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ITMajo (BITMajo)
2025-04-06 14:25:59: 朋友主要走教学性质+游戏直播,播数学题解、NS游戏这类的。
: (因为电脑规格不够,所以最多就只能开个OBS+撷取卡,跑不动steam游戏)
: 同接平时3~10人,最大同接大概有20~30人过(现在几乎没有了)
: 就是上班之余做的V,经济状况也稳定
听起来很像我知道的一个 VTB,
虽然订阅数是你这家的三倍,不过没什么意义,
因为同接规模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所以我藉这个 V 来分析一下。
总体来说,这个 V 的节目大概可以分三种:
1.直播游戏 2.直播教学 3.直播互动(安价)
从准备节目所花的时间成本上来说,游戏大概是最低的,
教学和安价之间我不太确定,不过成本应该都比游戏高。
但从 YouTube 聊天室观众反应来看效果,
安价效果最好,教学次之,游戏大概是最差的。
为什么游戏是效果最差的呢?
首先,不是每个游戏都适合直播,
有些游戏玩起来,观赏体验就是比其他游戏还要有趣,
所以不是播什么游戏,都能吸引到同等量的直播,
要看游戏的性质、知名度,V 自己本身玩的方式也有关系。
举例来说,活侠传和九日,观众反应就会明显比平时还要好一些,
理由很简单,热门嘛,所以也会吸引一些路过的人来打个招呼。
但更重要的是,每个观众偏好的游戏类型其实不同。
如果 V 问观众希望直播哪一款游戏,
十个观众可能给出七八个不同的答案,
但这代表的是,当 V 开始直播一款游戏时,
十个观众里面可能有八九个都在挂台,
理由很简单,因为还没轮到自己推荐的游戏,
目前的游戏看了没有兴趣,挂台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
当然挂台还是算在同接里面,但久而久之,
人可能就慢慢消失了。
另一种方向是专营一种或一类游戏,
比如说专门做麦块内容,那频道吸引的自然就是对麦块有兴趣的观众,
就能避免自己的观众偏好不同游戏的问题。
但是专营一种游戏,也有它的缺点。
单纯固定玩一个游戏,不代表该游戏的玩家就会被被动吸引过来当观众,
VTB (或 YTB 也是) 必须要对该游戏投入更多心血,
更努力的玩出观赏性,无论所谓的观赏性是游戏技术还是游戏反应,
而不能像玩一般游戏一样,有打通关就算及格。
并且随着不断玩下去,可能还要在同一个游戏上开发出新的花样,
创造出不同的观赏性来回应观众的期待,
否则类似的内容不断重复,即使是有兴趣的观众也是会腻的。
最后,如果不想继续玩这个游戏了,要改变节目主题,
观众流失的情形可能也会特别严重。
还有一点就是 VTB (或 YTB 也是) 本身的节目实力,
自身反应能力制造出来的效果,其实也占领了关键性的因素,
讲白话一点就是,厉害的人玩无聊的游戏,也可以让它看起来很好玩。
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例如 GrayStillPlays 或 Let's Game It Out,
两个频道都玩过很多平平无奇的游戏,例如宇宙沙盒或动物园之星,
但是他们透过自己创造的情境,搭配有趣的语言组织能力,
就可以把整部影片变得非常有趣。
大概就类似当年大受欢迎的,鲁蛋的"沉默的小镇二"吧,
只不过他们更能够有组织的持续产出有效果的影片。
当然,这类影片不是直播,而是特别拍摄剪辑后,更精心制作的影片,
其花费的时间成本可能非常高,拿来跟大部分 VTB 的游戏直播比较并不合适。
但难以启齿的实话就是,大部分订阅数平平的游戏直播,
玩游戏的自身表现能力,就是没有那么优秀。
拿像是 hololive 之类的顶流来对比,撇开他们相对根本不公平的丰富资源不说,
他们的 VTB,就是有不错的基础表演能力,而这点其实是很多素人都做不到的。
但是具体来说,表演能力究竟是什么,要怎么训练,
这对一般人来说实在难以分析,毕竟涵盖的范围太广了,
并且恐怕要培养出这种表演能力,会比什么都还要困难,
很多素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有的时候不见得是培养的方向对了,
而是刚好天生有某种程度的表演能力,自然就吸引到更多人的目光了吧。
然而,这不代表素人就不该去追求表演能力的进步,
如果去请教各专业领域的人才,应该是能得到更明确的指引的。
只不过,这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
从本身的知识、生活经验,到发音、谈吐、用字遣词,
在属性图上取得六边形的成长后才有办法表现。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看一篇文章或听一场演讲课,
短时间内就想进化成主持大师,大概是不切实际的。
总结游戏的部分,我认为游戏是大部分直播主很难放弃的,
因为基本准备成本低,即使是大企业势也有大部分内容是游戏直播,
更何况是资源极其有限的个人势。
但是,为了播游戏而播游戏,拼命的连续直播,把自己累得半死,
综合前述诸多原因,对大部分小直播主来讲,可能是完全不划算的,
大企业势靠着资源、联动,与本身的表演能力,随便什么游戏都有一些成果,
这些在小个人势上是完全做不到的,所以不该轻易模仿。
如果目标是频道成长,对游戏直播付出相当努力却还是没有实现,
那恐怕要换一个做法,甚至限缩游戏直播频率反而更好。
比起疯狂抽空不断做游戏直播,一个礼拜规划固定一个时间直播游戏,
挑选一个合适的游戏,事先在社群向观众预告自己准备直播什么游戏,
除了让观众有心理准备外,也能对观众"推销"自己接下来的节目,
让本来对该游戏没兴趣的观众有想看看的念头,
这样的作法,可能是更适合素人的。
起码不会让自己被游戏耗到精神衰竭,
也能更有活力的跟观众互动,
如果能让观众传达自己真正在享受游戏的情绪,
那怎么样都比悲惨的苦撑著打游戏还要好吧。
在教学节目的部分,我认识的那位 V,做的是绘图类的教学,
所以好歹画面上是比较有趣的;
而原 PO 的这位 V,做的是直白的数学教学,
别闹了,我们是嫌从小上课上不够吗,干嘛要看这种东西。
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确实有数学教学的实力,
那么把数学教学的题目,改成由观众投稿,
让 V 来帮忙解决观众的课业难题,这样不就有趣多了吗?
除了透过投稿让观众参与外,也能藉著交流,
把话题带到像是生活、成长经历之类的事情,
除了能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以外,
在节目中参杂数学以外的内容,也会中和原本枯燥的主题。
就像我们的数学课本,从以前的不惑仙不化虫,
进化到天知道现在是什么鬼东西,都是类似的道理吧。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做法,
实际实行起来,除了本身数学能力确实不能太差以外,
也要经过整理、规划,再安排什么时候解哪些题目,
并顺带穿插什么桥段在节目中...
不是说今天去社群征集题目,明天晚上就来开台回应,
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的。
这就要说到一个我认为挺重要的点,
在我看来,VTB 教学台的目的,根本不需要是教学,
教学台和其他节目一样,本质都是提供给观众的一种表演,
让观众享受到这种表演,与让观众藉着节目学到东西,
其实并不是同一回事。
以数学来说,就是做了严谨完整的高等数学教学,
可能还不如一个有趣的中小学数学测验解题投稿来得有趣。
以我看的那位 V 来说,他的绘图教学其实并没有多好,
讲白了他很多东西就是现学现卖,看完了以后会照着做的观众也几乎没有,
(不如说有那么个一位就已经是奇蹟了)
就连我自己需要练习操作同样软件的时候,也不会想回去找他的教学来看。
但是,这对观众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观众只要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自己的 V 在做什么,
从中得到的参与感与互动,对观众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就像游戏影片一样,只要节目有趣,
虽然不是观众会自己去玩的游戏,也能从中得到乐趣。
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复杂的策略游戏、创造游戏,
直播效果通常没有恐怖游戏好,
因为从画面上更能简单理解的内容,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学台还引申出另一种可能,
那就是教学的对象不见得是观众,也可以是直播主自己。
我能想到的一个比较知名的例子,是 PiewDiePie 练习自己画图,
毫无疑问,他根本不是什么画家,没有直接教别人画图的能力,
但是观众能明白他在做什么,观众能透过他的节目参与其中,
看着直播主自己进步,甚至激发有些观众也一起尝试。
这对观众来说就很足够了。
虽然我不知道在数学上要怎么做到这点...
挑战数学谜题?速通数独之类的?
也许这不适合每个人或每个主题,
但我认为重点是,教学台不需要是某个领域的翘楚,
单纯的想教授观众知识,这样和一个课本有什么差别?
重要的还是观众得到的互动和参与感,
以此为前提,即使是 VTB 自己想从基础学习某种东西,
只要能把握住观众的原则,并持之以恒,
那应该还是能吸引到不少人来参加的。
归根究柢,不论是哪一种节目类型,
观众的反应,通常才是对所有直播主来说,
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吗。
这也就是为什么,像是安价这类重点在观众互动的节目上,
观众的反应会最好,用上面的文字打出来后,就会发现这根本理所当然到不行。
但我想可以借此推论出来的,就是观众想得到的,是一种陪伴感,一种连结。
不同类型的节目,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观众,
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观众,想要吸引新人、保留住旧人,
让观众产生信赖感,让他们知道你会持续存在,让他们提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见到你,
让他们知道你能稳定的提供同样的陪伴感,我想是不变的吧。
同接从高峰的 30 人掉到现在的 10 人,我是不清楚原 PO 的 V 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
但就我自己知道的那位 V 来说,这其实不奇怪,虽然还是持续直播著,但是已经变了,
虽然是微妙的改变,但就是和 30 人那时不一样了,所以有些人就离开了。
作为一个资源极其有限的个人势,这种情况大概也是不得已的,
因为各种理由影响,很难让自己维持在最佳的状态。
不过,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改善方向,或许会比盲目竭尽自己那点微薄的资源,
更能拉住观众的心吧。
作者:
Ttei (T太)
2025-04-06 14:30:00holo那些当v之前也是当很久的实况主了 技能早就点好
作者:
Ttei (T太)
2025-04-06 14:36:00台湾V要快速红就两个元素色(男性向女性向都可),小丑
楼主:
BITMajo (BITMajo)
2025-04-06 14:38:00想快速红根本才是不切实际吧想办法把自己订阅同接慢慢往上升比较实际
作者:
Ttei (T太)
2025-04-06 14:42:00慢慢来就不会有流量 那些机制什么的就根本轮不到你
楼主:
BITMajo (BITMajo)
2025-04-06 14:48:00那种大规模流量,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靠规划弄出来的去期待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没有意义
作者:
LADKUO56 (KYOUALL)
2025-04-06 15:07:00齁是先驱者而且弄出市场需求了 现在也没得比
楼主:
BITMajo (BITMajo)
2025-04-06 15:10:00不是所有人都想靠当小丑红,原PO那位V应该也是所以也不用考虑怎么当小丑
作者:
yueayase (scrya)
2025-04-06 15:14:00先做兴趣可以 但后续可能要想想怎么拓展人气大部分最直接粗暴的作法是: 开新帐号重新开始因为你做烂的频道YT算法已认定 你这个频道没有受众了除非你在别的社交平台把现有频道推广起来引流不然在YT中,做烂的频道=GG而你这个情况做游戏流量最惨不意外因为做游戏的实况主和VT太多了 一开始也不是主打这个我只能说如果还要继续用同一个频道经营别去做游戏了因为算法和留下来的受众都认为你不是要做这个的还有你说到一个重点: 教数学有什么好看的?但这问题就跟补教老师上课学生喜不喜欢有点类似虽然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受众和传播知识的模式也许当成像是那种什么半路出家的工程师的经验谈或是一些知识型网红的模式去做 比较有可能成功教数学有哪里好看以及是不是像在读课本 一样的就类似你觉得该补教老师上课有不有趣 内容好不好理解讲法是不是能获得很多人认同这样学会成功应该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楼主:
BITMajo (BITMajo)
2025-04-06 16:08:00没办法,算法一部分原因就是太多人竞争所以想要拓展基本上不能不靠别的社交平台推广除非是特殊状况,比如说活侠传红,然后你刚好是少数正在直播玩的人,有人找过去才会导到你这边补习班的问题是,去补习班,理论上目的一开始就是学习但VTB教学台的话不一定,除非真的是非常专业完全主打
作者:
ReDive (怜命)
2025-04-06 16:23:00配合时事做内容是一个方向,至少蹭得到流量,或说至少先蹭到流量再考虑壮大吧
作者:
yueayase (scrya)
2025-04-06 17:05:00做数学的要配合时事 又要跟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有关就只剩下最近AI发展可以有点关联了吧?
楼主:
BITMajo (BITMajo)
2025-04-06 17:45:00其实就是看创作者的想像力了但原PO的V似乎比较认定自己应该做纯数学
作者:
yueayase (scrya)
2025-04-06 18:14:00做纯数学只有国外有办法 但通常那种绝对也不是像原PO那样单打独斗可以达成 外国那些我猜都有些教育机构的团队帮忙推广和宣传 而且那类影片不管是影片制作或是那种上线直接写黑板的 都有一定拍摄手法和节目规划我想原PO如果想做那个 应该是要1. 国际化(她有在努力)2. 找到一个团队去合作不然纯粹靠自己非常困难 因为光是在各家平台放广告就有很多眉角要注意了 这我也不清楚怎么做到说国外有点怕把中国排除 不然说欧美和中国算了XD
楼主:
BITMajo (BITMajo)
2025-04-06 18:18:00不管是什么类型,有团队基本上都比单干还要强的但原PO的V大概是没有这样的资源可以投入我的看法是原PO的V要嘛就是表演能力不足,要嘛就是数学上的专业知识虽然有但还不够顶,没办法到可以侃侃而谈轻轻松松把各种有趣要素插入数学让人引人入胜的程度这不是他的错,只是实力还不到也没办法既然还不行做到,那想要频道成长就只能转换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