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觉得对于废文讲0206选择权事件,大概完全做白工。
最快几个礼拜后就因为洗文数量而被遗忘了吧,所以我也只回这一次。
0206为何会发生?
1. 事件发生之前的加权指数波动
https://www.tradingview.com/x/147aRJd7/
你只要知道下面的指标是历史波动率(HV),历史波动率越小,代表你统计的天数内
市场的价格波动越来越小。
那么市场波动越小会发生什么事情,理论上来说:
https://rich01.com/wp-content/uploads/20221019154507_58.jpg
用人话来讲就是,由于价格变动很小,所以离现在价格越远的履约价,
由于履约机率越小,那么它的价值就相对很便宜。
比如我随便举个例子,2018/1/17,价平与价外200点履约价的权利金为:
2018/1/17 次周合约
11100Call 3 10900Call 49 10900Put 58 10700Put 9.1
所以你弄个 SC11100、 SP10700,那你放到结算最多赚几点?
(3+9.1)*50=605元。
如果你没有赌过大概不会知道以前多便宜,那我就随便举个最近的例子。
同样的规则,也就是价平与价外200点,我们随机抽最近一年的资料:
2024/10/23 次周合约
23150Call 210 22950Call 299 22950Put 297 22750Put 246
同样的双裸卖价外两百点,同样放结算最多赚几点?
(210+246)*50=22800元。
当然指数的基础值增加了一万有差,但的确跟18年比现在价格波动是比以前大了。
而17~18年那时候,价格波动是非常小,导致你要每一组如果目标是收2万元,
那么你就要组33倍,也就是33组才会立刻收到2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市场上有一群人都大部位这样组,会发生什么事情?
答案是会再全面地压缩权利金点数,直到加权指数突然有极端的价格,
导致价格波动变大为止。通常就是暴跌。
但你会知道未来哪天会暴跌吗?你不会知道。
你只会看到你目前这个做法虽然收很少,但部位多还是有稳定收入。
而要再增加部位数收更多钱,那么你就要想办法降低你的保证金,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另一个误用制度的元凶了,SPAN保证金制度。
2. SPAN减免与误用代价
SPAN制度本身并没有问题,它是芝加哥交易所先写出16个价格波动情境,
然后依照公式,把你所有部位来换算出大概会有多少风险,而依照模型
你有多少保证金就好,从而有保证金降低的好处。
这个东西原意在于说,对于只有做裸卖的人,你本来会卡一大笔钱在保证金上。
申请SPAN后,你可以减少保证金,比如说假设价外双卖你原本要卡5万好了,
SPAN制度你的帐户只要留40000,那么多出来的10000,你就可以用在合理使用上。
比如说假设你是做卖出11100Call、10700Put,但是现在大跌指数是10650。
你的1万可以去补买10600PUT,尽管很贵要100点5000元,但你受惠于SPAN减免,
你还来的及买保险,至少真的结算大跌到你的损失可以控制。
但是在台湾做卖方的,最流行做啥?
做到满仓,所以申请了SPAN,风险观念有问题的人,他们会教别人
“申请SPAN再把减免的保证金买更多口”,然后还会说这才是杠杆聪明钱。
那这会造成什么问题?那就跟你有没有花时间了解SPAN怎么算了。
SPAN最大的局限在于,由于它是算出来的,所以当价格波动时,
特别是当价格越来越接近履约价,乃至穿过变成价内时,
换算出帐户应保留的保证金也会变高,就像这样:
https://pic.pimg.tw/dolag/1489717262-683179751_n.jpg
你本来享受的是最右边的低保证金,但因为大跌,模型换算的所需保证金也会增加。
甚至比放到结算组好的价差单策略还要贵,直到穿价进入价内为止。
故碰到大跌会发生什么事情?就是你在0206事件后,法院裁判书很常见的主诉:
交易者明明看保证金维持率还有75~60%,但大跌就瞬间小于25%,然后就被营业员
打电话要求补钱或砍仓。
就像这样,台湾桥头地方法院 108 年度重诉字第 19 号民事判决
107年2月6日9时19分41秒:
被告:喂您好。
营业员:喂,先生你好,今天行情较大,你有在看嘛?
被告:对对对,我在停损,啊我自己停损就好。
营业员:ok好。
9时21分15秒:
被告:您好。
营业员:先生你现在是有风险喔,你要自己平仓吗?
被告:我自己平仓,我在平了。
营业员:对,因为,对,你现在是159 ,我们现在不动你,你现在慢慢自己平仓。
被告:我正在平,我正在平了。
营业员:ok,掰。
1时11分11秒:
营业员:喂。
被告:讲所有的库存。
营业员:不好意思,我们现在要全部执行平仓。
被告:等一下!我就在平了啦,你赶快讲库存我才知道要怎么平,先不要动!
你给我讲完,我20分钟内平完。给我回到一下,快点。
你知道他总共有多少口要平吗?3764 口
被告其实算大户喔,你可以在判决书中看到还原的事实
他原本保证金有30,442,461元,但因为他的部位太大,
导致最后被强制平仓的交易亏损为72,750,030元,
,再加计期交税74,037元、手续费53,534元,最后过1点45分结算
被告平仓系争帐户之超额亏损金额计42,435,140元。
原本有3000万一天瞬间变成-4200万,这是什么概念呢。
你看FX战士久留美一天亏1亿日圆似乎很扯对吧?
我们来看0206那天TWDJPY汇率,就抓开盘的汇率,不考虑点差
1TWD=3.7062,42435140*3.7062=-157273115,约-1.5亿日圆。
只要你的风险概念不对,加上过大的部位,漫画的情节就有机会变成现实。
也就是你现在看到判决书系争事实。
那么其他的案例呢?
台湾新北地方法院 107 年度重诉字第 477 号民事判决,你知道他SP多少口吗?
Sell Put 3,125口
亏损比较"亲民"的个案就
台湾新北地方法院 107 年度诉字第 1954 号民事判决
那么当时他的部位长怎样呢?
“系争期货帐户留仓部位为买权(Call)60口及卖权(Put )90口,合计150 口”
这个也不是价差单,而是接近于期货损益的合成期货组合,
简单来说,如果结算大涨,部位的Call赚钱,SP归零赚钱。
但是大跌结算Call会归零、SP还要支付差额而大赔。
这个算是你常听到的“风险可控价差单吗?”
不,这个风险你只要都没有动,风险会无法控制。
但坊间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大多会跟你说“阿你穿价就动态调整就好啦”
然而问题在于说,当大跌时由于交易量小,报价就会失真。
比如说你穿价才想买已经变成价内的BP,在当天会很贵,大约500~670点。
好假设你要用台指期货空单来锁,涨回去怎么办,那你还是要买CALL
但是你买CALL的点数也是5~670点,有时还有1080点的涨停钓鱼挂单来乱,
你点得下去被别人钓吗?你不会想嘛,所以这个犹豫又会让动态调整时机流失。
最后就变成你现在Google裁判书要上法院争要不要赔最后还是赔钱的例子。
我看到少数能不用赔那么多的,就是有忍痛按买贵死人put,
他才能在法院讲他有价内put不应该赔那么多,最后有成功驳回的,但只有一例。
但说真的,很多判决书里面讲的部位,你有做选择权的都会隐约知道
他们的部位在大跌都会有问题,但仅仅因为没有大跌,所以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
而这些大多是只顾获利点数,但没注意大跌结算风险的结果。
那么你要怎么避免风险?很简单,你先算好你最多能赔几%。
然后你全部的部位都是可控的,比如说你全部部位都已经算好,
比如说全部弄价差单,你的口数不多,全部部位最差会赔20%。
而你的维持率在策略下永远高于75%,因为你建仓已经控制损失。
那么当你碰到0206事件,只要你不手贱拆价差单又变成裸卖,你的亏损也不会是赔光。
而不是像我们这次引援的案例,申请了SPAN然后弄到接近满仓。
等到出事了你面对海量的口数手动也平不完,最后资产瞬间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