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目标是“商业”不是“财金”或是“会计”,
那你现在该做的不是转到商院,而是把当下过好,意思我等下会解释。
先解释为何财金或会计就需要转,
因为财金跟会计在商业世界里面属于技术职,
虽然很多职务看似跟财金跟会计挂勾但不是技术职,导致大家的错误认知,
但这大概就跟作业员也能挂工程师一样,
大家都挂工程师,但真正有技术的部分业内人都知道是哪些,
财金会计也是,哪些位置是真正有技术的,业内人问几句就知道。
再重复一次,
如果你指的商业是财金跟会计,你就有转系的必要性,
如果不是,就把当下过好。
现在来解释把当下过好是什么意思。
你要做的事情有两件:
一、活得像个商院的人
二、认识这个世界
先来讨论第一点,
什么是活得像个商院的人?
其实这句话道尽了商学院学士与 MBA 名校的根本,
商院扣掉财金会计,本身不是在教技术,而是学校制造了一个环境,
这个环境的学生会自然而然的成为社会期待的商学院学生的样子。
听起来越来越玄,我们举个例子,
商学院的学生普遍会在找实习这件事情上面,同学之间求职的意识也比较高,
只要你在这个学院、学系,自然而然会吸收到许多求职、商业相关的讯息,
再来,
商学院学生认真参与商业竞赛的气氛也比较高,效果同上,
最后,谈谈自证预言,
什么是自证预言?就是你的认知、你的思维会影响你做事情最后的结果,
如果你身边一群人都认为自己毕业应该要进优秀的企业、找到高挑战的工作,
自然而然你身边就会有人做到这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其实跟所学相关度没这么高。
执行面上你该做什么?
除了尽量去修商院的课,就算没修到也可以去旁听,
最重要的是,“你要理解商学院未来最有机会拿到好 offer 的那群学生现在在想什么”
把自己放到那个环境、然后跟着这群人做事,
那么,你得到的东西并不会差商学院太多。
我同届的好朋友们,政大毕业在商务上发挥得最好的两位都不是商院的,
样本数大概 20个,薪水最高、影响范围最大的两个分别是法律系跟历史系,
当然,他们两个在大学就有在旁听商院的课,也积极的找实习,也投入很多,供你参考。
接着谈第二点,认识这个世界
如果让我回到我刚进大学的那一刻,我会对自己说
“商业的世界很大、整个世界更大,值得你花更多的时间好好认识。”
什么意思?
普遍大学生都不够认识商业的世界,
导致在毕业求职的时候,用带有偏误的眼光来找工作、思考职涯,
这样导致的问题就是“自以为在优化自己的职涯,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越走越窄”。
大家都听过井底之蛙这个可笑的故事,
但在毕业的当下,又有多少人不是井底之蛙呢?
大部分的人向往的,不就是那些朗朗上口的大企业?
如果你不积极的去认识这个世界更多的机会、更多组织的运作模式、
更多职务的权责与挑战,你又要怎么去求职、去挑到适合你的工作呢?
多去了解世界上商业的脉动,多去思考每个领域企业赚钱的核心,
这些企业为什么存在?他们服务了哪些客户?为什么至今还没有被取代?
这些企业里面有哪些事业群、有哪些组织、有哪些角色,构成了一个企业?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商业思考的核心之一,
而商院有商院的答案,但不会是完整的答案,
金融业会有金融业的观点、科技业会有科技业的观点,
甚至政治圈会有政治圈的观点,大家看待的是同一件事情,你说谁说的是对的?
去认识这个世界、去思考商业的世界,
然后在里面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自己的位置,
多往这些面向思考,你可以不用转到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