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TES (GTES)
2025-08-12 11:47:00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71399
漫射计画》专访动画导演王登钰:怀着漫画梦做动画的大男孩
林欣谊(自由撰稿人)
2025-08-09 09:00
国家漫画博物馆, 漫射计画, 王登钰, 烟囱动画
“烟囱动画”的会议里,摆满了玩具和模型。摄影/桑杉学
漫画是载体、是传播媒介,也属于时代的光。2023年底国家漫画博物馆筹备处正式落脚台
中,东侧园区率先开放,多样化展览召唤人们踏入园区。2025年起,筹备处以“漫射计画
”邀请读者一起沉浸在台湾漫画的历史与当代风貌。本专栏与国漫馆筹备处合作,不定期
分享丰富漫画故事与评论。
曾以《金鱼》、《红尾巴》、《幽暗小径的鬼》等动画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王登钰(Fish
Wang),是少数横跨动、漫画领域的创作者。除了漫画《金鱼LOVE梦路》、《Jack & Th
e Beanstalk》、《夜的事变》以外,他甚至出版过小说集《电影里的象小姐》,他的许
多图像与漫画作品都脱胎自书中故事。王登钰是怎么走上“跨界”的路?
跨界难,放下创作更难
拥有深厚动画经验的王登钰,先后在宏广、游戏橘子公司动画开发部门的工作,资历长达
近20年。然而,骨子里燃烧着创作魂的他表示,创作的满足感,在漫画阶段就已完成,“
漫画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宇宙,不必然要被改编成动画或其他形式。”
他认为,即使同样是以图像说故事,但漫画与动画连分镜概念都有本质上的不同:漫画可
以很个人,而动画是个高度分工的庞大体系,需要资金、人力与组织管理,一部长篇动画
制作期长达3、4年,还有市场回收的压力。因此他坦言:“动画好难,漫画家如果要跨界
来做动画,可能是为难自己。”
那么,他自己是怎么开始“为难自己”的?
原来漫画可以是艺术
在王登钰位于新店的“烟囱动画”工作室内,一早就有好几名员工埋首电脑前安静工作。
他一进门,助理马上捧著一叠图稿来询问影像相关问题。一旁的小会议室,摆满了王登钰
的机器人与玩具收藏,以及他和伙伴单纯为兴趣、或者因动画所需而手工打造的模型。
在各种奇幻人物与场景的环绕下,王登钰淡淡地说,比起他家中的藏品,这只是一小部分
。心中住着小男孩的他,或许从未离开过那个充满好奇与想像力的童年。从他的漫画《秘
密耳语》中也可以看出,内向的他,其实儿时饱尝无法融入同侪的悲伤。脑子里总有奇想
故事的男孩,以画画作为出口之一。
1971年出生的王登钰是看日本动漫长大的一代,《超人力霸王》是他曾多次提到的最爱。
1980年代末,因为前辈洪德麟在《欢乐漫画》、《星期漫画》等本土刊物上的引介,加上
在书店翻到的《Heavy Metal》等美漫杂志,让他开启了另一个窗口。受到欧美漫画洗礼
,法国漫画大师墨必斯(Moebius)尤其成为神级偶像,“我大开眼界,才知道原来世界
上有人是把漫画当成艺术品欣赏。”
动画导演王登钰,内心住着个爱玩的小男孩。摄影/桑杉学
下班后,开心作著漫画家的梦
进入复兴美工夜校后,王登钰高一暑假开始半工半读,做过五花八门的工作。最初因在校
内科展看到日本钢弹系列动画的原稿,大为惊艳,开始随学长到动画卫星公司应征“练习
生”(注:动画卫星公司指小型动画代工公司,规模仅五、六个到十几个人。“练习生”
通常受训三个月没有薪水,还要付学费),负责最基层的“补间动画”(在两幅原画之间
补上连续动态)。此外,他也曾在青文出版社为翻印日漫《小叮当》(现名《哆啦A梦》
)描稿、当过雕塑公司助理和漫画家张郎的助手,甚至还在美而美早餐店打工,学会如何
一次煎20颗蛋,“对穷学生来说,哪里有钱赚就去哪里。”他苦笑。
毕业后,1990年、他19岁时考入国内规模最大的宏广公司,见证了台湾动画代工产业最后
的辉煌。宏广在巅峰时期代工了包括美国迪士尼、华纳、HB等公司高达70%的电视动画,
在泰国、印尼都有海外分公司。
“那时宏广老板去美国,那里的动画公司都要铺红地毯来接机的!”王登钰描述,位于新
店的宏广总部有8层楼,从3楼到8楼,每个楼层各负责一部或一系列动画片,各片依难度
分ABC级。公司员工共超过千人,分为原画、动画、构图、背景、摄影5个部门,他属于构
图部,负责过《加菲猫》、《芭比的世界》等卡通。
回顾台湾自1966年落实施行《编印连环图画辅导办法》起,开启了长达20年的漫画审查,
许多漫画家因此失业、转行。1970年代台湾成为全球最大的动画代工之地,也有不少漫画
家栖身宏广。
王登钰回忆,公司里不乏资深漫画前辈,“我们常趁晚上下班后,去那些比较厉害的人桌
上偷看他们一cut一cut(一颗镜头)的画稿。”同事间还成立漫画社,社长是后来的漫画
家高瑞昌(高孟和)、副社长是赖有贤,“大家在下班后开心作著漫画家的梦。”
《秘密耳语》系列是王登钰的漫画作品,描述一个机械兵器男孩与敌国的怪兽作战的故事
。摄影/桑杉学
从宏广、游戏橘子到烟囱动画
不过,与其说王登钰喜欢画画,不如说他更醉心于“说故事”。王登钰说自己“手笨”,
“不像其他天分高的人,画起来行云流水,我要透过自己的手把想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
其实很辛苦。”尤其在动画公司,同样的画面得画上上百张,当时感到痛苦,但如今回看
,他正是透过这样重复枯燥的过程,磨练手感和技术、学习国际规格,了解大型动画的制
作和分工,“其实代工可以养活许多人,台湾如果光靠原创,无法提供给那么多人工作机
会与训练。”
几度进出宏广后,他在1997年正式离开,随宏广的主管郭景洲(郭巴)进入旺旺集团投资
的大狗动画公司。虽然后来因公司经营之故,开发动画未果,但王登钰结识了同事、后来
的导演杨雅喆,也种下了日后两人在电影《囧男孩》等多部作品的合作因缘。
2002年左右,王登钰和同一批主管同事又一起进入当时如日中天的游戏橘子公司,负责原
创动画开发。在任职长达11年间,他参与过与美国制作公司合作的《水火108》动画节目
,这也是台湾原创动画成功销往国际的少数案例,在英美和台湾播出两季共104集。
但多年来,他没有忘怀始终萦绕脑中的故事,期间他曾几度离开接案,在家潜心画漫画、
写作练功,在2018年成立了“烟囱动画”。成立工作室的契机,就是他终于完成了和同事
打赌会画出来的漫画《金鱼》,并与杨雅喆一同改编、获文化部动画短片辅导金。
王登钰的漫画作品《秘密耳语》内页。叙事与画风微妙地融合奇想、童真、科幻、战斗、
冒险等元素。弧洇w精灵;图片提供:王登钰、大块文化
之后王登钰又陆续投案获得补助、与各界朋友合作,创作《秘密耳语》系列漫画、参与高
雄电影节的VR动画《红尾巴》等。
2023年完成《幽暗小径的鬼》后,隔年他原本打算结束工作室。正觉心有不甘时,《秘密
耳语》获动画长片辅导金,因此他又召回团队,预计2027年在院线上映。同时,与《麦兜
故事》导演袁建滔合作、主要由香港方投资的3D偶动画《BLOSMOSS》也正进行中。
看似多线进行、灵活运筹,但王登钰自认凡事“顺其自然”,更不是对产业发展抱有期待
或使命的人,“我最大的欲望是把我的想像表达出来,而不是成为台面上知名的漫画家或
动画导演。”投身动画制作,他不讳言是因为各种补助案的支持。他气定神闲地说:“要
饭又怎样,我宁可要饭也想继续创作啊!”
王登钰创作欲旺盛,也从动画代工训练出不放弃的斗志。摄影/桑杉学
1%的成功
王登钰强调,虽然动画改编的能见度更高,但漫画成本相对低廉,资源可鼓励到更多创作
者,因此漫画是创作的“源头”。他认为,在台湾市场规模不足以完全支撑漫画家生存的
情况下,政府对漫画的补助至关重要,可以引导创作能量、提供创作者练兵的机会,“长
期累积下来,即使只有其中1%获得成功,也能推波助澜。就算补助的作品不一定有很好的
商业成绩,但换句话说,政府是第一个买我们作品的人,这对创作者是很大的鼓励。”
从1990年代投入动画代工,到后来自己组建团队制作原创动画,王登钰在这历程中,亲见
了台湾因代工产业没落而面临的动画人才断层。但近年来,中国的动画代工产业可能因为
审查趋严、或受疫情重创而走下坡,许多案子开始回流台湾。加上国内动画相关系所陆续
成立,以及政府的补助与振兴等政策,流失的人才正在渐渐弥补回来。
王登钰也乐于从“感到画画很痛苦”的动画师,转为更专心担任“把画画交给更多比我会
画的人”的原创者,看着自己的构想透过漫画或动画媒介,发展成形。那也是当年角落里
的男孩,带着梦想发光的时刻●
原创固然开心,团队合作的能量和政策的支持也很重要。摄影/桑杉学
王登钰小档案
1987年开始动画创作, 专职动、漫画创作。曾为漫画刊物〈Taiwan Comix〉、〈Graphic
Fiction〉企画及编辑。导演作品《造字的人》曾入围2007 金曲奖最佳音乐录影带导演
。2019年《金鱼》获金马奖最佳动画短片。VR作品《红尾巴》入围2022年威尼斯影展沉浸
式单元,并获2023年安锡动画影展VR水晶奖。2023年《幽暗小径的鬼》获西班牙锡切斯影
展(Sitges Film Festivel)最佳动画短片。
《漫射报+》
国家漫画博物馆自筹备期起,过去以《漫射报》为名出版主题刊物,共发刊6期,编辑视
角各有不同。国家漫画博物馆于2023年底正式落脚台中,收获著珍贵的回馈与善意,现在
《漫射报+》重回舞台. . 记录筹备过程的多彩回忆,并将研究调查成果与图像视野
,持续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