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中国在中世纪很强吗?

楼主: midas82539 (喵)   2024-11-03 01:18:43
讲中国中世纪很强大多是建立在Kenneth Pomeranz(2000)
《大分流: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的论点,即如果我们以现代
GDP等现代概念来看宋代的食货志、传记、小说等的民生发展。
会发现宋代的人口、养殖技术、经济生活,并没有比同时代的欧洲、威尼斯差。
也就是说,以“西方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中国没有中国才落后”
这个论点是不成立的,我是不知道为何后来会被人解读成“宋代比西欧强”
但这本书原本的意思是,借由史料的统计你会发现,两宋的数据跟英国比
其实差不多,但问题来了,为何英国没有变成江南的官营手工作坊。
而江南没有发展出工业革命?
有读过大分流的人应该知道书里的答案是啥。
然而问题就在于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假设问题只是单纯的"中国缺煤"
要知道中国其实是产煤大国,最迟在明清也是有煤矿产区,
你要讲没有发现新大陆,早在15世纪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
明代也是参与了从祕鲁银矿、菲律宾、中国的银贸易。资本流动也是有的。
所以为何中国没有变成英格兰?
这就是大分流史料它的侷限性。而你要找答案,还是要回归到你对中国断代史
史料的掌握。
简要来说,除去爱国与民族思想,单纯地以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
你会发现两宋的经济发展,只是一种皇权容许的"现象",它不是一种常态。
宋代的外患问题也无法让它永远坐视经济与商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
我们就讲随便举一个例子,南宋的贾涉,他是淮东地区的地方政府官员,
负责控管该区的军事、行政。他的问题并不只有金国的威胁,
还有从北宋沦陷区逃难"投奔祖国"的山东民众。这群人因为老家被金兵抄了,
没跟上的妻小搞不好也变成奴隶了,他们只想要做一件事情:
“现在就他妈的打回去收服故土我要打回老家”
然而不论是贾涉还是当时的南宋官员,都知道以该国的税收与军力,
无法长期地烧钱打仗打回去,最多就是把他们当作砲灰义勇军。
但你要他们去武装化去种田,这群人会认为你背弃他承诺,最糟就是叛乱打起来。
所以你还是要把它们收编,不然会变成梁山伯盗贼。
“狗屁他们怎么可能会反叛?”
当时有一州叫做楚州,长官叫做梁丙,他就认为每年都要多花一堆钱跟粮食
喂那些从北宋沦陷区的难民忠义军太贵,所以他要砍忠义军薪水了。
石珪:“砍我薪水是不是,好啊我就换老板我要投靠金国啦!”
于是石珪就叛国窝里反了。
贾涉:“好啊你叛变我就叫其他山东人讨伐你”叫王显、高友等忠义军讨伐。
结果这几位同乡人接触后,这帮人跟石珪喝酒就决定:同乡人不打同乡人,
不打了,于是叛乱的山东义勇军变多,事态更严重。
南宋的地方政治局面就是充斥着这种鸟事。难民变义勇军养是财政负担,
不养就直接内乱开战。但金兵威胁就在那光是靠官军数量也不够需要义勇杂牌兵。
所以你还要搞分化那套,投名状电影有没有看过,山字营为何会被当砲灰?
这都是有道理的,而且宋代就已经有了。
所以以南宋来说,光是地方官就必须养一堆军队,军队的粮食要哪来?
农民的田赋,但农民田赋是有限的,其缺口就必须继续向商人低价征收,
也就是和籴。但商人也不是笨蛋,针对这种"增税"商人就上缴低劣的粮草。
那政府怎么办?他们就用更低劣的做法对应,你给我烂粮草,
我就给你烂纸币,也不管币值价值多少反正我付钱了。
所以这会造成什么?就是你国中历史课本看到的:南宋虽然有发纸币
但会子因为恶性通货膨胀而失去价值。然后这个跟阿根廷比索一样垃圾的
纸币,还被当作支付农民征收的工具。
那么,你觉得这种恶性通膨下的经济与租税状况,能养出自由市场与资本主义吗?
答案是完全相反,因为纸币根本废物,所以民间是囤积铜钱导致了通货紧缩。
再来你士大夫提高农田生产力提高完全没有意义,因为租税的负担就在那边。
你要增产换取那废物纸币吗?这有意义吗?没有意义。
一旦你的资本积累会被政府的租税掠夺,我说的掠夺是用几乎无价值的纸币收购。
那么你就不会想要增加资本,例如增加生产来让自己更有钱等著被课征更多和籴。
结果就是一种虚胖的内卷。
贾涉的儿子贾似道碰到征收一堆烂粮草的老问题,他提出的对策是换角度,
用钱买土地变国有田种田,然而纸币通膨问题还是一样,你会想拿只会越来越
没价值的纸币吗?不会,所以这个"征收田地"就变成一种大风吹,
最终被征收的就是没产没势的乡村自耕农,你要嘛就依附当时世家变佃农。
要嘛就是被政府收购变成公田拿废物纸钞补偿金,你就等著破产。
那么相对地欧洲例如威尼斯对于外患军费是怎么做的呢?
就是你现在也能在台湾看到的,发公债。
但威尼斯并不会刻意地让他的法币变成垃圾面纸。
所以威尼斯发公债结果是成功的。但问题来了,为何威尼斯能维持相对稳定汇率?
因为以当时意大利各国林立、甚至国内也有各贵族林立,
所谓的国王只是像你看到立法院院长,他只是负责调节各阶层的利益冲突
来分化、做出能妥协的决策。王权与国家并不能强到能立刻征收、或是刻意贬值
这种政府"很弱"但很微妙的制衡,才恰巧地让资本经济发展有累积的空间。
以威尼斯来说,国家并不会干预你要买谁家船的股票,几年后船从中东回来了
可以分到几分之几的利得。他只会给予特许避免有人专门打劫其他家船搞零元购。
也不会刻意地以战乱为名增税,而不干预的环境下才让市场机制完善。
所以答案简单地来说,恰巧相反,专制与政府越能侵占个人财产的环境。
而不是政府很弱并不干预市场发展的环境,才会养出这种“朕要拿,你就没有”
的虚胖经济发展,而这个在明代连士大夫阶级都土崩瓦解,国家跟国民的
权力差距已经是国家超大你超没力,海禁你也不能说不行的状态下。
要讲资本累积与工业革命就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