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感觉是小丑2企图明显到让人难以直视,说他邪典也不够邪,反而很像一个
原本想读书了,却被妈妈开门进来唸一句那么闲不会去读书吗?然后就耍别扭的不读了。
不读书不打紧,如果愿意好好利用空出来的时间那才会成为邪典,但小丑2给人的感觉是
单纯的我不想演你爱看你想看的,但其他东西我也没想深入追究。
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我觉得电影里哈莉这个角色单薄的让人毫无印象,唯一的亮点就是
开场弄了个火警而已,后续呢?
和小丑在舞台上唱歌后开枪,抱歉,这只是亚瑟脑中的想像,意味着哈莉的行为其实是在
伤害亚瑟,她从来没有真正看过亚瑟。(尽管幻想中亚瑟是画著小丑妆)
后续在法庭上的幻想也是,有人说唱歌时的亚瑟是在说自己的心声,我觉得对了一半,
另一半应该是他的潜意识。
他知道哈莉的崇拜和恋慕都是对着小丑,而哈莉的行为都是在伤害亚瑟,但亚瑟还是化著
小丑的妆学着小丑的行为想要博取认同,第一次换来哈莉的开枪,第二次换来小丑自杀。
但这些都是亚瑟视角的哈莉,实际上现实中的哈莉就只是爱上偶像的追星族,然后在追星
的过程中慢慢蛙化,发现原来心目中的偶像并不存在只是个幻影。
其他就没有了,为何会恋慕小丑,蛙化过程的挣扎,整个角色的背景都没有深究,
但她本该是很好用来说服观众为何外面群众会如此崇拜和对小丑疯狂的媒介。
可能是我本身对DC小丑认识不深,只有看过一些文章和电影黑暗骑士而已,我觉得他
很迷人,但不会无法接受其他形象的小丑,而小丑在漫画中似乎也不全是聪明无比?
因此对我而言也不存在无法接受一个很蠢很笨的小丑,但我依然不觉得这部电影好看。
第二集只是再跟观众重新说一次第一集那个凡人,其实也没有去探究更深层的东西,亚瑟
对自己的辩驳,辩护律师替他说的话都没有。
我是很乐见剧情中可能更深度去探讨亚瑟这样生活在恶意和底层小市民的困境,那或许会
如第一集那样引起我的共鸣和理解,可惜第二集除了告诉观众亚瑟就是普通人,她甚至也
不会是最惨的那种人,似乎在说这人不值得深入认识。
在看小丑2新德文讨论的时候有看见版友推荐坠恶真相这部电影的法庭戏,两者相较之下
是天壤之别,你说观众不爽小丑2是因为被电影摆了一道?
我在坠恶真相中被检方跟辩护律师交锋的言词不断颠覆原本的判断,在主角夫妻争吵中
不断因后续发展而改变心中支持的倾向,直到结局导演甚至刻意不给出真相告诉观众真相
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谁。
我被玩弄的不亦乐乎,甚至想多看几次研究细节。
但小丑2呢?他就真的......没什么,只是很单纯地拿着A5和牛烫全熟,把新鲜的海胆拿
去做焗烤,掰断意大利面,空有一身反骨的8+9却没有说服人的内涵。
所以对我来说这部电影让我找不到看点,我看到很好的素材摊在眼前,也看见了他们
可以被好好料理的未来,但导演给出的答案就是把一切往相反的方向去做,然后当我想问
为什么,你想表达什么的时候,导演说没有,见到你吃完小丑1拉出的大便了吗?
我这次直接把结果做给你。
这行为不免让我想到霹雳布袋戏以前有个角色叫魔王子,他其实也没什么内涵,因为本质
上就没有想探讨什么,只是用诡辩的方式去驳倒对方,但在戏中魔王子这角色会让人觉得
有趣是因为他的对手不得不回应他,所以给人一种他很行,让人气的牙痒又打不赢他的
无力感。
但对于小丑2给我的诡辩,我的感觉只有喔,好啊。
如果想告诉我说你看你们没人在乎亚瑟,那我只想说是你把戏演得让人不想在乎他,甚至
剧情自己都不去深究了怪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