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车] 自售 Mazda 2 2024 (23年底领牌) 红色

楼主: whitefence (Silent_Star)   2024-06-13 20:44:12
车辆品牌/产地/出厂年月:Mazda / 泰国 / 2023年10月30日
原厂保固期限:2026/10/29 (含隔热纸)
车款型式/排气量:15S Urban Sport / 1496cc
颜色/排档形式:红色(晶艳魂动红?) / 6AT自排变速箱
有无调表/实际里程:无调表 / 10300km
欲售售价:65万可议
原使用情形:自用/一手,直觉80%普通日用,18%长途,2%跑山
交易地区/联络方式:
云林斗六地区 或 全台靠近台铁、高铁车站的地方
联络方式可以站内信加LINE,未付订金看车也可以
实际照片:https://imgur.com/a/23byCXo
其它说明:
其他车子的配备:
1.隔热纸:前挡70% 前窗70% 后窗15% 后挡40%
好像是什么史密斯的东西,在马自达原厂贴的,有含在全车保固内
2.行车纪录器:VIOFO A129 Plus Duo,主镜头2K60,后镜头FHD30
全车原钣件,无重大事故;一共出险过乙式三次:
1.左后叶子板被机车撞上;已回原厂修复,且换新左后轮框
有强调检查车身后轴是否有状况,技师与保险公司皆判定正常无虑
新北市小巷子出来无号志路口,等很久左转最后还是被机车撞到
后来小巷子出来都不敢左转了,宁愿右转绕久一点
2.停车因为右墙有凸起物,刮伤右前门;已回原厂钣烤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我),停车还是留一点空间比较好
3.右后照镜被同车道右侧超车的小黄尻到;
当时我是停等红灯,车流静止喔,超虽
他尻到当下挥手示意,然后开到前面把车子靠边停
以为他是要跟我道歉之类的,结果放完客人之后他就开走
我很天真以为他是要换个地方停车跟我交换联络资讯之类的
结果没有,他就一路上国道了
如果我没装行车纪录器的话真的就只能自己吃下去了
真是混蛋欸
后来报案警察还说他很可怜一个老先生怎样怎样的
我写到这里就好,这篇主要还是卖车文章
其他车子的小伤:
1.左前轮框有一次刮到路边的石头
2.左前叶子板有不明凹痕,这是后来跟业务吃饭聊天他发现的
3.车顶棚有不明凹痕,这还是上一次洗车才发现的
2跟3我猜是我们学校种的路树果实砸到的= =
这部分我自己会很在意,有兴趣买的人也会很在意吧
到时候有收到定金的话,我就去找可以做修复的修
卖车理由&心得&推荐使用者:
好像不是重点,但是感觉有些人会很在意;前一个车主是怎样
搞的,没事卖车干嘛?车子是不是太小?太烂?有问题?我的理由
有两个;一个是新车折旧太高,另一个是我想换Mazda 3。当初含
保险什么的,总共加起来85万左右,而如果现在去Mazda的官方认
证中古车买Mazda 2的试乘车,2023年领牌的年式的话,虽然好像
只会有一年保固(?);但只要65万而已,而且都很新,这也是为什
么,我拿65万开价。至于我为什么想换Mazda 3,主要不是因为空
间,只是我开过朋友的Mazda 3之后,很喜欢他悬吊给的感觉,还
有退挡的时候,转速拉升的速度快很多;总之开一次就爱了。题外
话:目前在看2017/18时候的五门红色马3,希望找得到自售。
心得则是我开了半年左右到现在,我自己觉得Mazda 2带给我
的感受跟体验;但有几点需要注意:我不是专业车评,我下意识避
开欧系、美系汽车,我对SUV、三缸引擎、CVT变速箱有偏见。
我自己开到现在还是喜欢这台车的,如果没卖掉的话可能也就
不换车了。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状态跟环境:我的使用需求主要是双
人而已,只有我跟我的伴侣,偶尔会载研究室的同学一起去吃饭;
平时用车如上所述,日用通勤买菜以外就是回台北老家,算长途;
除外偶尔会小跑一下云林古坑的华山。如上述使用者跟环境等等,
我不管是在大型市区、市区、郊区、乡下、高速、山路都有一定的
驾驶经验(主要都是由我驾驶);而在乘坐心得上也经常询问其他人
的意见,包含了后座;在载物空间的运用上也有一些心得。
接下来打算用两个面向来讨论这台车;分别是车子本身的动力
与操驾、乘车空间与载物空间的耐受度。
首先是动力与操驾的体验,我当初曾经有考虑过要购买Suzuki
Swift 1.2NA+CVT的版本;除了好看以外,低税金还有物理上的轻
快所带来的轻松都是他的优点;之所以会选择Mazda 2而不是Swift
是因为,跟他比较起来,Mazda 2的动力绝对是好很多的,这点很
直观的反映在了引擎的排气量跟变速箱上面,而最关键的还是在那
颗变速箱。
对于许多人会讨论的“动力不足”这种各自表述的话题来说,
我个人的观点是会把动力不足的分界线放在临时脱困、跨线超车、
上下坡能力上。而这些情境将会在你的使用环境有很显著的差异,
以大型市区来说,Swift的配置可以说是绰绰有余,大型市区的限
速大多都非常低,大家就像回转寿司一样前面走、后面跟,不是在
塞车就是在塞车的路上;所以大多数生活在大型市区的驾驶多半对
于“动力不足”一说无感,而若是到了郊区、乡下、高速或山路,
这时候低排量的缺点就出现了,CVT的缺点也出现了。
路很大条或者有许多车道,在市区的时候你会乖乖排队,所以
超车这件事情连想都不太会想,而到了相对空旷的地方,会发现你
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车;超车时间太长的情况下,超车就会变成一件
很危险的事情;而超车本身就会需要退挡,用高转速来提供相对大
的扭力输出,以提升速度,而CVT的缺点就会在这个时候暴露出来
,因为保护机制、钢带、锥轮的种种原因,很多时候即便你退挡了
,电脑也需要先等速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才会退挡,而且退挡的过程
还需要许多时间;无法灵活的使用低速档位造成了急加速急减速的
困难,进一步导致了紧急情况的应对选项少了很多。我自己认为,
Swift的定位在大型市区或者一般市区都算够用,出了市区以后都
会稍嫌不足,这没有好坏,纯粹这台车的定位就是都会用车而已;
而Mazda 2的动力来说,在其他使用场景内,我认为他压缩比13的
1.5NA+6AT来讲,其实也就是不足以上,够用以下。主要特别的地
方,除了引擎压缩比到了13以外,就是高动态范围会直接传动的
6AT变速箱比较特别;这个部分详情请自行上网搜寻。
接下来则是讨论Mazda 2这台的车乘用空间与载物能力;在全
球汽车市场都倾向购买SUV大车的情况下,许多人连想都不会去想
就觉得这种小车“空间不足”,而这跟上面提到的“动力不足”是
一样各自表述的话题;但我必须说,回顾上世纪的汽车,其实比较
起来Mazda 2并不算是非常小台的;汽车越做越大某部分来讲其实
是美国对于汽车环保法规标准的更动,以及商业销售手法与竞争策
略之下,造成SUV逐渐成形甚至成为主流的。
(https://youtu.be/mQDegCqiVnU?si=mBoDuNavD9yfgtMt)
最后反而会想反问一个个问题,车那么大台要干嘛?安全性是
一个话题,空间是一个话题,个人风格是一个话题;大车的溃缩空
间比较大,车身如果是同材料强度、等比例放大的话,可吸收冲击
的量一定比较多,但你真的去看小车的状况也不至于一撞就扁掉,
更多的差异还是来自于材料还有车身设计,例如我国境内版本的
f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