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的补助议题想到,台湾的ACG产业明明很活络了,可是感觉就是差了点。
IP方面根本也不是问题
小说不用说,从十几年前学生时代的轻小说三天后,护玄、御我、水泉。
爱情奇幻女王蝴蝶、改编影视的九把刀。
虽然目前没有继续看台湾本土小说,但是相关出版社都有继续出产本土小说,表示也不缺IP
游戏,台湾游戏界虽然一直独立社团居多,但不论是近期的活侠、九日、沉默意志这些都是
高评价作品,或者之前的OPUS:龙脉常歌,都有很好的剧情性,也很适合动画化。
插图小品,亚拉的咖波、PAPARAYA的虎爷、都是可以类似吉伊这种可爱吉祥物的动画对象。
漫画是前阵子在讨论的题目,可是在CCC上其实好的作品也不少啊。
看看日本作品,要产生热度甚至是社会现象都是需要动画化加持,不论是早期的死神、火影
、海贼王,还是近年的间谍家家酒、鬼灭。
都是需要动画化后才开始周边火红。
试想这些这些作品如果没有动画化,有可能火到这程度吗?
别说这些高人气作品,相信很多圈内人对于一部漫改、轻改动画都是看完动画后后才回追原
著。
又比方大家耳熟能详的fate系列,最早也是游戏后动画化才进一步带出名声。
而且动画化后讨论度起来,至少可以让没接触过的人知道IP,比方我独自升级,虽然是韩漫
,但也是动画后才打响名声。
再来各种周边跟延伸,比方官方快闪店、同人热度、甚至是游戏化、影视化、舞台剧化、甚
至带动声优的地位。
进而带动整个相关ACG娱乐产业。
再举个例子
谢东霖的神明便利商店
漫画、舞台剧、游戏都有了,很多环节都有了,但还是受限在本来就知道这IP的多数人,假
设有本土动画公司,动画化后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台湾本土的知名作品。
有人觉得动画直接给日本代工,但是内部相关产业环境跟品质控管还是容易受他人左右。
台湾人才不会,台湾并不是没有动画人力,甚至都替也替日本动画代工过,以前也曾经是动
画代工主力国,监督、影响、导演各种高层职务,或许没有经历,但总是可以打磨出台湾的
人才。
再举一个例子,霹雳
台湾唯一独立IP还自制影视、音乐、声优、周边等一条龙产业都包的相关公司,但也不是纯
ACG,虽然现在前景不佳,但也是唯一输出国外的本土IP,如果曾经也有旧作动画化,或许
现在东亚ACG市场更能多吃一点。
有人说动画化就是烧钱,尤其一个稳定的动画团队,但这或许这就是台湾相关资本的一个合
作关键。
或许也是期待能不能在政府协助下,有一天会看到台湾几家ACG产业公司,可以合资出现台
湾本土一家动画工作室,我觉得比起有一直补助,这才是文策院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