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25《凡尔赛玫瑰》不过时的宫廷浪漫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25-05-20 17:43:46
过于精简,角色情感与故事都很突兀的凡尔赛
过去台湾社会往往是男女有别,就连动漫画也会有明显的男女有别,但不挑食的宅宅往往
抱持有动画看就好,许多男生在过去也是会看如《美少女战士》、《梦幻游戏》、《小魔
女DORAMI》等,这类偏向女性向的作品。
当然不乏有些没完没了、时代眼泪的经典,例如《玻璃假面(千面女郎)》、《王家的纹
章(尼罗河的女儿)》等,当然如果是接触《风与木之诗》或《波族传奇》那又是另个故
事了。过去的少女作品许多都有着时代性的尝试与突破,有些甚至是一种华丽和女性主义
的想像诗篇。
要说经典,1979年动画化的《凡尔赛玫瑰》绝对是世界级的漫画作品,故事叙述18世纪法
国两位女性,法国玛丽王后与男装女子近卫军队长奥斯卡,两位女性,因各自的抉择奔向
平行道路的历史故事,也包含两人与不同男子间围绕的情感纠葛,2025年重新制作的《凡
尔赛玫瑰》电影版,能否成功改编这部在国际间备受赞誉的少女漫画呢?
2025《凡尔赛玫瑰》是什么动画?
过去我的硕士论文是写跟漫画设计有关的论文,虽然题目不是探讨漫画社会议题,而是比
较漫画分格设计的相关研究,但多少也是对漫画作一些简单的定义,例如该如何去定义一
部漫画是少年或少女漫画?还有漫画分镜与分隔的不同,或是漫画为什么要有分格。在研
究时,我满意外的一个发现除了漫画分格的有趣和每位漫画家分格的差异性外,也发现少
女漫画或女性漫画家在分格、分镜,甚至内容上是很有创意与挑战性的,我想也许就是因
为这些女性创作者丰满的创意,让我们可以感受到日式漫画里许多不同的观点。
少女漫画,在过去面向的女性读者,描绘以女性为观点的世界观漫画作品。但是当年日本
的少女漫画其实是被男性编辑、男性出版商所主导,故我认为就本质上早期的一些少女漫
画,仍然有男性主导设计给女性看的一种被男性主导作品权的缩影,故才有后来1970年代
日本‘花之二十四年组’的女性漫画家透过作品与创意,拿回关于女性漫画家诠释作品的
主导权。
这其中池田理代子的《凡尔赛玫瑰》虽然不是花之二十四年组之内,但打破关于少女漫画
只有恋爱、女性被男人拯救、甚至是中性美感,可以说鼓舞许多女性读者与创作者。
《凡尔赛玫瑰》是女性漫画家-池田理代子的成名作品,也在国际上备受瞩目,在2022年
统计,全球共销售2300万册,并且里面关于在法国大革命,女扮男装的军官奥斯卡,这个
角色的设计与故事结构,都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讨论,除了以女性主义的观点外、历史和
性别平权,还有关于里面的政治意涵,并跟另一位女主,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玛丽王后做出
很有意思的对比讨论。而作者池田理代子谈起《凡尔赛玫瑰》这部作品,也表示的确是要
透过这部少女漫画,探讨关于政治、性别等等,社会议题。
《凡尔赛玫瑰》故事是围绕在法国大革命的开始与结束,以玛丽王后跟近卫军队长奥斯卡
,两位女性不同的思考与身分,而展现出的时代女性世界观故事。在漫画连载或是动画化
都受到漫迷与一般大众欢迎,台湾最初代理的版本译名为《玉女英豪》。
2025年,《凡尔赛玫瑰》以新版的动画电影回归,动画主轴放在主角奥斯卡的情感与自我
认同的叙事上,并且改以宝冢歌舞音乐剧的方式呈现,并且改动了一些人物的个性和描绘
,例如:奥斯卡父亲的性格,就与原作上有很不小的差异,奥斯卡与安德烈之间的感情戏
也减缓许多浓烈的情感篇幅。
2025《凡尔赛玫瑰》分析与延伸:
虽然欧美如今对于性别平等、女性主义这块几乎是这项领头羊的地位,但在80年代,像是
池田理代子《凡尔赛玫瑰》这样男装女子的性别认同故事,且有复杂爱恨情欲的动画,通
常还是以剪辑或是删减放映。就连法国在1986年首波时,也对奥斯卡的性别保守处理,主
要是弱化奥斯卡女性这块,而使用男性用语称呼。虽然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加强奥斯卡在公
众以男性姿态世人的效果,但许多动漫迷认为这是电视台再拨放为了安抚家长,所做的将
奥斯卡“去政治化”的决定。
此外《凡尔赛玫瑰》原作其实本身就是在一个极具政治意义的作品。作者池田理代子,当
时创作《凡尔赛玫瑰》时,除了受到女性主义,与花之二十四年组同样表达女性诠释与创
作作品的自由外,池田本身在1960年代曾短暂加入日本学生的学运思潮的新左翼运动,对
于社会运动的重视。
为何说池田理代子参与学运对于《凡尔赛玫瑰》这部作品是重要的?是因为当时许多女性
投入学运(新左翼运动),以为可以有对于日本男女平等的推动与改变,但结果却发现新
左翼运动在本质上,只是更强化男性主导与阶级斗争政治化,故在她跳脱出来时创作出《
凡尔赛玫瑰》的奥斯卡,等同于在男人权力环圈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玫瑰。
简单来说如果萩尾望都、竹宫惠子(花之二十四年组)等人追求的是女性诠释作品角色与
创作题材的自由,池田理代子的作品则代表当代她追求女性价值(第二次女权运动)与在
作品融入政治观。这点从她创造的玛丽皇后并不是恶女也绝非善类,这点可以看出她客观
的处理角色,这点也让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凡尔赛玫瑰》不落俗套的原因。
虽然对于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宫廷来说,欧美尤其是法国学者认为《凡尔赛玫瑰》仍有太多
的日式宫廷浪漫的想像,如同如今日本幻想非真实中式国度(十二国记、彩云国物语等)
与中古世纪。整体而言《凡尔赛玫瑰》在剧情上还是保留传统少女漫画的男女情爱色彩。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原作中其实隐藏许多“S文化”,所谓的女女超友谊关系,不同于如今
的百合这样明目张胆的女女风气,60、70年代的S文化,是一种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姊妹情
谊。这种感情在《凡尔赛玫瑰》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而奥斯卡亦男亦女的双重性别身分
,这也是池田理代子受到宝冢歌剧中“男役”与“娘役”之间互动的影响,而也塑造奥斯
卡从原本故事设定的配角,晋升为王子型帅气女性的女主角,这也引响后来许多作品帅气
女性的设定(斋藤千穗、几原邦彦的团队创作的原创动画《少女革命》最具代表性)。
2025《凡尔赛玫瑰》值得一看吗?
这次重制的2025年版本的《凡尔赛玫瑰》,如以我一位看过1979年动画版,和原作漫画的
宅宅来说,是对动画的画风与歌舞的安排满意,但整体剧本的编制相当不能认同与给予好
评。可以说重制后的《凡尔赛玫瑰》有把法国十八世纪那种洛可可风格,细致奢华的样貌
给表现出来,甚至我觉得人物细致度就某方面超越原作,可以看得出来在美术设计上费尽
不少功夫,还有歌舞的安排,在这次营造出歌剧感,并且以类似宝冢歌舞的形式演出,可
以看出很细密的掌握住《凡尔赛玫瑰》这部动画诠释的风格。
但与美术动画表现呈反比的就是这次2025年版的《凡尔赛玫瑰》剧情安排世一蹋糊涂,人
物设定与感情线也被塑造的莫名其妙,会导致这种悲剧的产生,主要是这次的《凡尔赛玫
瑰》是一个排除将近三分之二剧情的“阉割版”故事。因为着重在奥斯卡的女性自主与自
我认同,完全省略了其他角色的故事线,变成很可怕的让人完全摸不著头绪,和原作的政
治塑造。
玛丽王后这边的故事主轴之一,勃利公爵夫人的故事线完全神隐,贵族角色也几乎未出场
,这导致观众完全无法了解玛丽王后的转变,也让她与奥斯卡的摊牌,变成很儿戏的塑造
,这有违于原作池田理代子用心塑造的玛丽王后。
虽然很清楚《凡尔赛玫瑰》主角奥斯卡,那帅气丽人的风范就算放到现今来看也是能迷倒
众多男女观众,但因为缺少了许多角色与事件来铺成故事,让奥斯卡很多情感波动,在动
画电影中都显得突兀与不自然,尤其是在她跟安德烈的兄弟感情到男女情感的转换,新版
动画可以说是强行带入剧情,塞入情事告知观众他们之间情感的转换,让人完全无法感受
两人之间情愫。可以说故事只聚焦在说明奥斯卡在生为女人情感,与披上男性战袍在法国
民主战场,说得完整,剩下的完全是略过,但那些被略过的部分反而才是能让观众了解角
色细节的部分。
可以说2025年版的《凡尔赛玫瑰》会做出这种决定是因为动画电影时间过短,原作的时间
线又相当成,并且原本就是玛丽王后与奥斯卡队长,两个女性在法国历史洪流下的差异,
最终只成了奥斯卡的独秀,仿佛看了一场宝冢歌剧只有男役没有女役的演出,让人无法感
动。
2025年版的《凡尔赛玫瑰》只是一个对于原作故事的导读性作品,虽然1979年动画版与漫
画版,画风有些老旧,里面人物的恋爱脑跟烦腻的爱情观,会让一些现代读者很不适,但
可以尝试看看这部在70年代,做出许多革新的少女漫画,我觉得会对于少女漫画基本印象
有很大的改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CRR_HXyp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