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055198 (Peter)》之铭言:
: 玩钢铁雄心想到
: 邱吉尔虽然打赢二战
: 却丢掉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 而且希特勒本来也想跟英国签和平协议
: 因为希特勒也知道要跟英国打代价会非常高
: 现在吹邱吉尔最大的主要是美国
: 谁叫美国是二战最大收益者
: 如果英国不打德国
: 英国的霸权是不是能多活五十年
我个人观点:
(1)进入WWII后,英国一定会打 (2)假设英国真的不打 死更快
1.战前态势:
(1)英国国内在WWI后鼓吹裁军风气盛行
(2)国内经济不佳,特别是搞了金本位后又撞到经济大恐慌 惨不忍睹
PS:邱吉尔推行金本位的
(3)历任内阁的重心都不是摆在军事层面
这段时间的英国内阁主要是这2位轮流
史丹利。鲍德温(保守党)/拉姆齐。麦克汉纳(工党=>国民工党,因被工党开除)
1924-1929 史丹利。鲍德温内阁:保守党,击败麦克汉纳内阁上来,面对一连串国内罢工
1929-1931 拉姆齐。麦克汉纳内阁:工党=>国民工党(被工党开除)
卷土重来,但却是弱势政府+经济大恐慌
1931-1935 联合内阁:由上述2位联合 麦克汉纳此时退出工党
这段时间比较出名的政策是英国开始使用预算赤字政策
1935-1937 史丹利。鲍德温内阁:2年后退休,给张伯伦接(烂摊子)
退休是因为爱德华八世的事情
内维尔。张伯伦内阁:保守党 接任1935的首相,对内改善劳工的权益,对外力求不打仗
因为英国到1935年才开始重新整军 张伯伦在1935选完后有增税因应
所以英国不打的时间线几乎show给各位看了
1.重心摆在国内政策,欧洲军事显著虚弱
2.1935意大利入侵伊索比亚
3.容许德国重建海军以及陆军 其中包含WWII令盟军作呕的U型潜艇
4.鲍德温容许莱茵地区再次军事化
5.1938德奥合并
6.1938慕尼黑协议
7.1939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其中慕尼黑协议 邱吉尔非常不爽抗议 自己的席次还差点被自己选区弹劾成功
上述资料让各位清楚 战前的英国就是不想打仗,然后差一点要倒闭
2.战争过程
(1)邱吉尔政府vs希特勒政府
邱吉尔就是因为希特勒违反慕尼黑+德苏互不侵犯&入侵波兰才上来的
他长期对于共产党以及希特勒扩军扩张的行为就是反对到底 而且国会方立场也是强硬
所以要说邱吉尔会投降/不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希特勒对于合约多次违约的行径,基本上在当时的欧洲政治上几乎是信誉扫地
If我是邱吉尔 我也不会同意那个谈判甚至合约 已经被骗多少次了-.-
另外邱吉尔拒绝希特勒的和谈后 是德国主动进攻英国本土
(2)美国租借法案
Lend-Lease Program 不要以为只有英国受惠
实际上WWI受惠的有英国(1940 3月) 中华民国(1940 4月) 苏联(1940 10月)
所以如果说没有组借法案 OK阿 那各位可以想像一下现在世界的画面大概是啥了
PS:这个法案现在受惠的是乌克兰
3.英国本身:
不管是现在,还是WWII的背景时空,英国都没有本钱拖下去
现在:英国是个岛国,他要怎么去干一个欧洲大陆
WWII:没有美国输血,最多就是挡住德国入侵不列颠群岛
在德国空战攻击英国的时候(1940/7/10-10/31) 欧洲大陆的状况是
伊比利半岛(西班牙 葡萄牙):中立但靠向德国
北欧:瑞典中立但靠近德国 芬兰刚结束冬季战争,损失惨重,被英法撤军感到愤怒
欧洲其他国
瑞士:中立略靠向德国
南斯拉夫:想加入英国但对方不鸟,所以后续改成想加入德国ing
希腊:倾向英国但是不主动出击
匈牙利:倾向德国
罗马尼亚:内部混乱&找不到盟友(不喜欢德国 英法不要他们)
保加利亚:中立但靠向德国
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卖掉,领导哈查加入德国
北非:则是意大利在1940/6/10跟英法宣战后 9/9开始进攻埃及
意大利之所以入侵埃及很慢 1个原因是原本要带领入侵的元帅被自己人炸死
所以7/15的入侵延迟
此时英国海军正在地中海与意大利海军交手 有优势
并开始进行时间长达2年的马耳他围城战
东欧:苏联,备战ing 准备与纳粹交手
另外 德国的军事科技发展的速度没有比较慢 以最出名的原子弹以及喷射机来说
原子弹:被英国搞破坏加上苏联战役无法短期结束资源不足,所以放弃研究
补充一下
1.即使重水厂没被破坏,产量+运过去也不足以帮助德国启动原子弹
2.其实在苏联战役被拖住后 德国就放弃原子弹了
实际上德国U234潜舰证明了德国如果在苏联战役没有被租借法案影响
很高机率会做出原子弹
喷射机:第1个实战
这样列一列,我自己是看不到英国有什么本钱可以慢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