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orsakesheep (超.欧洲羊)》之铭言:
: 台湾可不是一个吊车尾小孩整天被逼着考第一
: 台湾曾经也是亚洲前三名耶,是现在退步了才会被问
: 怎么一堆人觉得台湾从以前就是烂,现在也烂没关系
你说的很正确,但原因很明显,就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红利不见了。
最明显的是,当初都是对岸学习我们的语言、文化、流行。
像是吐槽,已经是对岸的流行语了,槽点也是从台湾的吐槽演变而来。
还有靠北,大多数人也都懂是什么意思。
歌曲不说邓丽君,连叶启田的爱拼才会赢(台语歌),也陪着对岸一个世代人长大,
更别说周杰伦这个音乐怪物。
戏剧也有流星花园那些,在对岸引起热潮。
游戏大家都熟,大宇、汉堂很多作品在两岸都是经典。
那么,为什么现在不行了?不如先讨论为什么当年可以。
因为两岸都是中华文化圈,早年台湾是以中华正统文化自居,
所以台湾创作的东西很容易打入对岸,不管是游戏、音乐还是戏剧。
像西游记、三国演义,两岸的华人都熟,轻松打入。
武侠、历史故事大家都有共通语言,成语引用,都不用多解释。
其他的文化习俗也大差不差,
不用像卖到欧美去,还要解释为啥端午要吃粽子。
为啥七月不能玩水,什么是孝道,大同思想是什么,为何舍身成仁被推崇。
也不用解释诸葛亮多厉害有啥事蹟,大家就知道他是超强的军师跟内政家。
所以2000年以前就是台湾文创产业的辉煌,因为有大陆这个市场。
但随着对岸文创开始发力,加上台湾的去O化,这个红利就逐渐消失。
(抱歉我思想自我审查,怕被水桶)
首先对岸经济好了,自然参与文创产业的人就多了,量大总能卷出几个好的,
开始瓜分台湾创作的市场。
而台湾因为去O化,喜欢作一些本土的东西,如此一来,能打的受众就少了。
莫那鲁道的故事,在台湾可以有受众,但在对岸想看的就少了。
但现在拍中国文化的东西,除了OO不会补助,有要承担国内OO的批评,
自然而然,文创产业就逐渐没落了。