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包:
“ㄑ〡ㄢˋqiàn”是最初的读音,但是因为西方名字翻译过来时新造一个“茜”这时候就
是唸“ㄒ丨xī”
因为新造字恰好跟古音的“ㄑ〡ㄢˋqiàn”同字
所以变成了“破音字”(应该说是“重形字”)
https://reurl.cc/96roEv
2019年 “茜”该怎么念
“茜”字的音读
Charles Lin先生曾提出“茜”可否读“ㄒ〡xī”音的问题,
一、“茜”是千年古字──历久弥新
这篇就专说“茜”字增收第二音“ㄒ丨xī”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继《说文解字》之后,历代字书、韵书都录有“茜”字,如:
《龙龛手鉴》、《广韵》、《玉篇》、《集韵》、《类篇》、《四声
篇海》、《字汇》、《正字通》,都有“茜”字的音义,切语今读都
是“ㄑ〡ㄢˋqiàn”,字义都是“茅蒐、可染绛色”之类。
国语统一运动兴起以后,“茜”字也从未倦勤,老国音的《校改国音字典》里,“茜”
字注:“ㄘ〡ㄢ 准倩,去霰”,意思是民国二年(1913A.D.)“读音统一会”审订的字音
里虽然没有“茜”字,是编《校改国音字典》的吴稚晖根据“倩”定出了“茜”字的音读。
新国音的《国音常用字汇》在“ㄑ〡ㄢˋqiàn”音收“茜”字,
“ㄒ丨xī”音只收“西、恓、硒、粞”等字无“茜”;
(中略)
二、新造“茜”字,是“造字重形”的巧合
当翻译外国女性名字“Nancy”的时候,觉得“南西”的
“西”字没有女性姓名的特征,所以加上“草字头”作“茜”
仍音“ㄒ丨xī”,写出“南茜”的“茜”显得比较女性化;遇到
“Lucie”也译作“露茜”音“ㄌㄨˋㄒ丨lùxī”;“Cassiopeia”
译作“卡茜欧琵雅”、“Cytheria”译作“茜赛莉雅”、“Sicily”
译作“茜丝莉”、“Felicia”译作“菲莉茜雅”、“Cecilia”译
作“赛茜莉雅”,这些“茜”都是翻译外国专名所新造的字,其相
对应的外文字母无论是“cy、cie、shi、si读音都是“ㄒ丨xī”
。这个“草字头,西声”的“茜”,是一个为了翻译外文专有名词
所造的新字,字音读作“ㄒ丨xī”;与茜草的“茜”字,字义无关
,字音也不一样,只有字形恰巧相同而已。
造字的时候,造出恰好与别的字字形相同,却有不一样的字义
使“茜”字兼具音“ㄑ〡ㄢˋqiàn”的“茜草”以及音“ㄒ丨xī”
的“专名译音字”两种音、义。过去我们在台湾地区,习俗称
一个字有歧音异义的现象为“破音字”;其实从“茜”字有两种
读音而字义不同的原因来说,“茜”字歧音异义应该叫作
“重形字”。
新造“茜”字作翻译外国女性名字的用字读作“ㄒ丨xī”是符合
“造字重形”的理论的,所以有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