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漏了高师冬(吹雪)和 北畠亲房、春日显国、伊达行朝的交手
这是1340年代南北朝势力概分(这是整个10年间的情况,所以不一定同时)
吹雪变成的高师冬,在这段时间就任为关东执事,被赋予经略关东的任务
北畠亲房,漫画中提到他在儿子显家死后,还是坚定不移的规划南朝方的全国战略
春日显国,被显家称赞有超过高师直一倍的才能,
漫画中也提到他让北朝方持续苦恼。
伊达行朝,是显家部下中少见的正常武人,伊达政宗的祖父(这个政宗不是战国独眼龙)
漫画中分组是
1.北畠亲房的儿子显信和伊达行朝一组,到北陆奥
2.北畠亲房和春日显国一组,到南陆奥
3.主角时行和新田义兴一组到关东
史实上 北畠亲房、伊达行朝、春日显国都是到了北关东,最大对手是高师冬
主要战场是在常陆国
可以对照一下现代地图,图标点是小田城
北畠亲房、伊达行朝于1338年,被暴风雨吹到常陆国后
(但据他自己写的神皇正统记,他并不是漂流到常陆,而是有意会合当处的南朝势力)
取得南朝方小田治久的支援,进入神宫寺城。
1339年,春日显国进攻下野国,攻陷了矢木冈城、益子古城、上三川城、箕轮城
但同时神宫寺城城遭佐竹氏攻击陷落,
亲房转移至阿波崎城,后又迁至小田氏的本据地小田城,
同时伊达行朝据守伊佐城
(在关城和大宝城的北方,下野国和常陆国交界处)
近卫少将藤原实宽守驹城
(在关城和大宝城的西方,下总国和常陆国交界处)
北畠亲房一边号召支持南朝的势力,一边撰写代表南朝方历史观点的史书《神皇正统记》
高师冬于1340年,进攻驹城,取得大胜并且俘虏藤原实宽。
北畠亲房派兵反击,高师冬迎战不利,焚烧营地,夜间撤退。
1340年时,主角时行应该是在大徳王寺城和小笠原贞宗交手
1341年春日显国再次进攻下野国,攻下芳贺高名所筑的飞山城
芳贺高名是漫画中那位失智老爷爷,坂东第一弓取宇都宫公纲的重臣
宇都宫公纲跟随显家第二次西征后,芳贺高明拥立公纲的儿子宇都宫氏纲,倒戈北朝。
并且排除宇都宫公纲,公纲在此之后出家,应该跟这次政变有关。
然而同年高师冬开始攻击亲房所在的小田城,
春日显国不得不从下野国撤军,回援常陆国,飞山城又被芳贺高名收复。
显国回头攻陷常陆国中郡城,并一度将其作为居城,
不过高师冬也不是弱者,该城旋即又被北朝方夺回。
因为打仗上陷入一进一退的胶着状态,
高师冬于是改用离间作战(不会又是拿尊氏的口水吧www)
不幸的是此时南朝又出现扯后腿的公家:
关白近卫经忠提出“藤氏一揆”的构想,试图以自己为盟主集结关东的南朝方势力。
,这使得北畠亲房在关东的号召力有所动摇。
1341年11月16日,高师冬成功使小田治久投降北朝方。
于是亲房被迫转移到南朝方的关宗祐、关宗政父子据守的关城;
春日显国被迫转移到下妻氏据守的大宝城。
高师冬马上进攻关城与大宝城,
但是关城和大宝城位于大宝沼(现在已经消失)的北岸与南岸高地上,
三面环水,易守难攻。
高师冬在攻打大宝城时,遭到反击,又输给春日显国一次。
(漫画中春日显国也是据守京都附近的男山抵挡高师直、桃井直常的攻击)
于是高师冬一边调兵攻击周边的南朝势力,一边对两城进行长期包围。
1342年信浓守护小笠原贞宗,也有应高师冬的邀请而出兵常陆。
这就是漫画中说的,贞宗还是很有精神的东奔西走。
(时行你真的不再来跟老师学一下吗?)
驻兵伊佐城的伊达行朝也遭到高师冬的攻击。
高师冬更进一步切断了关城和大宝城之间的水路联系,
于是在关城被孤立的北畠亲房写信向结城亲朝求援。
结成亲朝,就是漫画中那个快乐杀人者结成宗广的儿子
结成宗广可以算是南朝方的忠臣,但结成亲朝比较会看风向,
同时亲朝的根据地白河庄也遭到北朝方攻击,在高师冬给予的压力下
最终亲朝在1343年8月背叛南朝,转投北朝。
结成亲朝的投降对南朝来说是致命的。
1343年11月11日,围城长达两年后,高师冬对大宝城和关城发动总攻击。
隔天二城就陷落了,关宗祐与其子宗政、下妻氏的下妻政泰壮烈牺牲。
北畠亲房和春日显国分别逃脱。
伊佐城的伊达行朝也撑不住,投降高师冬(一说伊达行朝突破包围回到陆奥国)
之后北畠亲房返回南朝后村上天皇所在地的吉野行宫,继续辅佐后村上天皇。
(南北朝1336~1343年在常陆的交战地图:
)
春日显国则继续留在关东抵抗,
他迅速于1344年在驯马城起义(一开始的地图上有,在常陆国南部)
然而驯马城很快又被北朝方的宍户朝里攻陷,
春日显国与侄子于1344年3月8日被抓,随即遭到处刑,从容就义。
他的首级则被运到京都,原本计画是要沿途示众,
后来改成只在京都的六条河原示众(跟石田三成、近藤勇一样的结局...)
春日显国之死可说是南朝方非常大的挫败
(时行你怎么不来帮春日显国逃走....)
这可以由足利尊氏写给萨摩的伊作宗久的信中窥见:
“东国已经因为春日显国被讨伐而平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