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建议] 喜欢写小说的人要读中文系吗?

楼主: 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   2017-06-22 11:39:10
※ 引述《comet1224 (蓝光)》之铭言:
: 如果本篇文章不适合本版的话,请提示我适合的看板,我会删文改贴。
: 本篇文长,无耐性者请直接跳过,勿看。无兴趣者亦同。
: 这篇文章我会分两个部分来说,分别是:
我喜欢这一篇,因为你的风格和我很像,
我总觉得与其讲一堆鼓励的场面话,
倒不如把自已经历过的现实面描绘出来让后进者自已评估。
: 一、喜欢写小说的人有更多的选择,不一定要读中文系。 
: 二、举我这几天遇到的某份工作开出的薪水来说明写手的低薪,第二部分不一定跟第一部
: 分有关,只是想趁机纪录一下我的想法,并且分享给大家。
: 首先是第一部分,这个主题我一直都有想要写的想法,从前我就看了很多类似的文章,如
: “我为什么读中文系”、“我读了中文系以后出去留学,然后赚了很多钱,以下开始分享
: 中文系的出路”(我好像在研究所版还是哪里看过)等等。
: 我最常看到发这种文章的人,不是大学还没毕业,就是毕业了以后直接去做“非中文系领
: 域”的工作,或者是一开始就双主修,还有些人之后就业顺遂,没遭遇到什么人生的困难
: 。
: 如果中文系那么好找工作,“中文系以后有什么出路”这种系列讨论串就不会变成月经文
: ,随便找一大堆,还一直有人要找别人做咨商。如果连“要读中文系”这种自信都不能由
: 自己给予,却要由别人来认同的话,为什么还要冒着可能不喜欢,或者未来不好就业的风
: 险,来读这个科系?
: 除了中文系以外,英文系、日文系目前在台湾也没什么出路,很多理工科、生医科的学生
: 英文都非常好,就像中文不是中文系学生的特色,英文也不是英文系学生的特色。日文系
: 毕业的学生,据我所知,大多不是当翻译(著作或是口译),就是进入外商公司,但至少
: 出路还是比中文系好很多。德文、韩文等比较少人专精的科目倒是可以试试,不过我不想
: 分散焦点,所以这篇文章继续谈中文系。
的确是如此,
我一直觉得语言就是一种运用的工具,
绝大部分人只要会基本的说读听写就行了,
只有少数可以在语文创作的领域上发光发热。
基本上理工科系能够做得到那样子就已足够了,
能看得懂paper,能够和白人对答如流即可。
而语文专业科系所受的那些额外的训练都是业界不怎么需要的技能,
也就是你原本以为多修了那些学分可以筑一个很高的门槛,
而这也真得是比起理工科系的人来说是个护城河,
至少我修过那学分,你虽有涉猎文学作品但就是门外汉啊!
然而对于老板们而言却是可有可无的。
: 从以前到现在,我可能跟不下十个国中或者高中的小妹妹谈过这回事,当她们问我她们该
: 不该读中文系的时候,我知道她们只想听到肯定的答案。
: 我听到她们的老师毫不负责任地说“妳很适合读中文系”、“以后可以当老师、记者、编
: 辑、教授”就像我当年的老师也不负责任一样。
: 老师们没有讲的后话是“只要有修教程就可以当老师,不一定要读中文系”、“大部分的
: 记者来自大众传播系,现在很多网络记者连一句话都不懂得该怎么表达清楚,就已经当上
: 网络记者”、“很多出版社的编辑高职都没有毕业,就已经是编辑”、“就算把研究所三
: 年博士五年都读完,也不一定能考入一间大学当助理教授”。
: 老师们为什么不讲?
基本上学校老师们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
不必接受市场的考验的幸运儿,
不像我们出社会进入职场的人有求生存相关的业绩压力,
所以这群人的见识经验极为有限,
我那年代也没有网络,
所以更易被这群人所误导。
加上老人们多半是在台湾岛经济起飞期求学就业的人,
一出社会就有很多现成的缺在等着他们,
所以那个时空背景下的求生存策略或是说人生规划的想法,
远远不适宜现今每年新生儿人数越来越低且经济低度成长的台湾社会。
: 一、老师自己也不是中文系,不知道中文系毕业后,处境有多艰难。 
: 二、老师自己是中文系,他们当年考进学校以后,任教的待遇比现在好,职缺也比现在多
: ,现在中文系毕业的老师,必须当代课老师,月领两万好多年,直到教甄考上正职,只能
: 兼任的流浪博士也很多,但是老师们没有感觉到这回事。
: 直到我上了大学,上了研究所,我系上的老师还是一个样子,大学老师鼓吹学生上研究所
: ,研究所老师鼓吹学生读博士,因为他们就是那样上来的。
没有你们继续读,他们哪来的学生可以教,
没有生源就没收入,不是吗?
你也许会说国立大学研究经费、老师薪资由政府付费,
光靠学生自已每年缴的学杂费是无法养得起的。
问题是政府机关会一直补助完全没有学生的学校吗?
政府的预算也是来自于社会大众所缴的税金,
所以也等于是学生们的家长间接地在供养他们。
我个人以为大家年纪越大,
就得学会判断说眼前这个人讲出来的话,
究竟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
还是站在受教者的立场去设身处地思考的。
: 我成长经历中遇到的大学教授,乍听他们“得意洋洋地”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多辛苦
: ”,总是一个样板:一路读上来很顺遂。
: 我大学同学有人为了打工凑学费,过劳入院吊点滴;至于教授们,或者出去留学,或者研
: 究所期间成为中研院的助理,领公务员的薪水,或者是读博士延毕到修业年限,可是生活
: 费无后顾之忧。
典型的经济起飞期的思考模式,
之后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儿被生出来,长大工作缴税来供养他们自已,
当然没有后顾之忧。
: 现在呢?一份TA一学期的薪水,只能跟学费加住宿费打平,还必须负责老师的文学奖评审
: 作业、老师的研讨会、老师开课的作业与出题、整理老师的研究室、负责老师的国科会计
: 画,这些分项来看,明明是五份工作,却只能领一份薪水,而且因此连自己写论文的时间
: 都没有。
典型的老人压榨年轻人的现象,他们当学生的时侯好像没这么累吧。
: 平时的生活费只能出去打工,更没有空兼顾论文。那些当初鼓吹你上研究所的人会帮你负
: 责吗?现在的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文科的研究生是不被稀罕的。
: 中文系学生,甚至是中文所研究生、中文所博士生、中文博士候选人,以至于外头流浪中
: 的中文博士,虽然花了那么多时间读书,读了那么多书,花了那么多学费,参加那么多研
: 讨会,却全都是可以替代且无足轻重的。
: 我目前读中文所,但我不敢认为自己是学生,我认为这是一种隐性失业,因为我的收入只
: 够养活我自己,我没有收入可以养活我的家人,而其他与我同样在这个系所的学生,他们
: 随着在学时间过去,年华逐渐老去,丧失第一时间就业的机会,却无法储蓄,也无法保障
: 他们后来的工作机会。
我一再地重申:
选择人生路应该按照1产业发展的趋势2自已在相关行业的天赋有多少来决定,
兴趣和工作是可以分开的。
没有未来性的学生生活的确是一种隐性失业,要承认这一点得需要蛮大的勇气的,
至少你很清醒,
同时我也觉得你所有学长姊、同学们也都有这样子的认知,
只是怕带坏气氛而闭口不谈这样子的敏感话题。
: 我可能了解得太片面,然而,以我读生医的室友为例,在她研究所一毕业就已决定好加薪
: ,而且被产学合作的公司留任的一瞬间,文科以至于社会所、艺术所的学生们与他们是分
: 岐的,只会像大学毕业之际,同样再一次面临失业、难以就业、低薪、高取代性的窘境。
: 我不知道为什么网络上永远那么多不负责任的心灵鸡汤文避谈这些,总是成功者出来摇旗
你来读我的文就可以了解,我这人一直很负责任得点出社会现实面,
让看我的文的人能够有一种清醒与觉悟。
: 呐喊,下面无限推文,殊不知我大学同学、学长姐不是结婚、当店员就是卖车卖保险,出
: 路跟科大没两样。我不是要贬低以上的出路,但事实是,中文系学生没有因为受了四年专
: 业的训练,就顺利取得一份“专业的”工作。
: 说难听一点,因为这样的专业不被需要,就算有地方需要(大学校园、国高中),有相关
: 才能的人也太多了,不需要更多人前仆后继地投入,使得这个领域的老板面试一定是台政
: 师录取,其他全跳过,好像他们的必修科目跟其他学校不一样,才艺一定比较多之类的。
: 在我明白这些的时候,系上的老师依然在说些“提升竞争力”的鬼话,然后做一些十分小
: 众、无益于世、题目奇小、全世界只有他自己在做的象牙塔研究。
: 一次上课,老师问到“山阳闻笛”,我回答是向秀的典故,老师说:“这就是属于我们中
: 文系学生的竞争力。”但我心里清楚得很:一、大众并不需要知道这种典故,因为生活里
: 不会用到。二、他们需要知道的时候可以问咕狗,不会问我们,也不会知道我们知道这些
: ,所以我们不会因为这样变得更有工作机会。
这就是一个不符合社会大众需要的高门槛。
其实表演吞剑也是一个高度危险性、需要长久练习和专业技艺大师指导的高度专业。
: 为什么我开口闭口都是就业?因为人只有到毕业才知道梦想不能当饭吃,没有工作不但不
: 能保障你现在的生活,也不能保障你日后的生活,以及你家人的生活。这就是每个人都必
: 须面对的现实。人要有形而上的思想,必须先保障形而下的生活,吃穿用度都能满足,之
: 后再来谈梦想,才能踏实地将梦想纳入生涯规划中,不是永远空谈梦话。
: 我反对那些“怀抱希望”的孩子们读中文系的原因,除了相关工作不具有独占性、缺乏社
: 会竞争力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文系不会教他们怎么创作。
: 认真研究文学奖以及出书作家,我们会发现,散文组拿奖的常常是幼保科、社工系等贴近
: 社会生活的科系;小说组拿奖的,常是英文系、日文系、企管系甚至是医科生。
: 英文系的话,我还知道原因,因为英文系所受的古典戏剧、神话、史诗、近现代文学甚至
: 是文学理论的训练,都远比中文系多很多,日文系也有相关的训练;至于医科生,别说文
: 学奖,连台面上的畅销作家都是医生,日本也有这种现象。
中文系难道是偏重于章句训诂那种艰涩古文的考据?
: 台湾不是很流行新诗吗?新诗的文学奖每年都越来越多。很多专业的新诗创作者以及奖金
: 猎人,甚至是无师自通的。
: 我学校的哲学所学生,连中文系的思想史、文学史都一清二楚,能有条不紊地在研讨会上
: 回答来自中文所学生的质问,当他们会我不会的东西,而我不会他们会的东西,这一瞬间
: ,高下立判,我已经被淘汰了。
我一直觉得文法商的人得跨领域学习,
不能像理工科的人那样子只专精于一门领域,
也许当你这几年努力一阵子而衣食无虞之后,
也得去学哲学方面的专业。
: 可以肯定“创作学系”之类的冷门新创小科系一定会教人创作(但同样不保障出路),至
: 于“中文系”有更多时间在培养一位学生对典故的敏感度,作古典诗词曲的能力,阅读国
: 内外的现代文学作品,背诵对岸的文学史以及思想史,学东冬钟江之类不考研究所的人一
: 辈子都不会用到的中古音上古音。我就不信很多号称“对文学有兴趣”的人,进中文系之
: 后,没有一点失望的感觉。
: 接下来,我来讲一个最近遇到的工作机会。对方透过104主动联络我,通常这种主动联系
: 的工作机会,我都觉得有诈,因此我在与对方接洽的过程,都有仔细询问。
: 对方开出来的工作条件是:一、必须接受他们由“网络大神”开设的写作课程,他们将教
: 导你怎么快速写作起点、晋江、POPO定型文。 
: 二、每天需按照他们给的题目缴交4000字文稿,头两个月每一千字35元(日入140元),
: 第三个月开始,每一千字75块钱(日入三百块)。
: 我听完果断地拒绝了,之前我也有跟别的文学网洽谈签约、驻站的经验,这跟我之前的经
: 验一模一样。
: 对方问我:“不然你觉得一个月要多少收入才够?”
: 照他们的题目,每天写四千字,一天只给140块钱,一百四十块并不足以生活,然而一个
: 人每天上学或是上班,也不可能有空花心思挤出“订制的”四千字;再来,这些文稿写出
: 来,没人看,不能累积知名度,更不能累积成一部成书的作品集往外投稿,我怎么想都是
: 创作心血的贱卖,那些资方不可以把写手当成乞丐,随便打发一张一百块就想消费别人的
: 辛苦结晶,一位作者辛苦地在电脑前敲字,一日的收入竟然不比外面的乞丐多,想想就气
: 愤。
你这经验倒是开启了我一个思路,
如果我现在至少1天1千元来雇用你来写文章,
也许你就答应了。
: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一种机会吗?为什么要放弃?
: 当任何一名写手同意这种低贱的条件,他就一时间拉低所有写手应该获得的报酬。
: 我不认为四千字的“心血”文稿可以花一百四十块被打发,更何况是订制的题目?他们想
: 要无偿,可以叫电脑用程式写一部起伏有规律的套路小说出来,写到一百万字都可以,没
: 人会跟他们收稿费;但是资方没资格叫人跟电脑做一样的事,一天却只给一百四十块,还
: 认为自己待遇优渥。人不是电脑,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他们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 以前在鲜鲜开V文的作家,跟现在在晋江开V文的作家,他们的收入都一定比“4000字140
: 元”高,我才要问接受的人为什么这样做贱自己?两三个小时能写完四千字,我都觉得非
: 常厉害了,可是去麦当当或小七,一个小时也是140块到170块上下啊。
: 我曾看过“无偿买断作品版权,唯一的回馈就是让作者驻站,而且要求必须日更”的网站
: ,而我的朋友仍然签约并成为他们的驻站。
这条件我觉得很瞎啦。
什么叫做无偿买断?
这合约显然地就不合理,
要是我就会多加一个分红入股的条件,
把新锐的作家当作是大联盟的选手养起来,
等你们哪一天作品获得市场的青睬之后,
如拍成电视剧的花千骨,大家一起共享之后的广告收益。
我感觉到这一行得利者永远是出版社,
出版社还可以依靠无版权的经典名著来谋生,
有的蛮懒,甚至是直接将简体的作品拿来用繁体价格来贩售,
相形之下,文字工作者真得是超弱势。
: 我也看过“20万字的作品参加网站比赛,得奖后版权买断,奖金两万”的网站至今仍是全
: 台湾最大的“文学网”,已经举办了数年的某文学奖,还与这个网站合作办比赛。
: 我希望有志写作的人,不要认为自己与这种不可思议、几近无偿的低薪相配,并且任劳任
: 怨地接受这些狗屁条件。(版权被无偿买断了,也不代表一定带来名气)
: 有人可能会说:参加这个计画有训练,就算不贪图他们的报酬,至少也该接受训练。
: 那是起点文、晋江文、POPO文、城邦出版物等量产文的训练,不能有效提升一个人的文学
: 素养、培养一个人的美感,而是教会作者怎么每天日耕两千字,剧情却永远吊在那里,毫
: 不前进或是鬼打墙,主角成为什么都会的创世神,最后写成魔劣、SAO、剑破苍穹之类的
: 东西,那种东西,以前鲜鲜、河图还会出,现在台湾的出版社,主流都出台轻,投稿上会
: 有困难,爽归爽,读者终究会腻,网络上永远有数以万计同样的作品能替代你的作品,你
: 甘心自己的作品从一开始的独一无二被教成可替代的复制品吗?
: 所以,如果有人邀约洽谈类似的工作,请您了解详情,三思而后动。
: 以上是我这篇长文的内容,感谢大家的阅读。蓝光敬上。
基本上我觉得会以文学欣赏如读小说、创作诗词当作兴趣的人在社会上只是小众,
这是我从小到大所观察到的样本所得来的结论,
既然是小众市场,
那么能够喂养的作家群势必不可能多,
对比各大学院校的中文系学生数量,
就可以想像出后果的严重性。
各位也可以从身旁的高知识分子如医生、名律师、经理人、教师、公务员口中探知,
有这样子兴趣的人的比例也不如想像中的那么高,
远远比不上收看民视娘家、美国职棒职篮、爱情偶像剧、动漫以及社会上其它形形色
色的休闲活动的社会大众的数量,
这行的产值可能还比不上旅行社来得高,
与其立志成为一个作家,
倒不如变成一个高度精致文化旅团的随团导游,
或许会活得更清松自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