。
教宗同样在《爱的喜乐》劝谕里提醒我们(第56号):关于性别平等或是性别意识,教会
的主张并不是反对男女间的平等,而是反对无视于天主所创造的性别之间的差异、不去欣
赏这些差异带来的互补之处,且以一种不容挑战与尖锐的方式,硬要他人接受的性别平等
意识形态。将性(sex)与性别(gender)完全切割,取代天主的造物角色,让人误以为
自行决定性别是一种基本权利。我们深刻体会这事件相当程度冲击到每一位教友的内心经
验,也看见在教会内、社会上不同主张者之间的严重冲突。
因此,我们要邀请整个台湾教会,一起研读《爱的喜乐》劝谕,帮助我们从更完整的视野
,认识天主愿意借由婚姻与家庭制度向我们通传的爱。同时,我们也要准备好自己,接纳
与陪伴各种不同家庭境遇中的弟兄姊妹,不要因为成见与判断阻碍他们藉著教会的服务,
寻找天主的热忱。我们应当保持一种开放聆听的态度,如同耶稣与井边撒玛黎雅妇女的谈
话一般,将她的渴望导引到永生的水泉。
“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如你自己”(路十27)
法学士回答耶稣,律法的总结是“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
如你自己”(路十27)。我们都渴望这样完全的爱,而这样的爱必须以谨慎明辨的态度,在
具体的社会脉络、生活情境中实践。
在刚刚过去的慈悲禧年当中,我们每个主日都诵唸慈悲禧年祷文,其中这一段经文为我们
在民法972条修正案的争议与讨论过程,提供很好的反省方向:“?容许?的仆人也会陷入
软弱,好使他们对无知和犯错的人,能感同身受,让向他们求助的人,能体会到被天主所
寻觅、眷爱和宽恕。”
让我们一起静默片刻,省察这个经验
我们仿佛宗徒们跟随在耶稣的身边争吵:“天国里面谁是最大的?”(玛18:1)甚至,到
了最后晚餐的时候,“在他们中又起了争论:在他们中数着谁最大”,这个时候,吾主耶
稣起身束上腰,蹲下开始为每一位门徒们洗脚,身体力行地教导我们应该彼此相爱。
我们需要怀着更大的同理心敏锐地留意:当我们高声维护“婚姻制度”的同时,如何让不
同主张与境遇的人们,尤其是渴望获得稳定关系保障的同性倾向者及其家人,不会感受到
歧视与排斥??尤其,这当中也包含了在教会里面许多由于子女的性倾向,而在堂区生活与
善会团体中,历经内心挣扎的家长们。
我们需要真诚并勇敢地自省:是否曾在无意间带着指责或轻视的口吻,判断他人的痛苦与
挣扎?或者引用未经查证的讯息,忽略不实资讯中潜藏的歧视与恐惧?如果是,我们就必
须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言,以相称的悔改表达我们在爱上的成长。
我们尤其应该敏感的,是教会内的同志教友与其父母亲人。教宗特别叮咛我们要“陪伴这
些家庭”,并提醒我们:“有些家庭的成员有同性恋倾向,这为父母和子女来说都是难以
处理的情况。我们首先要重申:每一个人不论性倾向如何,他的尊严都理应获得尊重和受
到认真对待。”(《爱的喜乐》250号)
尤其重要的是让这些家庭“得以了解和奉行天主对他们的人生的旨意”。同时,教会仍然
一如对所有人的期待,勉励同性倾向者努力保持贞洁,在相互许诺的关系里头,寻找天主
切愿陪伴他们一同行走的生命之道。
很多年长的教友、修士、修女、神父乃至主教们自己,最近都不解地担心,“越来越多”
年轻教友选择支持同性倾向族群争取自己的婚姻权。事实上,这可能是因为在年轻世代的
生活经验里,他们或多或少都具体接触过不同性倾向的人,并自然地成为朋友,使得年轻
人偏向同理同性倾向者,敏感于歧视性语言。新世代的这些经验是宝贵的,为整体教会对
不同群体的认识提供真实的生命经验。此外,青年们因为成长于网络时代,资讯取得速度
非常快,教会需要善加培育新世代的特质,以促进世代间的对话,让跨年龄、地区与群体
的合作及对话成为反省的动力,以促进台湾天主教会,尤其是我们圣职人员的成长与革新

主教团关切民法972条修正案的行动
除了发表共同声明反对民法修正案,主教们也拜会了提案修正民法972条的立法院尤美女
委员。尤委员长期用心关注同志社群所表达的渴望,她的主张与教会的立场并不一致。针
对我们代表天主教会所提出的疑虑,尤委员当时也逐条说明用意。
我们清楚表达教会的立场是:婚姻指的是由一男一女订定的婚约,天主教会将教友的婚姻
视为圣事。我们能够理解同性伴侣期待法律能保障他们的利益。然而,除了拒绝修改民法
外,天主教会同样不能接受民事结合(civil union)。至于订定何种专法以保障同性间
的结合,在一男一女婚姻定义下,必须待具体专法提出时,审慎了解专法内容后再行定论
。因为专法若是为了日后修定民法做准备,届时,同样会再次进入意见不同双方对婚姻是
否只限一男一女,及再度落入是否更改婚姻定义的论辩中。且专法中不一定会明显指出双
方必须过贞洁的生活。
教会无意将信仰教义强加于国家法律的修定内容,但是,基于普世教会对于家庭议题的深
入反省,再次呼吁,修改民法纳入同性婚姻,或欲订定专法以保障利益,势必要带来其他
相关法律的修改与政策执行的调整,例如:儿童收养、代理孕母、卵子精子捐赠,和人工
生殖等议题。因此,必须要更细致地探索相关伦理议题的因应,而这些事情都还需要时间
沈淀、思考与对话,不宜贸然通过立法。我们期待让这理性思辩,各自反省的过程,在国
际上见证台湾公民社会的成熟度。
如何善意沟通,有效对话
我们乐见许多立意良善的对话与沟通。我们听见教会内有不同声音的表达,这些对话或许
为彼此带来心灵与思想上的冲击,但也提醒我们需要更谦卑地寻求圣神的带领。我们愿意
提醒大家,所有看似对立的论点,其实都是一种呼求:邀请我们更深层地聆听彼此内心的
意向与爱的动力。特别当这样的对话出现在个人家庭与信友团体中时,请不要太快进入立
场与论点的辩驳,而要花时间留意倾听彼此内在的感受与真正的需要。如果教友们在这过
程中感到冲突、怀疑与受伤,最好能暂停下来,加强个人祈祷并与值得信任的神师或辅导
交谈,请他们协助分辨我们生活的情境以及天主的临在。
当我们与教会外的朋友交谈时,更要学习使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来促进对话。为此,教友
们需要更深入认识教会的教导,并回到自己的经验中反省,好能转化为生活化的、能引起
他人共鸣的表达。特别当有人向我们询问教会的看法时,请务必以温柔的言语,谨慎并坚
定的态度回应,如有不甚明白或怀疑之处,可以告知对方自己需要有所查证,之后再向神
长们请教。我们盼望这样的对话与交谈,可以成为福传的机会,我们切愿让天主的仁爱与
真理不仅借由我们的口流露,也借由我们的态度彰显出来。
“谁是我的近人?”
耶稣在回答法学士询问祂:“谁是我的近人?”(路十30-37)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的问题时,所用的比喻情境和我们今天面对的冲突经验是如此地神似。尤其,当时的犹太
人和撒玛黎雅人“素不相往来”,因为犹太人认为撒玛黎雅人经过多次的外族入侵与融合
,在“血统”上失去了纯正性,而犹太人以被上主拣选为荣,所以保持这份血统的纯正性
被他们视为一种信仰表达方式,但是,耶稣的比喻邀请我们反省,有正义与真理作后盾的
慈悲才是最美丽的信仰实践行动。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以他温柔的姿态向我们提问:谁是我的近人?谁又是我的仇敌?在这个
比喻中,我们仿佛听见耶稣的叮咛:其实,这些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彼此”
的经验,让我们得以看见、听见那些我们不曾看见、不曾熟悉的人们。但愿每一次看似对
立的交锋,都成为帮助彼此在爱上成长的“相遇”。这需要我们以更宽广的眼光和心胸,
放下标签与偏见,慷慨而勇敢地信赖每一个人都能够是我们的“近人”:跨越文化、种族
、心理或宗教,去发现人们的新需要。
我们不妨在祈祷中,回到这段福音的脉络里,默想耶稣之所以用“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这
个比喻来回答问题的情境,并聆听耶稣在说完这个故事之后,对法学士提出的邀请:“你
去,也照样做吧!”
教宗方济各呼吁我们在新的一年当中,与社会边缘者和坐监的狱友们相遇,主耶稣亲自教
导我们,对话与聆听渴望的态度,让我们也起身,照样做吧!
台湾地区主教团全体主教
2017年元月一日
天主之母节
http://www.catholic.org.tw/catholic/photodiary/photodiary.php
作者: ezpaper (Louis)   2016-12-29 14:06:00
嘴上说无意强加宗教于法律上 一方面却又根据经文强烈反对修改民法 教团把政客那套话术学得真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