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扩毫无疑问就是改变了声音的波形
不同频率的EQ,都会对声音造成改变
能确定的是听者听到的东西“绝对会不一样”
但什么是“更好的声音”?
或者说“要怎么改变声音,你才会觉得更好听”?
就牵涉到主观、认知,甚至是有目地的训练
如果你有进入到某种认知系统里面 (这在发烧友间恐怕也有很多派系)
那你所追求的“更好的声音”也不会是玄学
只是不在这个系统里面的听者可能未必会认同而已
当然,以上指的是“真的知道”自己在听什么波形的人
这种人确实是有,不用怀疑,你偷换插头他们1000%听得出来
但这种人走到后来,其实很多都会往古典乐去
因为古典乐,尤其听由不同人所演奏的特定的曲目 (例如:韦瓦第四季)
要在这么具体的情况下,才能追求当中的差异
他们甚至能分辨“那个人”、“那把琴”的音色
因为演奏者是谁、以及他手上的乐器,现场是怎么样、录音起来又是怎么样
只要你有心、口袋够深,都是能控制变因去调查的
如果听一般大众充满电子音的音乐
说真的要追求到这么极致很难啦,多的是瞎掰假会的
会被酸玄学也很正常
※ 引述《pmes9866 (I Need Some Sleep)》之铭言:
: https://i.imgur.com/GTDOiCN.jpeg
: 这个耳扩内建卓越的放大电路
: 为了追求完美的声音 30万也不算贵
: 一旦听过这种声音 就回不去便宜的设备了呢
: 我去一下厕所
: (偷偷把线插到便宜的耳扩上)
: https://i.imgur.com/HGMXANu.jpeg
: 阿~好棒 (触发悔恨之泪)
: 果然完美的声音听起来就是不一样
: (觉得有点可怜 所以就默默的回去了)
:
这是真的 就像有的耳机会说加强重低音有的加强高音所以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一样 我后来就没什么管了只要一定程度以上,不会破音没有噪声就ok
作者:
b325019 (望月)
2025-05-07 15:09:00声音不要太差再来就是喜好问题
作者:
deepelves (Eadem mutata resurgo)
2025-05-07 15:11:00ACG的音乐还是有差阿,有的音乐家或歌手很讲究录音品质有的虾鸡八乱录一通,用再好的设备还是听得出来很糟
作者: nsbl19 (Ming) 2025-05-07 15:17:00
有些有名歌手录音品质烂到没救越好的设备听了越痛苦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5-05-07 15:18:00脑放比较重要拉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5-05-07 15:19:00作者:
neitia (Neitia)
2025-05-07 15:21:00听着首歌的midi音源分析还能演奏者的演奏技巧 这才是高手
现代录音通常不至于太烂 但混音为了追求响度以及爽感等等 细节直接被吃爆之前听过几张披头四官方发行的 重新拿原始母带混音的版本整个惊为天人 明明是1960年代末期的录音 无论是细节还是动态都远胜多数现代音乐 证明录音技术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足够”了
好的标准是还原原本的声音,这标准很客观吧 但是实际上不是真实就比较好听 大部分人应该会觉得调过的更好
正常啊 重口味热炒大家都爱吃 但老饕反而喜欢调味很少的新鲜食材 同样的道理
同推录音设备反而吃掉细节+1,尤其是麦克风((有时候高级的麦克风反而处理掉太多东西从音源就不是最RAW的东西,后面设备再追求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