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outien (博士草堂)》之铭言:
: 昨天在书展,看了几本日前被爆的那种,拿补助画那些戒严时代党外故事的
: 政治漫画。
: 剧情刻板不说,分镜和画面,更是一种直欲把他想法塞给你的草率。就像那
: 种动辄大呼小叫的网红:你为什么不来看我!你怎么能不来赞我!--这样的感
: 觉。
: 然而画画又不是一下子的事,于是我就可以在画面中看到那种“静不下来,
: 又快不起来”的躁郁。这是直觉,不需要什么理论分析。
: 我小时候看时报《星期漫画》那一辈漫画家,很多也是第一次画漫画,但一
: 出手就是对的,看起来很舒服,纵有瑕疵,没啥大病,不论他有没有美术科班功
: 底。
: 现在人则是真的有大病,而且可能不是给他弄个责任编辑盯他就能解决的事
: 。
: 所以AI时代,别说AI会不会淘汰这些人了,你就算把时代回退到大家只
: 有纸媒和电视可看,这些人的东西也不会红。AI最大的价值将是成为这种作者
: 的责任编辑加辅导老师--真人不会有那个工夫,挨着吃力不讨好的风险,一一
: 给你指出你作品和想法的问题在哪里、怎么改善,讲了你也不会服、不会听。
: AI没有感情,AI来分析,你或许就比较看得进去。不听也无妨,久了一
: 定是用AI、听AI劝的人淘汰不用、不听的人。
看推文很多人好像还停留在魔法阿嬷跟脚趾
或是台湾创作者只剩为特定议题存在的艺术家的印象
不过这阵子也因为好奇去追了一下ccc
蛮多部内容都蛮有趣
也会让人想看下去
有的有趣程度甚至也不输某些日漫
当然很多部份也需要成长
不会说马上已经有周刊连载作品那样平均水准
但如果台湾其他画家
因为那些主打特定议题的创作者
就必须全部被这样定论
实在也是不尽公平
觉得目前台湾创作者比较缺的
还是表达自己跟收益的管道
例如一个稳固的商业模式
如果社群平台更容易得到关注跟收益
那自然不利那种长篇的创作了
或者更多是直接杀到国外找机会的
觉得说要扶持整个产业
就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东西吧
当然说什么要超日赶美就笑笑就好惹
结论是 台湾社会对创作的风气确实不友善
但也的确每代都会出现有才能的艺术家
但问题是要怎么留住
然后让他们的创作成为有产值的ip呢?
似乎还是很需要集思广益的了
话说觉得最近看到挺有趣的:
黄色书刊这部 开机器人保护地球的大叔 很多瑟瑟跟笑话的故事
https://i.imgur.com/VndXPnB.jpeg
未来世界观人造人 关于人性的题材
https://i.imgur.com/NhI7cJs.jpeg
这部调性似乎沉重一些
但画风跟题材也更接近印象中的日漫
https://i.imgur.com/xh8pELD.jpeg
比较小品 但有趣的外星故事
https://i.imgur.com/DKr1mbp.jpeg
这部虽然好像更接近小说 但画功很让人惊艳
https://i.imgur.com/M8An5gF.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