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留在法律圈或走出去?

楼主: caesar76513 (弱水三千)   2014-08-19 23:22:58
洗完澡囉,夏天洗冷水澡最棒惹 ^.<
刚刚看了一下施主您心理测验的结果,
可以归纳出您是对于法律工作有兴趣,也想要尝试,
但对于参加台湾的国家考试却是很不确定的那一类人。
而从您的推文中可以看出,您的英文不错,目前也正在服役,
这表示您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去思考未来,并为未来做准备。
首先,依据个人的观察,我将我的分享分为对法律产业的分析(宏观),
以及个人生涯的规画建议(微观)。
宏观
用全球化的角度去看法律产业的话,其实这几年法律产业的光景已经不如金融风暴前好,
虽然我这边没有量化的数据可以佐证我的假设,
但施主您可以试着上YouTube搜寻:Law School
这时你可能会看到很多美国的法学院毕业生现身说法,
而三个里头大概会有两个人,不自觉说出:经济不景气,工作难找这样的叙述。
而美国法学院的学费却年年喊涨,造成支付学贷的期间延长,
但大事务所的工作却没有随之增加,使得学生叫苦连天。
之所以会拿美国法学院来当作例子,是因为美国法学院培养出来的律师,
已经堪称是能够全球移动,CP值相当高的一门职业,
个人推测,这是因为:
1. 英美法是商业世界里最常见的法律语言
2. 美国具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很多。
英美法系培养出来的律师(英国、美国、香港、新加坡、澳洲、加拿大),
即使到大陆法系的国家工作,也都能够得心应手,
因为很多商务合约用的文字都是英文,法律语言也都是英美法,
而法律的输出也跟国家的政经实力有关,施主您可以GOOGLE 301条款,
就可以知道美国当年是如何挟其政经实力来迫使我国修改国内法。
而若美国尚且如此,可以想见其他国家的情形可能不会太过乐观。
法律产业的兴衰,跟经济的兴衰很有关系,
如果经济活动盛行的话,企业会比较愿意花钱发动诉讼,
或者上市、并购,也会有比较多的新创事业募资,
而这些法庭/商业活动都需要许多法律文件,
此时法律服务业的景况就会比较好。
相反地,若是经济状况不佳,法律服务业的景况也会随之变差。
直观地想,如果施主您是一间公司的负责人,公司不赚钱,需要削减成本,
我想您应该会优先考量删减法律服务的成本吧(至少我会XD);
再加上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很多法律问题或文件的撰拟,
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一定程度的答复,纵使品质不佳,
但已经形同能够减少近用法律服务的成本,
因为法律事务所的计费方式是以时计费,
如果许多基本问题我们都能在网络上找到rough的解答,那为何又要去寻求律师协助?
接下来,回到台湾。
根据我的观察,很不幸地,有三个要素影响台湾律师未来的发展前景:
1. 台湾经济状况不佳。
这个大家现在都很清楚,不需要我多说,
为什么目前政府提出的振兴方案都强调要吸引外资,
这是因为只有外国公司要来台湾投资,他们才会需要了解台湾的法规环境,
才会需要寻求台湾律师协助,将台湾法用英文解释给他们听,
我们称之为:[涉外法务]。
然而,根据我过去一年短短在事务所工作的经验,
我发现来台湾投资的外国公司,多半只想要在台湾设立办事处做为联络据点,
或者设立一个简单的公司,从事代工或者较不复杂的经济活动,
因此,在投资不热络的情况下,很难期待台湾律师有所发挥,
大家都要非常小心地保有自己既有的客户,尽量地削减成本,
才能让事务所长久经营。
在这样的状况下,对新锐律师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因为没有好的案子可以磨练,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拿到超额的利润。
2. 台湾法系与律师培训
台湾法可以说是独步全球的。用繁体中文来撰写法条,跟中国法又无法接轨,
可以说,台湾法系在全球的法律服务市场是很没有竞争力的,
因为除了做比较法研究,很少人会想要了解台湾法,
毕竟台湾法不像伊斯兰法,有其宗教上的意义可以用来做学术研究,
也不像中国大陆法系,作为世界前几大主要市场,
为了跟中国企业与官方来往而不得不学习。
因此,考台湾律师,本来考久了就会让自己的发展越来越侷限,
这是整个大环境使然,不完全是因为考选部的政策。
最好的政策个人认为是减少法律系学生的数量,然后扩大录取率,
让台湾律师可以迅速通过考试,及早为未来做规划,
但因为我自己考了三次都落榜,我这样的言论可能会被说成是为自己开脱,
所以目前并没有在公开场合表明我的想法。
而台湾的律师培训,相对而言比较松散,
五个月的实习加上一个月的律训。
跟邻近同样都是以法律系作为第一学位的国家,
例如:英国、香港都是毕业之后还要再多经过一年的实务训练,
英国叫做LPC,香港叫做PCLL,通过以后要在事务所训练两年,
才能取得律师资格(英国法制叫做Solicitor)相比,
台湾律师的培训较无系统化,也比较没有制度,
感觉就是让新进律师载浮载沉,遇到好老师就学得好,遇到坏老师就学坏。
另外一方面,除了比较有规模的事务所以外,台湾律师界比较少在开发新产品,
新产品就是新的服务模式,或是新的法律文件,连带使得服务客群无法扩大。
例如:
Limited Partnership Agreement是国外架构一个创投或私募基金会签署的法律文件,
目的在于借由有限合伙的确立,确定一个基金的基本架构,以及参与人的权利义务,
但在台湾,因为有限合伙法还没通过,所以除了专攻金融的律师以外,
应该很少会有人去写这套合约,也应该不太会有人去引进这套合约来台湾。
(以上是我的猜测,如有不符合事实之处,请随时打脸)
3.华人不爱花钱在服务费上。
我过去听过我的老板说,也跟两个从事管理顾问的朋友聊过,
他说,在从事专业服务的时候,如果客户是亚洲以外的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
通常对于服务费都给得很大方,
因为他们对于花钱寻求专业服务咨询这个想法已经根深蒂固。
相反地,台湾客户或大陆客户,通常都要打折再打折,
不然他们宁愿花钱去买厂房,也不要花钱请顾问提供专业服务。
这使得台湾律师在收费方面利润空间比较小,
连带影响到台湾律师的薪资水平。
微观
综上,在这个年代要考台湾律师是很辛苦的。
但并不是建议施主您从此不考,
而是如果要从事法律工作,有更具弹性的选择,我的建议如下:
1.利用服役放假时间,撰写中英文履历。
履历好好写,如果有闲钱的话TOEIC准备一下,冲到个900蛮好看的,
一退伍马上就先从事务所开始丢履历,
找一些专门在找法务的法律事务所,
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事务所并不少,
而且通常也有颇具规模的事务所(例如:惇安)。
或者您也可以尝试去我的前东家联鼎,有很多涉外法务可以做。
去事务所的好处就是,可以从头累积自己的法律技能,培养自己的工作态度,
也让自己了解法律实务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我了解,法务通常不用对客户直接负责,
因此工时都不会太长,六点应该都可以准时下班,
如果您下班想要回台大总图再读个书,看个妹子,也都会有时间的,
甚至一边考试一边读书,也会因为你有在工作赚钱,
而稍微宽心一点,也比较容易会有活着的真实感。
2.在从事第一份工作的同时,想想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规划。
接着工作以后,您会发现自己很喜欢法律,想当律师;
或者没这么喜欢律师工作,想要去公司当法务看看,
这时,您就可以再从事务所跳到公司去,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传产都很缺法律人才,
而公司法务的薪水一般来说都会比事务所法务来得高,
所以你也可以存钱存得比较快。
那如果您真的发现自己好想当律师,钱存够了再当全职考生也未必不好,
律师是一门年纪越大越吃香的行业,所以有了一些社会历练再执业,
或许可以给您一个不同的视野。
3.把自己的经验,回馈给学弟妹或需要帮助的人
根据我的预测,未来对于前途茫然的学弟妹只会越来越多,
这时在业界已经小有经验的施主您,肯定对于法律圈内跟圈外的生态更加了解,
这时请不吝于向学弟妹或需要帮助的人分享您的经验,
这样会让整体的社会风气更好。
小小建议,仅供参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