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台大精英舍高薪:用自己价值观做有意义选择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14-08-10 01:43:49
※ [本文转录自 NTU 看板 #1JvbsF90 ]
作者: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看板: NTU
标题: [新闻] 台大精英舍高薪:用价值观做有意义选择
时间: Sun Aug 10 01:42:36 2014
台大精英舍高薪:我们只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做了有意义的选择
台大精英舍高薪,催生全台唯一活芽菜
3位台大财金系的毕业生,为了研发独一无二的活芽菜,甘愿离开外商金融公司和年薪百
万的生活,开始在农场与种子、幼苗为伍。他们用芽菜改写台湾农业,也为自己的人生找
到了新方向。
采访.撰文/陈怡如 摄影/林衍亿
桃园八德,一块占地5分的农场,一盒盒芽菜在生长架上直挺挺地站着。它们的生命力,
从栽种那一刻起,直到送进消费者家中冰箱,依然持续。这是绿藤生机研发全台唯一“活
著”的食用芽菜,每月热销1.4万盒,至今已进驻顶级生鲜超市Jasons、City Super和主
妇联盟等160多间据点。
为了研发芽菜,绿藤3位创办人郑涵睿、廖怡雯、许伟哲度过无数个睡在农场地上的夜晚
,他们用饮水机的热水洗澡,忍受铁皮屋冬冷夏热的温度,只为了时刻紧盯芽菜的生长纪
录。经过上千次失败,终于成功。
但在4年前,他们却过著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有着主流价值观最亮眼的学经历,从建中
、北一女一路念到台大财金。毕业后在外商金融公司上班,出入101大楼,年薪百万,不
到30岁,就达成别人拚搏一生的目标。在创业前,郑涵睿甚至考取麻省理工学院MBA,廖
怡雯则准备到英国念行销研究所。只要他们继续,未来前景几乎可期。
“但就是很空。”曾在ING当投信研究员的廖怡雯每天撰写投资报告,“都是数字,没有
真实的东西,感觉不到你的建议,对世界有正向帮助。”先前在汇丰银行担任储备干部的
郑涵睿反问:“你知道基金长什么样子?贷款长什么样子?”3人开始思考,要做对环境
有意义的事。
每个周末,他们都在咖啡店讨论创业,最后廖怡雯抛出“芽菜”,灵感来自郑涵睿爸妈。
郑涵睿的爸爸是台大园艺系教授郑正勇,妈妈是橘子工坊创始人台大园艺博士林碧霞,“
一直是我景仰的长辈。”廖怡雯趁赴英前空档,到橘子工坊实习,发现博士常吃自己种的
芽菜,好奇询问才知道,芽菜是植物的初始样貌,成菜有的营养,芽菜都以倍数计,但市
场却没有好的芽菜产品。
但当这群台大生转念要“卖菜”时,就连一辈子与生机为伍的郑正勇和林碧霞也不免担心
。“他们第一反应是看到鬼一样!因为那时已经要去念MIT了,我想我妈可能有几个晚上
没办法睡觉。”郑涵睿说。
离开舒适圈,不仅需要勇气,更要拿出决心。廖伟哲离开保诚人寿,郑涵睿延后两年到
MIT入学,廖怡雯更直接留在台湾。2010年,3人凑了500万元成立绿藤。外人总说他们“
放弃”了什么,廖怡雯却反驳:“我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做了选择,只是这个选择不是主流
认为这样学经历会做的事。”
“一开始有点天真,种芽菜能多难?”许伟哲说。没想到等著这群高材生的,是一连串的
挫败。
从选种开始,试遍各国来源,计算播洒密度,拿捏水量和温度,每个参数都是变动因素。
一开始摸不著头绪,芽菜怎么种怎么死,第一年就亏损200万元,“几乎每天都在丢芽菜
。”许伟哲回忆。
拿出实验精神
“创业光是一年的挫折,对我们来讲就是这辈子累积起来的。”郑涵睿说。小小芽菜让一
生顺遂的3人,第一次尝到失败滋味,“你现在看到的9种芽菜,背后就代表5个失败的产
品。”
最后3人拿出计算财报的精神,把所有参数全都数据化做实验,精细到连装水容器也要记
录下来,“至少上百个档案!”郑涵睿指著电脑萤幕上密密麻麻的Excel表,“门外汉有
门外汉的觉悟,我们必须比别人更认真。”
他们还要跟时间赛跑。芽菜生长快,5天到两个星期就要采收,为了精准记录每小时的变
化,3人直接在农场地上铺起简易床铺,随着芽菜生长周期作息。248农学市集创办人杨儒
门还记得:“他们就睡在地上,冬天铁皮屋冷得要死!然后你知道他们用什么洗澡吗?用
饮水机的热水洗耶!”
为了确保芽菜生食无虑,他们投资全天杀菌的RO水设备,还提出“全株食用”概念,舍弃
传统种在棉花、除根采收的方式,四处寻找合适的栽种纸,采收时连根带纸直接装盒,这
就是芽菜活着的秘诀。他们更在芽菜上放置不同重量的盐巴袋,刺激芽苗奋力向上,才能
长得又直又壮。
曾参与绿藤早期发展的黄宝萱观察:“他们对品质很坚持,不达标准的芽菜就丢掉,不怕
赔本。”就连看过很多农产品的杨儒门也说:“他们在每个程序上都很用心。”也因此3
人常引来农夫询问:“你们的芽菜很漂亮,但不要告诉我什么都没加,我不信!”
挫败还来自站上销售第一线。回想第一次到市集卖菜,“还卖输隔壁大婶!”廖怡雯苦笑
著说:“当下第一个感触是,你念什么都没用!”消费者对新颖产品也不理解,当3人兴
奋说著:“这活着耶!”别人只是纳闷:“这是盆栽吗?要怎么种?”为此他们研发芽菜
食谱,亲自在通路上料理示范。
就连拿手的财务分析,也有意外。顶着特许财务分析师资格的郑涵睿,一开始有着美好预
测:“那时假设第一个月应该100个通路没问题,但大概一年都没有100个。”一年过去资
金烧完,公司亏损,“真的创业才发现,以前做的财务规划都是假的!”
跨足清洁保养品
原先为了创业,3人已将月薪砍半,只好再砍半,“月薪就是2开头,维持基本生活开销。
”廖怡雯说。这时郑涵睿突然大笑补充:“有共同创办人很重要,因为你知道还有人跟你
一样惨!”
“就算薪水完全不能比,他们还是坚持做有意义的事!”黄宝萱说。就是这股拼劲,绿藤
总算在2012年小幅获利,今年营收上看2千万元。公司也在去年8月推出芽菜萃取的清洁保
养品,反应热烈,已可贡献一半营收。
销售许多台湾好物的好丘品牌处副理黄致玮观察,绿藤总能提出对产品的合理解释,不盲
目追随热门品项:“他们对品牌很有自信,那表情是骗不了人的!”
原本对于创业,他们有着年轻人浪漫的想像。“一开始,在想绿藤这个名字、办公室在哪
、logo长什么样子,是最快乐的时候。”廖怡雯承认:“你根本没有想到‘责任’这件事
。”3人从挫败中成长、从挑战中蜕变,他们不恋栈从前,郑涵睿甚至直言:“哪有什么
光环呀!现在做得比较好!”
他们勇于走不一样的路,即便布满荆棘。但就像压在芽菜上的盐巴袋,越有压力,芽苗就
越粗壮,经过淬炼的人生,更有韧性。
(本文出自《数位时代》2014年8月号:开放!科技新伦敦)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44211
推精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