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Salary 看板 #1UvYGu3D ]
作者: rer429 (ヽ(●′∀`●)ノ) 看板: Salary
标题: [心得] 火箭新创与稳定外商,该怎么选?
时间: Sun Jun 14 21:20:52 2020
网页好读版: https://link.medium.com/gCos1q0kj7
比起社会的价值观, 你更应该要探索自己的价值观。
2019 年中,我离开了超熟悉的公司,
一间让我从不太会写程式就开始工作的新创公司;
离开之后的想法非常多,例如:
“我该现在就出国工作吗?”
“我该休息一阵子之后回去旧的公司吗?”
“我该面试台湾的工作吗?找什么样的工作呢?”
而最终我今年还待在台湾,在一间稳定的美商公司工作,
这篇文章记录了我在这两类公司的成长与挣扎,
如果你现在在职涯选择的十字路口上,推荐你继续看下去!
欸,新创!
“欸,是 XXX 公司欸!”
不太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加入新创公司变成一件很酷的事,
四年多前在我还在寻找人生第一个软件工程师工作的时候,
有间当时算知名的新创公司,问我要不要去做业务,而我拒绝了。
“很可惜欸,不过如果你想当工程师就算了,但还是好可惜。”朋友说。
新创公司,对于刚出社会、社会上工作一段时间的人,
有一种神秘感、莫名的吸引力。
说说我和身边朋友的经验,对我们来说,
新创公司最大的优点不是自由、弹性,而是视野与影响力。
在新创公司中,如果你待的公司在处于“够新创”的阶段,
你通常会大概了解整间公司的营运状况、策略、目标, 无论是哪个部门,
你都会看到老板怎么面对市场变化、调整策略并达到目标。
很幸运的是,我在四年前,也就是 2016 年加入了一间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新创公司,
而四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是台湾找数位产业工作时不可忽略的工具。
我是当时的第一个正职员工,说来有趣,
整间公司几乎没有人是“有经验的”。
三个实习生、一个正职、两个 co founder ,
扣除掉做策略的 co founder 以前就做策略以外,
大家都在做“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情”,
而这些人中最有经验的是一位写后端的实习生(他有一年的开发经验)!
火箭,什么是火箭?
火箭指的是公司、也是人。
职涯发展的路上,能力的发展相对应到的其实是过去处理过的问题。
如果跟一个成熟猎头伙伴谈过的人就会知道,
猎头大部分是用“你过去处理过的事物”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
而事实上,大部分的公司也都用“你过去处理过的事物”来找相应的人才,
那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我过去就没这份经验、我要怎么生出经验?
(台湾人才供给与状况的部分写在了 https://link.medium.com/wkLPyIZKJY )
而多数的新创公司,常常在处理“过去没处理过的问题”, 举例来说: foodpanda
在 foodpanda 进台湾以前,台湾最大的食物外送叫必胜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么, foodpanda 要去哪里找有经验的人?
这个时候人格特质、机遇就很重要,
人格特质需要靠自己挖掘,而机遇需要靠自己努力去创造,
我有朋友从台商 > 新创 > 美股上市公司主管,年纪 30 不到,
甚至有人大学毕业两年,就做日本分公司的 country manager ,年纪 25 岁;
而这两个人的共通点是:很努力的去找机遇。
如何挑选一间好的新创公司?
从上一段我们知道,新创最大的迷人之处在于当公司跟着成长时,
你会被迫处理自己能力所及以外的事情,而与此同时,你的能力也会跟着增长。
所以重点不在“新创”而在于“成长”。
那么,什么样的公司会快速成长呢?
看完前面,如果觉得自己就是天生的火箭奇才自带燃料,
那么,我该怎么判断一间公司是否有“火箭特质”呢?
在上一间公司看过听过聊过数百间新创的经验,我的答案是:策略。
人不能改变趋势、但能顺着趋势乘风破浪, 如果你不是那个能看到风浪趋势的人,
那么, 最好的做法,就是跟着一位能力做策略的领导者。
如果一个公司的老板,能够将现在的产业环境、动态分析清楚,
并且知道怎么用最少的资源达到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并有合理的财务观念,
那么,或许他在打照的就是一艘火箭。
欸,外商!
“外商”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集合体,包含了科技业、网络产业甚至传统产业;
如果说,新创特有的迷人味道是“快速成长”,
那么,我认为外商特有的迷人味道是“专业”。
为什么会说是“专业”呢?
普遍来说,一个很初期的新创、超高速扩展市场的新创,
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广, 而“外商”之所以会在台湾设立一个分公司,
就是有特定的营运目的, 可能是拓展台湾市场、东南亚市场,
或是建立一个高稳定度的开发中心(RD center)。
这样的特质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比起初期新创,团队文化相对鲜明、这份工作能带给你的职涯成长更明确。
(当然,这样的特质也在分工明确的本土大公司会看到)
我的同事来自于印度
来到现在的公司 Faria Education Group 美商法里亚,
觉得最有趣的一点是:我的同事来自四面八方。
我会把同事分为两块:
1. 专案上会共事的
2. 办公室内会遇到的
原因是我们公司并不是靠部门来区分办公室,
我们的产品开发、业务与客户支援、后勤都是分散世界各地,
专案上会共事的同事,需求端来自于英国、美国,
而工程师同事来自于中国与乌克兰,而他们都不在我们办公室。
办公室内会遇到的同事,分别来自印度、美国、澳洲、菲律宾跟南非,
他们多半是业务与客户支援,而工程师与业务最常的合作,
就是周五下午,业务会来发啤酒。
公司一、三、五有提供午餐
这句话是在我面试完时,Faria HR 用一种腼腆的口吻跟我说的,
并跟我说:如果有什么喜欢的餐厅,也欢迎跟我们说!
当时我的想法是…应该是 120、150 的便当,或是叫个合菜大家吃(?)
结果当我被加入 slack 群组看着大家每周都吃些什么的时候,
我就知道,事情不是憨人想得这么单纯。
Faira 午餐日常 https://imgur.com/aA7ns2W
以及公司楼下的路易莎,只要签名就可以喝到饱(笑), 除了食物以外,
全额支付技术研讨会、甚至 19 年还包含了上海技术论坛的费用(机票、住宿)。
国际化的团队,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语言很有趣,有些字是属于“没有对应翻译”的字,
例如中文的“乖”,其实找不太到非常好的英文翻译,
而一个很火红的英文,其实也很难在中文中找到翻译:
Chill
对我来说,以前 chill 这个字只存在美剧里,现在我懂了。
这边指的不是大家工作上很 chill , 而是忙碌工作以外的时间,大家很认真做自己,
例如:中午吃饭前带大家做瑜伽、周五下午大家会花时间玩团康游戏(?)
这两间公司,如何影响我的职涯
其实“该去新创、该去大公司、该去外商”都是假议题,
真正的问题应该往自己内心问:
“现在这个阶段你的,需要的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得先知道:
“你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你主要的工作技能是什么?跟市场上其他人比如何?”
“你的目标是什么?”
以及常被人忽略的
“市场上有哪些机会?”
上一间公司奠定了我对网络产业的认识以及工程师以外的软实力,
这间公司让我开始专注回归到工程师的本质,以及开始练习英文;
在我的职涯初期,希望自己能有对产品的影响力、技术能力可以一起提升,
而我也很幸运地在工程师职涯的初期,上了一艘有趣的小火箭(事后回头看),
离开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初设定的目标已经再不是最首要的目标。
当“能更专注在写程式上、国际化的工作环境”这两点变成了最重要的事,
现在的公司就成了现在的我的首选。
结论
虽然标题开了一个地图炮,提了“新创 vs 外商”,
但文中讲的大部分是我的个人经验,新创很多元、外商更多元,
有部分新创、台商有我提好的“外商元素”,
也有部分外商提供了台湾员工“大的舞台与影响力”,
而福利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看公司本身,而不是“外商”这个标签。
因此,希望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
可以坐下来好好思考自己要的是什么、去聆听对方需要的是什么,
公司的环境与现况是什么, 而不是拘泥在“新创、外商”等标签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