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用歌声饱满整个世界留学纽约的爵士女歌手

楼主: STICKER (太胖了对不起我妈妈)   2016-07-30 11:11:15
大学的时候受批踢踢照顾很多
也会上生涯版看看大家的想法
这次我被一位朋友启发
所以开启了这个系列
如果大家不嫌弃
以后我都会转贴到版上来
希望分享的故事可以给高中生或者大学生
甚至茫然的大人一些方向参考
写在前面
从今年三四月开始撰写网志,我一直抱持着很宽广的心情介绍各种美好的体验和
服务,希望可以推广品质佳理念好的东西给朋友们。最近真的做得很开心,更加入了
一些我的医疗药品本业的文章,反应更令我感动,真的帮上很多人,也谢谢大家不嫌
弃愿意接触我的部落格和粉丝页。
最近受一位大学同学的启发,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医师的本业,朝自己最热爱的文学
创作领域前进,更前往英国电影学校继续深造。这样子的毅力和决心再再让我感动,也开
始反思到底生命跟生活,到底该怎么样同调和鸣绽放?
因此我想到一个新计画,预计撰写一系列的文章探讨每个人在不同领域中,不同的人
生故事和选择。和一般成功人士专访不同的是我的采访对象限定在二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
,在各大领域小有成就,这样的故事比起成功企业经营更热血也更实在。透过介绍从学生
时期开始直到就业前的人生演进,带给高中生或者大学生更多不同面向的经验分享。
其实除了茫然不知道未来的学生以外,也许很多大人还困在自己不快乐的生活中,日
日夜夜思考生命的意义却不知道该怎么走出第一步,我希望这个系列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
接触到和自己不同的生命际遇,进而启发他们新的方向,就像是我的同学的新书启发我一
样。
http://rossicat.pixnet.net/blog/post/330554471
谁是9m88
我们都叫Joanne她小芭,当年我们一起在学长英杰的婚礼当接待,英杰是个很狂野的
吉他手,早几年骑着淑女车跟泳裤环岛,后来东西收一收就去西班牙吉他朝圣之旅,是我
非常敬仰的一位前辈,所以我很好奇他大加称赞的女歌手小芭。
婚礼当天看到小芭时,我第一眼就喜欢这女孩给我的感觉,高瘦的身材搭了件淡雅的
洋装,当时她正拿了双鞋子要换上,我赶忙蹲下身帮她顺了顺鞋口,那是一双平底鞋,鞋
头前端装饰了一颗超大金属球。好特别啊!清爽却带点搞怪的女孩子。
小沙介绍说她目前从事时尚相关的工作,也是一位表演者。不过在我还没来得及去看
她唱歌之前,小芭2015年就出发去纽约唸书了,这次趁着他休假回台湾,我约了要去看她
在阅乐书房的表演,刚好我的新计画初稿也提出了,马上预约她访谈,赶着在她回纽约学
校前一口气饱满达成。表演非常的棒,访谈时跟她一口气聊了三个多钟头更是美妙,没有
一句废话,我们大聊她的童年,她在实践服设的奋斗,她不愿意放弃唱歌的挣扎,到最后
拥抱了自己的梦想,这只是她的表演人生刚开始。
小芭她今年二十五岁,正在纽约的爵士当代音乐学院唸书,她在外走跳表演时海报上
登著的是9m88,9m取自英文名字Joanne,88就是小芭。
eeb25de5-140f-4945-b2ca-d7897888922b.jpeg
“我小时候幼稚园上台表演前一晚完全睡不着觉,在家里的白板上画满了所有的表演细节
,还帮同学准备了一堆适合的配件,就希望大家都完美登场。”
幼稚园都会有那种成果展,老师带着孩子唱唱跳跳,我小时候最多只能演棵树,可小
芭是个天生的表演者,她会很兴奋地去思考该如何达到最棒的表演效果,又很大方对朋友
很好
,连朋友的装饰品都一手包。她说两三岁时就好喜欢唱歌,芭妈妈认真地把歌声都录下来
,这几天为了这段访谈她还拿出来听,细细地去回想发现真的,好像从出生就喜欢唱歌了
。小学的时候开始听张清芳听叶倩文,第一首正式学会的歌是潇洒走一回,回家就看娱乐
新闻观察所有的歌手新闻,每一张最新的专辑都愿意买来听听看,付出了小孩子的所有精
力在音乐上,卜学亮的专辑也买了喔,她说真的每张都想要听听看。
国中的时候参加了好乐迪的歌唱比赛,当时很流行少女团体,整场活动就是个选秀新人赛
,虽然后来没有得到名次,不过评审很赞赏小芭的歌声。再接着学生时代一直参加歌唱比
赛,许多制 作人或者评审都很喜欢小芭,也提过要聊聊发展的细节,但是后来都没了下
文。就这样子,家里也没有特别支持唱歌这条路,小芭的歌唱之路慢慢地隐没在升学考
试当中了。
小芭大学考上了实践服装设计,实践服设是台湾最棒的设计学院,同学们都是热爱时尚的
流行观察家。但是除了华美的时尚风格以外,学院在实际手作打版等等的细节上也非常讲
究,小芭的个性就是个大而化之,要她每天盯着缝线一针一线地计较著实在没办法。她说
当时好痛苦啊,知道自己做不来,缝了歪了,交上去老师又退件,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修
改。这段时光并不是那样的快乐,再放眼看去同侪竞争激烈互相比较,连朋友圈也没办法
带给她更多的真心感受,这是一段夹在假装和痛苦的挣扎时期。不过这样的困境到了大三
大四被新的刺激打断了,小芭加入了爵士营,在里面和很多爱好音乐的朋友一起认识崭新
的音乐—爵士乐。
爵士乐是黑人的灵魂熔铸出的精华,起源自黑人奴工悲伤的历史,爵士乐刚开始发展
时,音乐带出的故事都是由积压过久的悲愤而爆发出的成果。所以透过这样的歌词和旋律
,小芭开始思考更多,学校就像是社会的缩影,大争斗对衬到小纠纷,不喜欢朋友之间彼
此分化的现象的自己也边缘化了,现在这样被困在大学小圈圈里的自己是否还需要更多的
自由呢?
等到大四时,每位准毕业生都需要进行成果发表,自然这也是每年比赛的重头戏,大二和
小组同学一起得过第三名,但是小芭在大三时比赛结果并不好,这次大四她希望可以为四
年做一个总结,要认真的做出一个好成果。所以他从爵士乐的中心思想去延展自己的想像
力,既然自己的手工差,那么就以粗糙的概念去设计,难道一定要华美精致的东西才是时
尚吗?设计草稿从蓝领阶级的工作服开始发想,最后利用石膏做出许多手模拥抱整件不协
调的衣服,跳脱以往对于衣服的定义,非常拼命的她拿到了毕业展第一名。
理论上来说这应该是一个了不得的机会,可是这样却是她怀疑自己的开始,真的适合
吗?服装设计是不是真的可以完满她的人生呢?
13871683_10205013133566267_726387902_n.jpg
“高阶客户的时尚设计服务有很多框架,设计其实没有办法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思,
自己是不是真的会快乐呢?”
带着太多的问号,她出发去纽约吴季刚设计师的工作室进行长达四个月的实习生计划
。实习时担任制成相关的职位,和工厂讨论制作细节,并且替设计师的创作进行量化的过
程管理。高阶的时尚设计公司不需要大量生产,主要是在高标准的领域替世界知名人物订
制她们需求的服饰,配合客户出席的场合提供顶级的设计服务,但是这四个月的过程却让
小芭更确定她将会离开服装设计产业,这样的设计对他的个性来说还不够自由,无法跳脱
出商业本位的设计业让她不快乐。
不过说归说,在纽约的四个月还是去看了时尚界最知名的帕森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是隶属于the new school体系下的一个学院,看来看去也提不起劲,可是眼光
却扫到同个体系下的另一个学院School for Jazz and Contemporary Music
(http://www.newschool.edu/jazz/)。二十四岁的小芭想着,再不冲就来不及了,想着如
果可以那么一定要来这边念书。
回到台湾以后她去了homme selected store Ne.Sense上班,同时决定继续表演,和黑
乐团的朋友一起团练,从仿唱现有的爵士乐表演开始,也演出R&B和FUNK相关的音乐,这段
时间她开始学习该怎么跟大编制的乐团一起合作,表演的经验增加了她的勇气和信心,这
一年她破釜沈舟只申请了当初很想去的音乐学院School for Jazz and Contemporary
Music。寄出试唱带,很幸运地录取了,2015年七月小芭在纽约开学,重新当大学生。
唱歌和时装设计都是艺术的一种,现在的快时尚风潮也引发社会针对时装业不环保行为的
抨击,小芭心想既然多她一位设计师对世界也无差,那么不如多一位歌手吧!她希望利用
她的歌声带来另一股艺术疗愈的力量,同时也想要证明她的兴趣的确可以成为自己的事业
。进入纽约的学院后,身旁的同学都是大一新鲜人,和他们比起来自己非常珍惜所有学习
的机会,因为二十四岁的自己知道这些时光还有付出去的金钱都是无法拿回来的。一开始
非常紧张,但是过了一年现在慢慢地步上轨道,从基础从头开始学习,也渐渐放下心来能
够安心努力,2016新一年度开学后计画开始在纽约进行表演活动。
”小时候的愿望啊就跟大家一样,想要被大家注意,想要名和利啊!
但是现在看到更多厉害的人以后想法又不同了,现在觉得要注重当下,不要想以后,
因为只有现在是最重要的。“
我问小芭说 你小时候的愿望是什么?
小芭说歌手嘛总是有个类似的个性就是喜欢被注意,表演被称赞,小时候也很世俗地
想出名想有钱,就是个普世价值的成功定义。但是现在在纽约求学后,看到太多比自己更
优秀的人也还在努力,不一定有展露头角的机会,这样的冲击让她重新省思该怎么样调适
心态。她现在最注重当下,因为现在这一秒是最重要的,想着要秀出自己或者以后要干嘛
干嘛都是假的,是脑子业障重啊!
活在当下才能放下心里的执著,这样子才能看到身边对自己好的人,去关心他们并且
对自己诚实。对自己诚实在创作上也很重要,如果不诚实,就无法透过音乐传达自己的心
意给听者。音乐是一种媒介,它串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除了旋律以外歌词也是一种极有
魅力的元素。歌手和歌词其实严格说起来是让音乐人又爱又恨的主题,有时候多了歌手无
法传递音乐的纯粹感动,但若是少了歌手又没办法真切地表现出更多情绪。
我跟小芭后来达到一个共识,就是应该把歌手本身视做一个乐器,而爵士乐里的即兴
唱法就是歌手这个乐器的极致呈现。爵士乐在基本概念上有一种固定的调式和乐理限定,
而爵士乐表演者必须在这个范围之内发想自己的创意,因为这样的规矩,是长久以来爵士
乐派和听者沟通的熟悉方式,若是跳脱出这样的方式就不是爵士乐,也许会是另一种新型
态的音乐也说不定。拥抱传统之余,乐手或者歌手的创意是订定他们个人价值的指标,现
在小芭在在音乐学院里面努力学习乐理调式就是为了和其他乐手沟通的语言,而深厚的理
学基础才能奠基出创意的舞台。
不讳言来说歌手和乐手并不是天然相合的伙伴,有的乐手嫌弃歌手只会唱歌,有的歌手觉
得自己最棒最厉害其他人都只是陪衬。所以乐团合作时,大家需要花很多心思去建筑互信
感才能达到和谐。小芭认为,就像之前提到的理学基础,如果歌手可以用乐理和乐手沟
通,这样就是尊重自己歌手身份和尊重别人的表现。把自己当作一个乐器,小芭重复这样
说,她说要做到最好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对不起自己。
我一直很敬仰音乐表演者,因为他们是代表耐性跟毅力的集合体,我小时候打鼓或者试着
弹钢琴,最后都无疾而终,说起来就是没毅力。小芭说他其实也是个没耐性的人,唯独就
是对音乐很有办法忍耐,因为想唱好歌想完美表现只好去练习,只有不断重复地练习才是
唯一选项。透过不间断地练习和修正,慢慢养成一个不放弃的习惯,这样子就会推广到生
活中其他的事情上,生命自然强韧。
“文化在台湾好像是一种展览,一种商业档期的活动,
可是在纽约那是一种从皮肤底层延伸到表层脉络,在城市各个角落里面不断发生的独特表
演,”
那么小芭请您说说看台北跟纽约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我这样问她。
小芭说在纽约这一年她全心全意放在课堂上,而且纽约交通比台北麻烦多了,地铁误
点或者一班车要等几十分钟都是很常见的,这样的情况让她没办法像在台北一样东奔西跑
,一天大概就定点在同一个区域活动。住在布鲁克林,上课在曼哈顿,旁边是纽泽西,课
余时间她安排去很多博物馆看展览,如果还有空的话就到处找表演看。
台湾的文化活动就像是一个博览会,有开头有结尾,大家被广告吸引而特别到某个地
方去观赏。时间一结束也许记得的人不多,这个文化表演也就沈寂没入下一个档期背后。
而在纽约却是一种生活,可能在巷口就有一种文化表演,纽约的公园也随时都有不同类型
的活动,人们被鼓励发表不同的言论。街上路人身上都很自在地展演出各种风味的文化,
在台湾时只有大众认同的美才能被接受,太奇怪的人会被排斥,但是在纽约身为独特者却
是正常又合理的事。
我跟小芭聊到最近的一个想法,有朋友跟我说到觉得我的部落格文字太多,现在台湾的民
众已经不习惯看那么多字了。我当下很震惊,因为我自己是个非常喜欢阅读的人,我觉得
透过文字可以快速地了解有兴趣的课题。小芭说她也有这样的体悟,甚至美国教育界也有
类似的感叹,以前美国高中生读希腊神话是很正常的作业,而现在却开始有高中生表达出
阅读复杂教材时的乏力感。网络的力量让大众可以快速地接受新资讯,但是手掌大小画面
的尺寸却导致阅读材料开始简化削短,那是一种被截肢的文本。大众习惯看一些商业新闻
和嬉笑怒骂的小短篇,再回过头来触及深厚的议论新闻自然不习惯,可是少数已经想通的
新兴媒体是否能够力挽狂澜呢?
然而如同最近詹宏志先生的新文章提到的一段话,他认为读书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
种幸运,不应该带着高高在上的态度去指责为何有的人不读书,而是该怎么做才能突破同
温层的互相慰藉,如何和不同族群的人们一起文化演进。一本书不用卖多,可以影响一个
人就是最重要的了。小芭说音乐也是这样,她想要能够创作出有温度的歌曲慰藉人类,所
以她要再努力增进自己的深度,换言之我们两个虽然方式不同,但是方向却是相同的。
当初在吴季刚设计师的公司实习时,刚好是台湾太阳花学运爆发的三月,小芭和在纽约的
学生们有参与一场在时代广场的声援活动。在那边每天都会有不同种族国家的社运活动,
宣导各种不同的理念。她说当时候他很好奇这些美国人是怎么去看待同样都是华人之间的
冲突,也许他们觉得很正常,因为世界上有太多纷争,而在纽约大声地说出来是一种权利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在纽约的多样化环境下,小芭也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身为一个东方
民族而到西方学习他们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爵士乐又是美洲新移民黑人的灵魂作品,她感
觉非常微妙。她说通常都是这样,到了外地以后,文化的冲击才让人不断地去思考自己民
族的价值。所以小芭现在更努力希望可以透过自己的力量,创造出属于自己并且令民族感
到荣耀的音乐。
可能跟台湾人的个性有关,在纽约唸书时小芭说即使是英文能力没有她好的外国学生
,都更勇敢表达,而她会很在意讲错了会怎么样?如果表现不好了别人会怎么看她呢?初
期时困在自己的恐惧里面,一直绑手绑脚,但是一年过去了,她现在开始学会摆脱这样的
情绪。如果别人不认同又怎么样?即使别人给了负面的评价也就让这样的话过去,做好自
己最重要。对自己诚实,小芭再说了一次,对自己诚实然后努力努力再努力,同时间爱身
边的人并且彼此尊重,这是她现在的生活宗旨。
“放下执著很重要,因为那种执著会吞噬整个人的生活和情绪,
不执著以后才看到原来身边这么多爱自己的人,想到就会很认真的去爱他们,
这才是生命。”
小芭说自己其实很幸运,这一条路上不用牺牲自己的生活,家里的人也转为全力支持。
她说只是有点困窘就是去纽约了以后,对自己要求变得更高,以前唱歌很开心,疯狂地唱
唱错了也没关系,但是现在认真正式地开始学习以后,就不能容许一点粗心大意毁了自己
的努力,所以去KTV唱歌也好有压力了啊,她苦笑这样说。
也许这是她的下一个课题,除了不去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论以外,在完美主义的内心中找
到平衡也是很重要的。
小芭很害羞地说自己还很生嫩,更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履历,可是她真的鼓励跟她一
样爱唱歌的朋友多多唱,认真练习再找同好一起表演,多表演多经验得到更多掌声,这样
一来不仅可以增加自信心也能掌握演唱技巧。接下来要怎么走就是努力去闯,不要因为任
何的事情失去了信心。
拿到明年的奖学金,下个月要飞回纽约上课了,她说未来不可预测,可能毕业也可能
念到一半就去唱歌了,谁都不知道,我跟她约好明年再来聊聊各自的故事。
最后我请小芭跟大家分享最近发生在他生命中美好的一件事情。
小芭很开心地说太棒了!有件事情非常值得分享。她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很认真地谈恋
爱,感情对她来说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不过之前因为一直执著在同一个对象身
上,让她时常忽视了自己的生活。最近鼓起勇气跟对方讲开了,算是一个结案,现在虽然
不完美但是很轻松,心里的空间瞬间绽放开来,转头才发现身边的人是如此包容自己。
这样的爱让她很快乐,她说要更努力去珍惜大家,因为她是一个幸福的人。放下执著很难
,可是有了开头就会很顺利,她希望这段小故事可以帮上大家,去爱自己爱生命。
小芭的粉丝页9m88
https://www.facebook.com/9m88baba/?fref=ts
小芭最近的深夜爵士表演
https://www.facebook.com/yueyue.company/videos/547046888753874/
小芭的instagram 9m88
后记
小芭表演时的活力是我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当天跟我一起去看表演的朋友更是惊艳于她不
造作的风格,请随时锁定小芭的粉丝页,接下来一年会有更多在纽约的表演。
这是我的新企画的第一篇故事,开头的时候绞尽脑汁拔了无数根头发,深怕拙笔无法表达
小芭的想法,内心也了解文章行笔还有许多盲点,看到这边谢谢大家不嫌弃,也希望可以
给不敢冒险的朋友一些勇气,去发掘追寻自己的快乐和梦想。
感谢 小芭不嫌弃我这个素人说故事者
感谢 Leisure Cafe老板简凯西 摄影协力
感谢 我老妹冒着眼残的危机帮我顺稿
感谢 篠舞姊姊最近一直鼓励我努力向前
参考资料
文中提到的詹宏志先生新文章如下
詹宏志:人们越来越不读书?鲁宾逊可以告诉你的几件事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722-culture-reading-janonrobinson/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