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外向vs.内向 谁的收入比较高?

楼主: cuttleufish (热带鱼)   2019-02-21 11:49:31
外向vs.内向 谁的收入比较高?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4001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成功”,到底是外向点好,还是内向点好?
陶德.罗斯(Todd Rose)的《终结平庸》那本书里提到,所谓内向、外向不能一概而论
,很多人在一定场合中表现出外向,在另一些场合中就表现出内向。直接给人贴一个内向
或外向的标签,就过于简单粗暴了。
而按照作家埃里克.巴克尔(Eric Barker)《破除成功学的迷信》的说法,现在心理学
家的统计基本是这样的: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强烈的内向或强烈的外向,剩下三分之二
的人处在中间地带,有时候内向,有时候外向。
那什么叫内向、什么叫外向呢?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你需要外部环境给你多大的刺激
。当你在一个嘈杂的环境里,比如酒吧之类的地方,很多人在一起,你是感到很舒服还是
不舒服呢?内向的人更喜欢独处,而外向的人喜欢人多的环境,喜欢与人交流。独处会让
外向的人感到无聊。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成功”,到底是外向点好,还是内向点好?
我先说结论。结论是,在这个世界上,外向的人更占便宜。
外向的好处
巴克尔的调研能力很强,他在书里列举了很多研究证据,说明外向的人如何、内向的人又
如何。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从收入水准来看,外向的人收入更高。比如,你把一所高中的所有学生从外向到内向
排序。等他们工作后,你会发现当初最外向五分之一的人,比最内向五分之一的人,平均
收入水准高出一○%。
一○%的差距似乎不算大,但这比的是一般人。如果比较高收入者,外向的优势就更大了
。史丹佛大学商学院对其二十年来的MBA学生做了统计,发现绝大部分人都是外向的。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研究,喝酒的人比滴酒不沾的人平均收入要高出一○%,而如果这个人
每个月都去酒吧喝一次酒的话,他的收入还能再增加七%,但是抽菸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关性,也许是钱多的人才爱喝酒。但也有一种解释,说这是因为喝酒
自带社交属性,表示更外向。因为喝酒经常是和别人一起喝,这大概可以增加你的社会资
本。我猜,如果这个研究是在中国做,可能效果会更明显。
外向的人还会被认为更适合当领导者。“特别外向的人”在普通人中的比例大概是一六%
,但是在领导者中的比例则高达六○%。当然,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外向的人的确更适
合当领导者,另一种则是外向的人因为外向而获得了更多当领导者的机会。
史丹佛大学管理学教授杰夫瑞.菲佛(Jeffrey Pfeffer)的《Power!:面对权力丛林,
你要会耍善良心机》(Power: Why Some People Have It-and Others Don’t)一书中说
,你要想当领导者,就得多自我表现。有一个研究让一群人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然后大家
投票从中选一个人当领导者。你猜最后是什么样的人当选?是发言水准最高的人吗?
不是,是第一个发言的人。只要你争取到第一个发言,或者你发言的次数特别多,那么别
人就会感觉你像个领导者。如果你在讨论中默默不语,别人不会认为你有深度,大家只会
觉得你可能并不怎么聪明。这么一来,最后当上领导者的显然更多是外向的人。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外向的人生活得更幸福。这是一个被重复验证很多次、可说是心理学
中最可靠的结论之一,外向的人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更高。甚至有研究发现,如果你是个
内向的人,哪怕你偶尔假装一次外向,那么在你假装的这个时刻,你都能感到更幸福!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外向的人呢?或者话说回来,既然外向这么好,为什么世界上还有
那么多人内向呢?
内向者的价值
外向者的职务可能更高,获得的奖励也可能更多,但如果你考察人的真实水准,水准最高
的反而是内向者。
牛顿非常内向,几乎不怎么与人来往。有调查显示,成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青年时代常
常生活在社交网络的边缘,没有多少朋友,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处。甚至像程式设计师和投
资银行经理这样的职业里,高手也大多都是内向者。
这可能是因为“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要求单独训练。有人调查了小提琴音乐家是如何提
高水准,九○%以上的人都说,提高水准的关键在于自己单独练琴。你必须在无数个日子
里离开众人,自己找地方练。就连高水准的运动员,包括集体项目的运动员,也是如此。
八九%的高水准运动员说自己是内向性格,只有六%的运动员说自己是外向性格。
还有研究说,看一个大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准如何,“内向或外向”是比智商还好的预测指
标。一个人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如何,和他在大学花多少时间单独自习密切相关。MBA学生
中大部分都是外向者,但一般的硕士生、博士生中,学历愈高的,内向的人就愈多。所以
如果你想拥有真本事,大概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做个内向的人。
而且内向的人不见得就不是好的领导者。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也是畅
销书《给予:华顿商学院最启发人心的一堂课》(Give and Take)的作者,对于领导人
应该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有自己的研究。
格兰特说,不同的团队需要不同类型的领导人。如果这个团队的人都比较被动,给他们安
排工作,他们就会好好做,不管他们的时候就不做,那这个团队就需要外向的领导人领着
他们往前走。可是,如果团队里每个人都非常能干、都能积极主动工作的话,团队反而需
要一个内向的领导人。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团队里的人都太积极,每个人都希望领导人能
听听自己的意见,而外向的领导人不爱听别人说,只爱自己说。
如此说来,这个世界对内向者有点不公平。内向者被低估了。
内向学习外向
巴克尔说,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外向者表现得更好,这很可能是因为外向的人本来就善
于推销自己。这是市场行销!可是话说回来,内向的人以及大多数处在中间地带的人,为
什么不能学着外向一点呢?
现在已经不是牛顿的时代了,我们也不是牛顿那么厉害的人物,你想要进入一个高水准的
领域,你就需要导师,而且可能还不止一位。想在任何一个领域闯出名堂,都需要和人合
作。换句话说,需要关系网。
“关系网”这个词有点自带贬义,一般都是政客和汽车销售员爱说关系网。我们印象中的
关系网就是互相利用。还有人把关系网做分类,说和这个人是私下的朋友关系、和这个人
是工作中的同事关系、和这个人是客户关系等。
可是巴克尔的这本书说,关系网哪有这么复杂。人的大脑并不善于区分什么“不同类别的
关系”,对大脑来说,一切“好关系”都是亲朋关系。所谓外向者的关系网厉害,无非就
是多交朋友,最好是真诚的、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朋友。
巴克尔给内向者讲了一些交朋友和找到好导师的办法:你可以先从自己以前的老朋友出发
,重新和他们联络;你可以去找那些看上去和你比较相似的人,人总是喜欢倾向与自己很
像的人交往;你可以发挥特长,做一个倾听者;你可以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你可以专门
向帮过你的人表达真诚的谢意
关键是,你得把社交当成一个正事来做,甚至专门拿出固定的时间去与人交往。
我看这个“外向”和“内向”,其实对应的就是前面说的“尝试”和“坚持”。坚持、刻
意练习、专注,这不就是内向者的行为模式吗?多尝试新鲜事物,这不就是外向者的爱好
吗?外向的人运气好,不就是尝试出来的吗?
所以,我们都是在矛盾中寻找一个动态平衡。有时候你要多尝试,有时候你要多坚持,有
时候你要外向一点,有时候你要老老实实地做个内向的人。但是总体来说,一味的内向就
太吃亏了。
既然这个时代奖励外向,那我们干脆都假装是外向的人吧。
本文摘自远流《高手思维》
作者: thereis19014 (Im)   2019-02-22 00:06: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