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日本作家批评 吹响吧!上低音号 只为夺金

楼主: Psytoolkid (心理基德)   2025-04-25 17:04:40
虽然仅以个人过去经验说些想法,但还是分享一些意见给大家参考。
我个人认为这位作家的评论只看到表面现象,其实没检讨到真正的问题。
我从小三开始待管乐团吹上低音号是台管杯还在的时候,那时候到小六时延续了学长姊的
冠军达成第三连霸,到了国中由于团里大部分都是一样的人马所以基本也是以全国连霸为
目标,小学时也去日本交流过。最后到高中时没继续加入管乐团的原因就跟久美子高一一
样,觉得迎新表演真的程度太差了。
其实台湾真的追求表现的团练习起来也没差日本多少,每个假日早上合奏下午分部,赛前
(每年台管杯+全国学生音乐比赛)或表演前(参加音乐季或主办发表)前一个月每天下课练
到21:00,但是就算是这样程度的练习教乐理理解的部分却少之又少,为什么调音用442而
不是440、为什么乐团调音基准是oboe或竖笛以及各分部从总谱Top-down角度来看各自扮演
什么样的脚色,这些其实都没真的深入去教对音乐的理解,大部分都停留在指示学生该做
什么,所以你会看到谱上标了一堆注记,但对曲子整体的理解其实一直合奏到比赛可能才
有朦胧的了解。其实连吹的曲子是什么调性以及对应的情感是什么都不一定会深入教,要
不是我同时有学钢琴大概连C大调之外的调性都不一定了解。
而比赛追求表现其实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评审制度,指定曲大家都一样追求的是不要
错,自选曲被评审语焉不详的评论婊过几次之后也很容易改打安全牌(其中当然也不乏隐
藏弱的分部的考量),结果就是即使是强校对乐理以及乐曲情感的诠释都是一知半解,与
其说是表演音乐不如说是接收指令的演奏机器。
不过其实评审也难做啦,去看四谎就能知道,评审一天要听好几团的演奏,标准化的进行
评论是最简单的,如果展现出风格较强烈的表现有可能评审和乐团本身对表现出来的音乐
产生理解上的歧异,这时候如果分数不如预期,乐团很容易觉得评审在公三小。
所以根本解决之道并不在于学生是否为了得名而疯狂练习(这些时间是为了提升水准该花
费的),而是整体环境音乐素养的改变,老师们有没有余力对乐理和乐曲诠释做教学,
以及评审评判方式能不能改善。
所以我个人之前的文才会觉得论soli竞选我会投给久美子而不是真由
很明显泷没指示音乐该如何诠释,而久美子选择了更动人的互相争锋,真由选择了安全牌
的低音衬托,久美子会让我想到学生对音乐诠释的理解的可能性,而不是比赛机器。
作者: vsepr55 (vsepr55)   2025-04-25 17:07:00
你觉得问题是评审,但我怎么觉得比赛就是问题了==
作者: minoru04 (华山派巴麻美)   2025-04-25 17:09:00
如果会关系到生涯和行业 把时间投入高CP值的最佳解就很难必免
作者: midas82539 (喵)   2025-04-25 17:11:00
要讲生涯那就更残酷,以表演维生的管弦乐团就那几个你挤不进去那还是没用,不然你要当卖乐器的业务吗
作者: gm3252 (阿纶)   2025-04-25 17:13:00
你要先成为厉害的乐手才会考到职业乐团
作者: NekoArcueid (猫猫人)   2025-04-25 17:18:00
你讲的跟程冢繁树不是差不多意思吗...?
作者: a8856554 (虚舟)   2025-04-25 17:44:00
很赞同啊,比赛机器型的教育我能想到的好处只有训练集体性和耐性,但音乐教育应该在训练之余提升到有文化审美和再创造的阶段,有乐理和诠释能力的话业余编曲不管是合奏还是重奏都能帮在地活动注入很多活水,活跃业余人口和融入社会文化才能催生出更多职业者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4-25 17:54:00
印象中橘色恶魔的跟拍节目 指导老师也没什在指导 都学长姊带学弟妹 观后感是土法炼钢 大跃进 憧憬 青春 泪水 end最后好像也没什人会继续走专职音乐路 都烧完了吧
作者: roc074 (安安)   2025-04-25 19:52:00
总不能全团60人通通都是音乐班吧根据我的经验国中整团60人最后成功在音乐有所成就的只有18人而已
楼主: Psytoolkid (心理基德)   2025-04-25 20:52:00
你们团走音乐路的比例还算高了。不过这跟音乐班我觉得没啥关系,如果连乐团的训练都没包括对音乐基础的理解和审美训练,这音乐文化根本无法耕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