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大家可能都误会了
台湾给文创产业的补助从来就不可能让整个产业蓬发,更别提世界前列了
就连中国那边要冲这么快还得靠爱国心+审查文创产品进口数量才有机会发展
台湾不可能现在开始封杀外国文创电影进口,也没办法凝聚共识支持国创
现在给文创事业的补助更像是icu病房中戴在魔法阿嬷脸上的氧气罩
意图仅仅是让人拥有最低限度的自信,以几十年前的作品为食粮说服自己这产业还不到一潭
死水
所以补助到后面也的确只能跑到懂门路or极少数竞争补助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团队手上
最终结果就是,可以每年提出各种冷门作品,增加台湾作品多样性,好运一点可以捧到几个
当红炸子鸡
但对于整体市场帮助没有想像中的大
而且一部分补助是投下去后没办法持续产出的,例如帮官方画介绍历史的漫画,画完后这个
ip就停在这里了
后续没办法根据这个ip发展各种跨界企划
也不是没有优质案例,冥战录就是跨领域发展非常不错的ip
但目前看来补助并不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稍微有点可惜
现在看来,台湾一缺环境,二缺人心,三缺ip营销
对于文创来说就是坟场
你去fb找,一定有很多画的不错的人
但那些人最终要赚钱的话,要嘛进美术相关业界领三万,要嘛拼到接国外委托,画国外连载
根本没办法留在台湾创作本土ip
当务之急应该就是以发展ip为主题,尽量网罗台湾创作者的作品,选出几个能够持续发展的
进行推广
管道也能够让政府辅助牵线
唯一问题就是这种做法不可能在短短数年间产出多个作品,成果列出来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